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好吃不過餃子(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古代讀書人有句俗話:秀才好做,歲考難過。

在封建社會苦讀四書五經、皓首窮經,啟蒙、背書、開講、學聲律、做八股,好不容易、千辛萬苦考了一個秀才,秀才的位子是否永遠長久呢?

不是這樣的。

即使一個古人考中秀才之後,不想參加後麵的鄉會殿,滿足了,這時僅僅是保住秀才功名,也是十分不易的:必須持之以恒地大量練習八股文,參加每年的學政歲考,歲考不過,根據“六等黜陟法”,倘若降為最後一等,功名不保。正所謂“秀才好做,歲考難過”。

進了翰林院,當官了,又是否不用作八股文了呢?也不是,翰林院會定期舉行考試,有判、誥、表、策論等,但最重要的還是八股文,不過關,又會被踢出翰林院。

對於古代讀書人,從參加縣試之前的苦練八股文開始,八股文,幾乎就成了他們一輩子的魔咒,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

入鄉隨俗的賈琮也逃不開這個魔咒。

六月下旬的暴雨過後,放晴的院子泥土、樹葉味道,夾雜著一股夏日熱烈氣味,隨風飄進匪鑒堂書房的紗窗。

孫福、龍傲天守在大門外,林紅玉初來的這幾天,循規蹈矩地喂鳥、澆花、掃地、燒水,但她心裡可不甘心一輩子乾這個。晴雯最懶最閒,但還聽賈琮的話,晴雯這個小辣椒漸漸認得幾個字以來,愈發佩服賈琮。秋桐因為賈琮有意允許她和賈璉魚水之歡,賈琮又每每輕描淡寫地避開她,也不敢大吵大鬨。

窗外的狂蜂浪蝶,似與賈琮無擾,儘管開著窗子、房門。

他身著寬袖藍色生員長袍,頭戴四方平定巾,不偏不倚地坐著,左手捧一本晚明崇禎時期八股名家艾南英的《應試文自敘》,右手不時拿朱筆勾勾畫畫。

這本冊子是秦可卿搜羅送來的,除此之外無他信箋。秦師姐隻做不說,凡事寧可悶著。

賈琮從《應試文自敘》得知,據艾南英自敘,他一生拜了三個知府、兩個督學為老師,不停轉換筆法,考了幾十年才考中,可謂艱辛,其中還有縣府院、鄉會殿六級考試的規矩、考官學生的生動記錄,很實用。

人的記憶力不是永久的,即便賈琮有了生員功名,四書還是需要溫習,《孟子》三萬多字,《論語》一萬多,加上《大學》、《中庸》、朱熹集注,五萬多的文言文,怎能一輩子記住?

苦功夫還得下。

書法還得練習,賈琮一年多臨摹的是顏柳,這時必須換館閣體:所謂館閣體,即是唐代歐陽詢、元代趙孟頫的合體,既有歐陽詢的剛勁,又有趙孟頫的嫵媚,俗稱“歐體趙麵”。這種館閣體寫出來工整、清麗、好看,是點翰林必備的條件。

當然,學習八股文、練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長年的積澱,勤學不輟,無法一蹴而就,像偉大的列寧所說:寧可少些,但要好些。

古代是不乏神童的,所以賈琮的第一神童之名,這時代的人能接受,比如林則徐:四歲讀四書,七歲作八股,是真正的神童。賈琮都比不上,更何況他的靈魂已有二十多了,怎麼比?慚愧汗顏啊……

他現下風頭太大,過剛易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於人前,眾必議之。所以,賈琮接下來給自己的安排是,今年的鄉試隻當作磨練,明年會試也不準備考,第一是信心不足,還要學習,科舉越往上越難,賈琮可沒敢小看全國的英雄。第二就是即便他時文過關,上麵必然有所壓製,理由也簡單,假使明年中進士,十歲當官,再有能力,然而有那個精力和身體承受力嗎?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