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傳臚大典(2 / 2)

皇帝禦駕親臨,臨敬殿內外、午門內外,鼓樂齊鳴,響聲震天,牛繼宗、柳芳等幾位大漢將軍執牌開道,以北靜王水溶為首的王公大臣,或提四爪蟒袍、或提麒麟袍,紛紛下跪。國朝初立的四王八公,隻有北靜王一脈還有王爵,東平、南安等都沒有王爵了,這些王公貴族,屬鎮國公牛清最為老邁,發須花白。

與王公貴族對立的文武大臣,文職以內閣首輔、吏部尚書楊清和為首,大順內閣主要是三殿的大學士,這三殿分彆是仁華殿、東閣、西閣,楊清和以東閣大學士入閣。武職以九門提督楊曠、錦衣衛提督仇斌為首,文官繡鳥,武官繡獸,這些衣冠禽獸烏拉拉跪了一地。

隆重的樂聲在鐘鼓司太監報時之後,連綿不絕,聲振天地,賈琮等一百多名新科進士頭頂地下跪,隻覺得這種樂聲要把琉璃瓦給掀飛、金磚玉欄震裂。

雍樂皇帝淩承嗣身材雄偉,他親眼看著這一切,看到所有人拜服在他腳下,君臨天下的快意簡直無人能解。

在雍樂皇帝的龍與停下之時,司禮監的執事太監,手持鳴鞭,這種鳴鞭用皮革製成,長一丈有餘,司禮太監執鞭上下飛舞,回旋而上,鞭聲清脆悅耳,響徹雲霄。

鳴鞭禮儀由皇帝上朝、親臨時用之,文武大臣們已經多年沒有聽到鳴鞭之聲了。

鳴鞭完畢,丹陛大樂由中和韶樂,改為慶平樂章,樂聲中儘是歌舞升平、國泰民安之象,按禮儀,張分宜等八位讀卷大臣出列,給皇帝重新行三拜九叩大禮。張分宜是江西分宜人,但奇怪的是他的名字就叫分宜。

與此同時,大學士楊清和、汪應元平身起立,進臨敬殿東楹,從黃案上取出黃榜,出臨敬門,居高臨下地把明黃的絲帛製誥榜單授予禮部侍郎徐有貞。

禮部侍郎徐有貞彎腰、低頭,再把榜單恭敬地放到丹陛正中的黃案上麵。

接下來,臨敬門、午門內外的樂聲突然高起很多,刺耳不已,讀卷大臣、大學士、禮部侍郎歸位,都察院值班禦史左右巡視禮儀,提筆記錄。

鴻臚寺卿杜康引領新科進士在前,這時才輪到他的戲份,鴻臚寺卿杜康出列,拜過皇帝,宣讀製誥:“雍樂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試天下貢士,四月二十五,共取一百二十三人,按皇順祖製,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四十名,賜進士出身,三甲八十名,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順天府賈琮,授翰林院修撰。”杜康唱名,賈琮出列丹陛下麵禦道左側,提起嶄新的朝服,屈膝就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蘇州府丌詩軒,授翰林院編修。”

“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順天府龔鼎慈,授翰林院編修。”

唱號到了一甲第二名,丌詩軒出列拜見,跪在禦道右側,第三名左側,以此類推。

但是二甲、三甲沒有這個福氣,隻唱號,不出列,而且隻唱號前幾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