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西小市山海書社店鋪集書店、作坊、馬廄、士大夫遊樂場所於一體,分為三進,三開間,規格大小、裝飾,沒有一樣違反朝廷禮製規定,顯得低調、神秘。
店鋪戶籍的掛名人,是羅高才、鄭夜寥,深宅大院的邢夫人有所耳聞,卻也不知賈琮是主心骨。大順勳貴幾乎沒有親自出麵經商的,掛的都是奴才、遠親的名義,他們在背後遙控。
就是這家不大不小的書店,在西小市打出了名聲,因為他們最先刊刻大順第一神童賈琮的作品、時文集。
出名的、有功名的讀書人批閱時文,注定是熱銷的,賈琮為宛平小三元獲得者,必然要引起人學習、觀摩。當然批閱時文也要精準、有特點、一針見血,起到指導作用,不然可不好賣,反而落了自己的名聲,哪一行都不容易的。
批閱時文這事,賈琮從六月院試完畢便著手做了,隔三差五地挑選或優秀、或落榜的考生時文,指出原因,彙聚成集、刊刻出榜,名曰《賈子禮評八股文》。
搖晃著啜一口茶,點評完幾十篇,賈琮做做眼保健操,推窗眺望西小市,山海書社位於十字路口的西北方,距離宣武門還不是很近,但向北可見城洞、守門官兵、人聲鼎沸的菜市場,西小市這邊也有四牌樓,便在南麵,與東四牌樓對立,四柱三間鬥拱、戧柱、暗褐漆。
巡視過印刷作坊,書店紙張是往彆店購買的,造紙術、印刷術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然而對本國真正的爆炸性影響太小,四大發明反而被西歐運用到點子上……中世紀之後,這個時空的華夏還是要從領先變成落後嗎?
小胖墩鄭夜寥上樓,身穿員外服,眉毛一立:“公子,好消息,這時文果然比其他書都好賣!短短一個月,銷售數千本,一本有幾錢賺頭,咱們也賺了上千兩了,隻是公子的批閱得迅速一些……”
科舉製度興盛時期,上下幾百年、方圓幾千裡,整個社會都以它為榮,隻要是有經濟能力的讀書人,觀摩成功時文是必須的。其二,時文名副其實,時效、快速,這一行也有競爭,還得比同行快,又快又好。
到得此時,鄭夜寥才真正體會到,賈琮這種讀書名人,賺錢果然不難,心裡這才死心塌地、沒有怨言了。
“我沒做過生意,卻也看得出收入、支付的對比,也知道薄利多銷、細水長流是根本。”賈琮也歡喜道:“對了,你們從江南販運書籍,要經過多少鈔關?手下驛傳有多少人手?”
“我大順鈔關有北新(杭州)、滸墅(蘇州)、揚州、淮安、九江、臨清、河西務……若是從浙江返回,約莫要經過十個鈔關,鈔關守備都有在官府規定上加收的慣例,不過若是老熟人,好商量一些……”
“大運河船行比陸路快多了,日行三四百裡不成問題,咱們現下的人手不過百十個,多的養不起,公子要做什麼?”鄭夜寥警惕地道。
這裡麵有很多商機、利潤啊!到了江浙,買些民間絲綢、瓷器、地方特產完全沒有問題!商品經濟在大明早就蓬勃發展了!雖然說絲綢、鹽鐵等等是官方壟斷,但是商人仍然有利可圖,誤就誤在閉關鎖國!自高自大!湖絲、瓷器、鬆江棉布,白花花的銀子、驚人的利潤,大部分讓西洋海商賺了!
鄭和下西洋,中國的船隊是世界領先的,那個時候西班牙還在摸索階段!十六、十七世紀,達伽馬和哥倫布都完成了航行,一是技術進步了,二是西方政府支持,而中國明清的商人幾乎沒有政治權力、政府的保守頑固,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