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火藥配方(2 / 2)

這種理論對嗎?

也不能說完全不對,中醫不能說毫無用處吧?明朝的火器,就是這種理論指導,比如《兵錄》、《武器譜》、《武備誌》,所以,大明的火器種類、數量非常可觀。

但是,一言以蔽之,明朝的火藥、火器理論,隻是接近科學,而且隻是近代科學……並且許多地方故弄玄虛、牽強附會,甚至比不上賈琮僅有的一點現代科學知識……

說白了,硫磺、硝石、木炭的化學反應過程是這樣的:硝酸鉀和碳和硫反應,生成硫化鉀、氮氣、二氧化碳。

比例是左邊二比三比一,右邊一比一比三。

學過高中化學的都能算出來,通過這個化學方程式,可以算出硝石、硫磺、木炭的最佳比例:74.84%、11.84%、13.32%。

明朝的火藥配方比較接近,大致是七比一比一,不同類型的火藥比例,不完全相同。

但是古代人沒有真正搞懂火藥原理,這個原理最早是由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完全弄明白的。

通過上述方程,推出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氮氣越多,熱量越大,溫度越高,殺傷力越大。反過來推,也就是硝酸鉀必須最多,也就是硝石。

茅元儀在《武備誌》的說法已經比較接近,但是不精確,較為含糊,拿陰陽五行去套,行嗎?

當下,賈琮細心並耐心地與山子野解釋了這個過程,當然化學方程式,他肯定看不懂,賈琮都是用文字描述,簡潔直白,然而結果是山子野氣勢萎靡下來,似乎多年的堅持被駁倒:“山海先生怎會知道得如此詳細,根據先生的比例,老夫驗證了幾個事例,果然天衣無縫!”

“哪裡哪裡,我不過喜歡格物致知,當初喜歡與秦老師討論罷了,卻不曾真正實驗過,這玩意會炸死人的……”賈琮又問它水雷怎樣製,在揚州瘦西湖,他可是親眼見過。

“各地軍器局有的,都是水底龍王炮、混江龍和既濟雷。根據先生描述,江北大營用的是水底龍王炮,熟鐵為殼,內裝火藥,防止滲水的是牛脬……下官得多謝大人,一旦火藥配方能精益求精,便不怕打不倒西洋人……”

中國古代與西方古代,各地火藥的配方比例,都不儘相同,此時的西方,都不可能這麼精確,另外,中國各地環境不同,西方也是一樣,硫磺、硝石、木炭的材料就不同,還涉及到最大限度去除雜質的方法。

不管怎麼說,賈琮這個精確的原理分析,是有用處的,隻要朝廷支持,科技發展就能上來,此外,如果他當政,他準備大力扶持工匠,中國工匠不行嗎?不是,四大發明還是中國人的,主要是當局怎麼做……

看看左宗棠在新疆發掘出火器時怎麼說的?左宗棠說:想不到我堂堂神州,早就有如此厲害的火器了!

而清朝沿海的士兵看見大炮,還要拿大糞去潑,認為是妖魔鬼怪,宮裡的大炮,都生鏽了!

萬惡的清朝,死不足惜!

戰爭改變曆史,科技能催生另一個文明,可惜他們不懂,懂的時候,也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