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史湘雲(2 / 2)

“彆想了,那是西城榮國府的公子,娶親也輪不到小門小戶。”

“大丈夫當如是哉!”匡六合於人群中感歎,他鄉試又落榜了,時運不濟,回宛平之後,母親做主給他娶了一門親事,不合他心意,就進京來看看。

“我不甘心這樣的親者痛,仇者快,下一科,我必然榜上有名。”方無悔紅著眼圈道。

由翰林改任科道的賈斯文,和董安國同屬浙江人,但和董安國不親密,他沒資格上朝,值班回來觀望,感歎道:“時下王子騰權重,不宜多做什麼。”

庶吉士魏無知冷哼道:“王子騰總督九邊,本有巡按節製,巡按又有按察使司節製,奏折每傳王統製恃寵而驕,任意罷免九邊官員,還提議說要蒙古王爺的郡主來和親,待九邊事了,四大家族就要樹倒猢猻散了,諸位難道不知,聖上查抄江南甄家的諭旨,已經傳給兩江總督了麼?”

“不錯。”賈斯文道:“聖上實行攤丁入畝,為彌補虧空,這些詭寄、飛灑,不法占有田莊的家族,跑不了的……況且,豫親王的灶,也太冷了。”

倍出風頭的進士們,一直行到安定門內的國子監石碑下,徐有貞宣讀書文:“時維四月,序屬炎夏,茲其泰安升平之日……丁醜新科進士,告於皇天後土,勒碑刻銘,以鼓勵後來之者,以鞭策今來之人……”

勒碑刻銘,以期永世流傳,新科進士又脫去方巾藍衫,著朝服,名為“釋褐”,褐色乃是庶民常用的服色,釋褐,也就是脫去庶民服裝,成就官身。

賈琮看著工匠們拿銼子、鑽子雕刻名字,心道:“甄家要被查抄了,賈府還會遠麼……翰林院修撰,相當於高級秘書,短時間內還不能掌權,而且我還沒入院,就有人敵視我了……不可不小心,親王奪嫡,又是步步驚心……”

……

西城,史家侯府。

史家一門雙侯爵,保齡侯是世襲的,忠靖侯則是這一代加封的,除非有軍功,不然除襲爵外,不會封爵。如今保齡侯史鼐還出任外省大員,這是雍樂一朝的行政特色,勳臣也能外放。

如今加封的忠靖侯史鼎,自參加傳臚大典回府,下轎不及脫麒麟補服,徑直越過前院穿堂,內外儀門,到忠靖侯府的正經大堂耳房,忠靖侯夫人正在帶領史湘雲做針線活,起身道:“老爺回來了,快奉茶。”

史鼎炕上一坐,“今兒個進宮看傳臚,姑姑所在的姻親賈家,其大房庶子高中狀元,那個威風……比我當年督理軍政有功,受封侯爵更風光,我這一輩子,可都沒走過午門中路。”

“既是姻親世家,我們該為其高興,這幾年宴會、應酬往來,我們婦道人家沒少走動。”忠靖侯夫人把丫頭手中之茶奉給丈夫,“大房的那位哥兒,早年我聽聞過,那時年齡甚小,如今怕沒定親吧?”

史鼎看看侄女史湘雲,“沒有親事,湘雲雖父母早亡,到底是嫡出,這嫡庶之間……不過高中狀元,嫡庶也無所謂了,湘雲剛好與他同庚,定親也不為時過早。”

所謂嫡庶,這種區彆在婦人當中的待遇,實是嫡妻在天上,侍妾在地下,但是在男人當中,嫡庶的差距,隨著宗法的演變,其實不是很明顯了,庶子照樣能繼承家產,明代以來,為宗族子嗣考慮,沒有正經兒子,但是有私生子的,私生子也能回家,繼承家產。不過社會上的風氣,庶出說出來總要低人一等似的,而且宗族自己在內部的權力,往往無需顧及律法明文,宗族又是為朝廷所支持的,主要表現在戶籍、稅收上麵,宗族來負責,比地方差役更有效。因此庶子的不討喜,是因為宗族掌權者的取舍。

史湘雲停下針線,眼珠純真地看向叔叔,然而史鼎並不看她一眼,出去飲酒了,嬸子責罵道:“湘雲,不要停下來,多做幾件,府上也就不會入不敷出了,對麵的保齡侯府,出任外省大員,自然不缺銀錢,如今朝廷實行攤丁入畝,你叔叔那點俸祿,怎麼夠呢?”

史湘雲既悲哀於問親之事被叔叔嬸嬸一言定下了,還不是男方來求,又為這熬夜的針線活感到疲憊,眼中淚光盈盈:“知道了,嬸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