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人一力疏通河道,不然運河不行,灶戶也無以為生了呢……”
“所以這新發的鹽票,你們要好好用,劉公公會給你們的……”
賈平群一掬眼淚地離開了,剩下劉挺過來談話,賈琮就說很感謝他的銀子,劉挺親身過來,恭敬地給病榻上的賈琮拉上被子,“大人,軍餉的事……”
營兵製與衛所製有明顯的不同,大明的衛所製是這樣,分為屯軍守軍,屯軍種糧,給守軍也給屯軍自己,自給自足,朱元璋曾經為自己的這個創意沾沾自喜,說“不費民間一粒米”,然而正統年間,大明建國才七十多年,明朝軍戶逃亡人數是:一百六十多萬。
這個事實,已經說明了衛所製是何等的尷尬、無能。
軍戶填補衛所,代代承襲,人數不夠,又抓捕親戚,老弱殘兵,彙聚一地,明政府給軍戶優免的這塊蛋糕,久久不能兌現,加上文貴武賤,政府從上到下的貪汙,長官霸占屯軍土地、錢糧,不要命地撈錢,四方賄賂,層層盤剝,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夠不滅亡?
所以後來營兵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軍餉。
說了一堆,其實也簡單,營兵製可以用八個字概括:身在軍隊,仍隸民籍。
營兵製的軍隊,是募兵而來的,募兵怎麼募呢?兩個字,給錢,募兵錢一般都是衛所的幾倍,這樣的軍隊,才能長存。
現代的中國軍隊,也類似於這個模式。
當然,營兵製也有缺點,任何製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它比衛所好。
就說眼前這個劉挺,他有錢,但是他得賄賂,可發不起士兵,軍餉還是得向朝廷要的。
“你們客軍來的時候,有一筆錢糧,雖然劉公公扣了一點,說從鹽稅補給你們,但也不至於讓營兵嘩變,聽我號令收網,按照慣例,論功行賞,每人五兩銀子少不了的,總旗以上,都會加,咳咳咳……”賈琮儘力安撫。
劉挺可不敢得罪他,儘力討好,又是送錢,又是送兵護衛,怕賈琮一彈劾,他就坐不穩了,但賈琮有忌諱,不接受官兵來護衛,劉挺才忐忑不安地告辭了。
總兵走了之後,從屏風後麵出來的妙玉噗嗤一笑,“除了我,誰都不知道真實情況,可憐了你的親信,都以為大人要死了……”
“不然怎能蒙混過關?我可是練了一天弓馬,再在冷水裡麵泡了一夜……”賈琮頓時生龍活虎起來,但精神比不上平時,一改剛才形象,叫苦連天:“我可是真病啊,大姐……你好歹給我點病人的福利……彆損人不利己……”
“呸!”妙玉啐了一口,忽然俏臉生暈,泡了一晚,可是自己陪他一起泡的,她沒有熱身過,因此沒生病,賈琮一冷一熱之下,終於生病了,揚州上下官場都確定了,天天不停地送藥送禮……表麵和和氣氣,其實巴不得賈琮走呢,這個禍害啊……這個不要臉的男人啊……
她不情不願地揉捏賈琮肩膀,孫福來報“揚州的奶奶過來了”,想必三尤都急壞了,賈琮登時心花怒放,妙玉冷清點,那如花似玉的三姐妹一過來,自己得有多少病人的福利……
殊不知,妙玉一聽,“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玉手狠狠地按下去……
“啊!你謀殺親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