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西廂記》一句話為題目的遊戲八股文,它被捏在秦可卿手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樣樣俱全,秦可卿再往下看:
“噫嘻!招楚客於三千,似曾相識。傾漢宮於一顧,無可奈何……”
這兩句,是化用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以及《漢書》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
整篇文章,論點鮮明:都是緊緊扣住題目的“秋波”二字來陳述、論證。
“招楚客於三千,似曾相識。傾漢宮於一顧,無可奈何……”秦可卿又笑又歎,睹物思人,驀然之中一幕幕情景浮上心頭,尤其是“棄玉趾於殘紅”一句,不正是說他們在固安荒林的經曆嗎?
待目送秦鐘出門趕考而去,秦可卿心道:“就這樣罷了,我不能陷你於不義,師弟,祝你明年春闈高中,金榜題名大登科,洞房花燭小登科……”
……
府試的報名親供、考試場次與縣試差不多,都是考五場,後麵四場自願,一道四書題、一首試帖詩。
因為順天府西路廳的縣衙、同知廳都在宛平城內,所以府試考棚也沿用了縣試的。
賈琮可謂輕車熟路,一來就填寫完親供,這天一早打燈籠來排隊,手掛考籃,孫福、龍傲天買來了熱乎乎的饅頭、餅子,他的考籃裝得滿滿的。
參加府試的人,不止是今年過了縣試的考生,還有去年過了縣試、沒過府試的,前年的、大前年的……反正符合條件的,都參加,目測有好幾百,不比縣試少,看去就讓人壓力倍增。
“子禮,這關我底氣不足,怕是要出大題。”秦鐘道。
“那也能積累經驗,總比不考的好。”賈琮給他打氣,秦鐘能走到哪一步,主要還是秦鐘自己,他可沒有賈琮二十幾年的人生經驗、兩輩子的應試思維、勤學不輟的國學底子。賈琮平時沒少提攜、交流、指導秦鐘,他還是希望秦鐘能中下去,起碼能養活秦業、秦可卿。
沈同知宣講了大體規則,搜查有條不紊,輪到賈琮,餅子饅頭、筆墨紙硯都被翻得一通亂,衙役脫了他衣衫、褲子,還要脫最裡麵那一條,賈琮滿臉黑線:“要不我自己脫?”
“哈哈哈!”排隊的笑了一片,但是他們笑不了多久,這一關每個人都一樣。
“彆說賈案首受不了,一大早上,不顧臉麵,也要顧這冷嗖嗖的風,誰也受不了呀!”
“對呀!什麼破規矩。”
難怪好多讀書人不要臉:他們的無恥精神怕是從考試搜查這一關培養出來的,褲子都脫了,還怕更不要臉的事兒嗎?
“好了!這是府試,不必像鄉試那般錙銖必較。”沈鎬似乎認得今年的這位賈案首,沒有刻意刁難。
尋找座位坐下,餅子、饅頭都被搬開、揉臟了,衙役為的是防止攜帶夾帶,就是作弊,賈琮此次分到了“陽”字號桌,他皺眉道:“沒法吃了,考試也是惡心人,餓肚子就餓肚子,又不是沒餓過。”
“子禮兄,我這裡有沒搬開的。”匡六合好心把自己的分他一半。
賈琮道:“他們有沒有碰過?”一想到那些衙役布滿灰塵的手,他可吃不下去,衙役隻管工作,哪管你乾不乾淨?人家才不管你死活。
“沒,人太多,後麵搜查都疏鬆了。”
賈琮由衷溫暖,沒看錯人呐,片刻他見到賈寶玉也來了:賈寶玉果然過了複試,還有好些趕考的,是考了好幾次府試了,雖然以前不過,但是他們很有經驗,賈琮陡然覺得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