秦鐘買了吃食玩具,路過攤位,二人見到一位長胡子道長,攤位右邊的藍布幌子有三尺來長,上書“鐵口直斷,童叟無欺”八個大字,秦鐘愛玩,興奮道:“道長,你看我這位兄弟,此去南方,吉否?凶否?”
“五錢銀子一卦,生辰八字拿來。”道長匡六合半死不活地道,秦鐘付了錢,寫了賈琮八字,那道長眉毛一揚,神神叨叨:“嗯……大吉大利啊!你這位同仁命格過硬,曆經百般磨難而不死……東青龍,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此去南方,必能浴火重生、鳳凰涅槃……且八字五行齊全,木太旺,木生火,火生金,正好相得益彰,經商則富比陶朱、趕考則魚躍龍門、求婚則天鸞星動,大吉大利啊!”
“能算出這有情人在何方麼?”秦鐘為賈琮開心,賈琮無語地拉秦鐘回去:來來來!騷年,我這有一本如來神掌……
他倆走後,匡六合等到日落西山,沒人來算命了,收拾箱籠,數數褡鏈的錢,眉開眼笑,挑起擔子,騎一條驢騾往南上了官道。他撕掉粘在眉上、臉上的長發,卻是露出一張麵皮白淨、年紀輕輕的臉來。
……
宛平、大興是京縣,宛平在西,大興在東。順天府五州十九縣,合稱二十四縣,分為四路廳,四路廳各設一位同知:東路廳駐張家灣,西路廳駐宛平、南路廳駐黃村、北路廳駐沙河鎮。
明代崇禎時期,戰事吃緊,在京師外西部建立一座城,有翁樓、箭樓、角樓,開東西二門,是為順治門、永昌門,這座小城池在盧溝橋東部,名叫拱極城,拱衛京師,這就是宛平縣城的前身。
那個時候,宛平不設縣衙,僅僅是一座軍事防禦城池,城內沒有鐘鼓樓、市集、衙門,唯有軍官,縣衙門反而挪到京城鼓樓。順朝三世之後,天下承平,河清海晏,盧溝橋、宛平成了南北往返必經之地,才漸漸繁華起來,變成名副其實的縣城。
在另一個時空,島國軍隊炮轟宛平,開啟了八年抗戰序幕,史稱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因此宛平算是名城了。
永定河流過縣外,在曆史上,永定河曾經多次改道,甚至流過京師的正陽門、德勝門。順朝的永定河大體上的西北到東南流向不變,但是河道在宛平、良鄉、永清、固安多次改道。
黃昏日落,老柳在河邊呈“之”字形盤結,攜帶高原泥沙的永定河較為渾濁,宛平西門順治門外,守門官兵在一一盤查,哪怕你是達官顯貴,也免不了被搜檢車廂,不能帶違禁物品,走私珠寶、鹽鐵、火器、檢查路引之類的。
賈琮一行人排隊等待,這時一個頭戴方巾、身穿斕衫的秀才過來,不排隊,飄然從中間空隙躍到前方,隻見,這名秀才“唰”的一聲打開折扇,守門官兵就見到亮眼的五個大字:幽燕第一狀!
官兵點頭哈腰,而後秀才不用排隊,徑直進城,瀟灑無比,民眾嘩然一片,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孫福小聲罵道:“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這人明明也帶著貨物啊……”
右邊隊伍的匡六合悠哉悠哉道:“知道那人是誰嗎?幽燕第一狀!幽燕七子之一的羅國奇,表字大器,人家在順天府五州十九縣都吃得開,平時包攬詞訟、無人敢惹,不但有秀才功名,又以詭計多端著稱,很多縣太爺都把他當為入幕之賓,誰敢惹?”
“不就是有後台嗎……”孫福咒罵,秦業不說什麼,秦鐘“噢”了一聲。
賈琮記憶力非凡,見到此人輪廓熟悉,笑道:“道長,咱們又見麵了,小可承你吉言啊!”
“原來是你們……”匡六合滿麵通紅,轉過臉去,不敢看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