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龍顏震怒、借刀殺人(2 / 2)

……

這幾日賈琮還在秦府看書寫字、磨練八股試帖詩,秦業走時留下了題目,宛平縣學有月考、季考,賈琮雖是掛名,不進縣學,為堵人口舌,月考季考他都到孔廟參加過了。

月考、季考由教諭、訓導出題、監考,如果出錢賄賂,不是死板的教諭訓導,也是能輕鬆過關的。

歲考、科考才是關係重大,和院試差不多,由學政坐鎮把關。在封建社會,學政這職位雖有人羨慕,怎麼說也是三品孔雀補服,省教育廳廳長,可以拉攏不少門生。但是,學政是最不保險的官位,不說烏紗帽,小命都可能隨時丟掉。賄賂、泄題、不公等等,一經查證,事情太大的話,學政是要殺頭的,而被考生弄得回家種田的學政,也不在少數。

所以,劉學台也不會公然出岔子,賈琮的時文必須過關,因為他是院試案首,歲考、科考不好看,說明劉東升有眼無珠,這口子必須堵。

歲考是重新排定秀才等級的考試,分為六等,一等廩膳生、二等增廣生、三等附生,五六等會有警告、處罰,歲考不過,革除功名。

“廩”是國家倉庫的意思,賈琮現在是宛平縣學一等廩膳生,成績優異,領政府補貼。

科考說簡單點,是鄉試之前的選拔賽,全國的秀才有多少?五六十萬都是往小了說,他們各自往所在戶籍省城參加鄉試,這麼多人,全部都能參加嗎?不是,必須經過學政科考選拔,卡掉大部分人。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參加鄉試。

《儒林外史》的周進,背景是明朝,周進來到國子監門外大哭,遇到好心人幫他捐了監生,才能參加鄉試。

科舉和現代各級考試一樣,充滿了無儘的艱難、心酸。

那種心酸,當事人最能體味,蒲鬆齡才華橫溢,考不過,也隻能當一輩子的塾師,馮夢龍到老,才是貢生(秀才入貢,國子監學生),吳敬梓本人,也沒考中進士。

因此,賈琮雖然中了秀才,但誰也不能肯定他必過鄉會殿,“傷仲永”的故事,是多少古人真實的血淚寫照。

……

三日後,餘彪便服過來秦府書房,“公子是否考慮過豫親王的事?你其實見過他了,若公子今歲這一科不中,王爺說也能以秀才入國子監當優監,等下一科再說。”

“再說吧,我終究年齡小些。”賈琮知道這是餘彪交好他的樞紐:“千戶大人叫兵馬司、兵杖局運作過了?”

兵杖局屬於內宮二十四衙門的十二監八局四司之一,餘彪升了副千戶,正是皇帝親信耳目,錦衣衛直接對皇帝負責,所以餘彪今日的手腳比以前廣了。大順為杜絕明朝的太監專權現象,東廠、西廠、內廠全部革除,錦衣衛也不歸太監管,老大仇斌也是勳臣,一等輕車都尉,女兒入宮,是國丈。

“何止是兵杖局,巾帽局、針工局也有人栽贓了,萬歲爺隻叫錦衣衛論罪,這功勞沒人和我搶,賈珍賈蓉,這回死定了!”餘彪獰笑:“我現在就帶人去抄家。”

賈琮卻無半點喜意:“我跟大人去看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