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我要的,不僅如此(1 / 2)

外城西小市。

和絕大多數人的想法看法一樣,王應麟、司馬匪鑒、匡六合等同盟也是不認為賈琮“通俗易懂”的書籍能有多大影響的,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賺錢。

然而,下班後,王應麟隻見山海書社門口進進出出的人流量多了不少,從南監轉到北監的沈德辰帶了不少國子監同窗來捧場。

廊下相遇,王應麟略微訝異:“沈兄也喜歡這些書嗎?那得再來捧場啊。”

“那是自然,王主事大人紆尊降貴了。”沈德辰已經習慣了“京城遍地都是官”的局麵,在這裡不像在南邊家鄉一般可以橫行一方,不得不有所收斂,一攏寬敞手袖,謙遜道:“王主事大人,再說此乃晚生最尊貴的老師的大作,更是要瞻觀了。”

近來,南邊徽州大鹽商沈三貫之子沈德辰與山海盟十分親近,私相往來。

沈德辰可是聽說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惡少呆霸王薛蟠大公子,在京城還想像螃蟹一樣橫著走,結果禍事連連,險些慘遭橫死的局麵。

所以他自從拜賈琮為師之後,聽父親之言,氣焰收斂了不少,又哈哈笑道:“甭說虛浮應承的話,單說賈輔臣老師這回出的書,學生看著,再去看《易經》,果然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受益匪淺,就是七八歲的讀書孩童,亦或者貧賤但識得幾字的人,也都能看懂一些啊。而且裡麵有大量自然、天道、養生知識,立意和初衷都是非常好的,雖然被拘泥於八股文體的人所不喜,但這書根本就不是給高官大儒看的。”

見到這位全身都是錢的富公子誇誇其談,王應麟心下愈發好奇,決定好好看一下盟主的書,應承道:“如此最好,令尊對沈公子期望頗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今天沈公子這番風度,當不會讓令尊與令師失望。”

進了書社雅間,幾個下班的京官互相點頭示意,各自坐下品讀,王應麟眸光逐漸明亮起來,他發現,這本《賈琮圖解新易經》雖然沒有太多藝術觀感,但是排版看著十分舒服!

要知道如果要求書法印刷的書籍,譬如楷體、宋體,雕版印刷的效率會很低下不說,而且造價更昂貴。而匠體字雕版印刷和套色印刷技術,即使無藝術上的美感,但效率快成本低不說,中產及以下階層皆可輕鬆承擔。

瀏覽完第一講“《易經》是一本什麼書”,眾人發現,賈琮真的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揭開了《易經》古老而神秘的麵紗,賈琮稱《易經》:人更三聖、世曆三古。

三聖即是伏羲、文王、孔子,曆經三人之手而成,當然《易經》爻辭還有文王之子周公手筆,但是宗法製度子從父,這三人分彆是上古、中古、下古三時代的人,即是世曆三古。

幾句便把《易經》來源說清。

不止這些,匡六合、司馬匪鑒邊小啜清茶邊享受著不隔幾頁就有好多和文字相關聯的配圖,縱然因為降低成本而不十分精美,但是圖文並茂,極大地提高了吸收率。

還有,他們還看到了賈琮極其有耐心極其簡潔易懂的解釋了彖(tuàn)、象、文言、係辭、六爻、陰陽等等究竟是什麼東東。

每個意思說完都有圖片。

司馬匪鑒點頭:“子禮兄這一招不錯呀,《易經》是群經之首,注解它並且能產生很大影響的人,無不可以成為大師、大儒,甚至是……聖人!”

眾盟友麵色一震,皆有些難以置信,王應麟委婉道:“這……不太可能吧……”

賈琮要靠這個成聖人,也就說說個玩笑罷了……司馬匪鑒想了想,也笑了笑,他也覺得自己牛吹大了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