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睡鴛鴦(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到應天府衙門查了刑名案卷回來,剩下錢糧沒有查,賈琮在天色欲昏未昏之際,才有閒暇時間去長乾裡。

長乾裡在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以北,春秋戰國時代,就是人口密集之地,時至今日,有一條經營糧食、副產品的大市,一條經營竹木炭薪的來賓市。

來金陵不去秦淮,正如到燕京不看長城,一路從貢院門前的石拱橋,步入到秦淮河邊,畫舫淩波,江楓漁火,進了秦家老宅,賈琮又靜下心來看了幾本書,仿佛一切朝堂爭鬥都與他無乾。

他的那兩本《儒林外史》與《聊齋誌異》還是在江南取得了不小的影響,奠定了他在書商界的地位,狀元頭銜與禦殿詩更被人安上“天下文宗”的名頭,不過,江南出版的書,賈琮沒有得到半個銅板。

這不禁讓他思考,假如有一天身居高位了,要不要開拓版權意識呢?

不過想想,這些事還遠,古代以寫書為生的很多人,多半潦倒落魄,會餓死的。

賺錢最多的就是時文集,以及對時文的點評,因為讀書人必買。

其次就是迎合大眾的古代通俗,這在古代也是能賺到錢的,和今天的網文一樣。

不過,這種隻能暫時賺取暴利,得不到好名聲,也不會流傳後世,載入史冊,建陽書坊就是一個例子。

秦鐘看著這位師弟,邊目睹窗外的盛世風光,一時有些感歎。

“朝廷取士,門路多樣,尤其是災荒年間,國庫需要銀子,捐貢生、監生的門路,就會大開龍門……”賈琮比較心煩地合上書本,“等到二十七個月的孝期一過,我覺得你最好的門路,無疑是捐一個貢生,到時朝廷如果有缺額,你再去候班補上,好的話也能搶到知縣同知,再不濟也是一個典史,這樣你在金陵也好安身立命……”

科舉取士在大順還是主流,舉人就有做官資格,秀才捐貢生,有時候也能得到實缺,特定時期,還能直接買官,當然這些被認為是旁門左道,為正途出身的人所不喜。

秦鐘守孝過後,是還可以考,但他沒有了父母,賈琮倒擔心,沒有拘束之下,反而消磨了他,秦可卿道:“我倒擔心他做不好官,不像你,狠得下心。”

“沒人生來就會讀書做官的,還不是自己慢慢努力實踐,論理我是師弟,不能說什麼,但師姐脾性軟,不早提攜起來,以後相隔萬裡,你們出了事,我也照顧不到你們……”

秦鐘臉色微紅:“就按師弟說的,捐個貢生,去吏部排班,縱使拿不到實缺,再不濟回家裡也是一方富戶。”

說完他離開去書房看書了,其實秦業的死,對他打擊還是很大,原著他被寶玉帶壞,玩物喪誌,並且搞廢了身體,臨死之前翻然悔悟,遺憾不已。

現在就算秦鐘改變了許多,但是對於他的能力,賈琮沒有多大把握,究其原因,司馬匪鑒、王應麟他們,都是從縣城曆練出來,秦鐘自小在官家,被秦業寵壞了,學習好,不代表能力好。

到時候有可能,拉他一把就是了,賈琮對此不抱多大希望。

秦可卿轉移話題:“我看應天府出的評本,有幾個人評判你的求,話還比較難聽。”

“寫書的都這樣,自古文人相輕,有些人是隨口一罵,有些人懷了目的,哪能事事顧及,有時候隻能當做是犬吠,若自己意誌不堅定,事事順從,那《西遊記》《水滸傳》也不能出來了。”

“那些不是有人拿說書的本子整合的麼?”

“說書也得迎合聽眾,不然沒賞錢,最後動筆寫的,還是胸中有脈絡,對史實了然於胸,而又融合說書特點寫成的,這也算立言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