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幽燕第一人(2 / 2)

另一個卻是張茂才,身量與賈琮等高,張茂才得意道:“我早就料定,賈子禮必來西山拜訪星拱先生,鵬舉(王應麟),我說中了吧?”

王應麟,字鵬舉。張茂才,字青鬆。

“原來是鵬舉、青鬆,匡兼達怎麼不見,你們怎麼來這裡了?”賈琮和煦攀談。

縣學、府學、國子監並沒有從屬關係,賈琮是學政允許遊學,可以說是裙帶關係。王應麟、張茂才、匡六合都是宛平縣學的生員,其實想不受縣學束縛,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賄賂教諭、訓導。

教諭、訓導俸祿低,他們是樂意收錢的,並在考勤上照樣記錄,蒙騙學政,官場的潛規則,無處不在。

“兼達也來了,在山上草屋,星拱先生久聞‘山海老叟’的大名了,怎麼樣,你這位大順第一神童賈山海,有沒有結盟的打算?你自己不結盟,趙星拱就要把你拉進燕社了。”王應麟當先引路,幾人邊走邊談。

王應麟、匡六合是宛平人,張茂才是涿州人。

古人交談在名、字、號上有講究,同輩一般稱字,長輩稱呼晚輩姓名,號則是人人可稱,也可以隨便取。賈琮寫《儒林外史》署名“山海老叟”,從此他的號就是“賈山海”了。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有些前輩不計較,稱呼他字也不是不可以,趙北鬥,字星拱。古人也有拿號揚名的,比如湖州賈雨村,賈雨村姓賈名化,與賈代化隻差一字,表字時飛,號雨村,認識他的人都稱呼“雨村”,反而不知他本名了。

結社的風氣在明末日趨嚴重,東林、複社之類,甚至影響朝政,黨爭誤國,賈琮對此思量已久,“我不是沒打算過,算上青鬆、兼達,也才四人,而且,我隻打算結盟成為時文、學術集團,這時可不敢妄論朝政……”

“本該如此,今年鄉試,明年公車會試,以你的名望,登高一呼,宛平、大興、涿州、固安等幾縣,響應的舉人、秀才必然不在少數。國家養士百年,立言、立功、立德,萬萬不可錯過這建功立業的機遇!”王應麟折扇一收,眼神狂熱、陰冷:“子禮隻要一號召,王某必第一個響應加入。此外,子禮兄得罪了考功司羅郎中,此事焉能善罷甘休,遲早是棵火藥線!”

“大丈夫立世,但求一快哉,若要結盟,也算我一個,乾脆咱們就在這裡來一個桃園三結義好了?”張茂才哈哈一笑。

賈琮盯了王應麟半晌,突然笑道:“會有那麼一天的。”

說著到了山頭,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茅屋,此處平地背靠大山,遠處有學院講堂,山道不時有挑夫、打雜的行走其間。

但見茅屋呈南北向斜立,匡六合捧壺,有一老翁手執花剪,童顏褐發,著粗布麻衣、木屐,頭發插古木,清雅矍爍,正在修剪梅花,聽到聲音,這位老人看過來,一眼盯著當中的賈琮,仿佛要把他看穿。

賈琮也看著這老人。

這就是趙北鬥,直隸省順天府大興人,乙卯科會試前十、殿試二甲進士,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講官、國子監司業、禮部祭祀司主事、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吏部侍郎、內閣大學士。

趙北鬥還曆任幾屆全國會試主考官,門生滿天下。

前幾年義忠親王被圈禁,作為內閣輔臣,趙北鬥等人首當其衝的陷入了“國本之爭”、“立太子風波”,因他支持豫親王,被秦王黨派尋到“密揭”把柄,即是與皇上親密交談、不由六科抄發的個人折子。秦王派係的怒火、矛頭攻向趙北鬥,趙北鬥從此引咎辭職、正式下野,但他名望太大、門生太多,在內閣貢獻不小,清名依舊,被推為“幽燕第一人”,在時文學術上造詣高深,與江左三大家、徽州桐城派、婁山派、泰州派、浙東派,分庭抗禮。

這在北方,是不多見的人物,燕社首領、西山書院講師,慕名而來的讀書人曾經浩浩蕩蕩、轟動西山,傳說級彆的大佬人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