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居然心平氣和地大家痛批起來,接著拿出去作為評本。
叔祖為王君效的王嘉會,以前是常常去給榮寧二府看病的。
那時是太醫院院判,六品補子,紅樓原著如此陳述,然而即便在太醫院如此高位,榮國府的史老太君卻敢當麵嗬斥他:若是治不好的話,就要把他們太醫院都翻了過來。
足見那個年頭,榮國府回光返照的榮華富貴仍在,祖上更是顯赫得不得了了。
王嘉會中等身材,沒有什麼逼人的氣勢,但是看著很自然健康,這是真正精通醫術、養生的人,望聞問切,高深的醫者,從一個人的氣色,就可以看出是五臟六腑的哪一塊出了毛病。
《賈琮圖解新黃帝內經》這本書,目前出來的兩講分彆是“黃帝內經與生命周期”、“黃帝內經與生命根源”。
王嘉會都一一看完了。
和《賈琮圖解新易經》一個模子刻出來,裡麵非常簡潔又簡明扼要地講述了黃帝、岐伯、陰陽五行、生命周期、生命動力、老化、影響壽命因素。
最關鍵的是,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大的噱頭,第二講最後,賈琮留下了“長壽秘訣”的空頭文章,十分吸引人。
古往今來,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終極追求不過兩樣:自在逍遙;長生不老。
雖然賈琮不是一個耄耋老頭,他年紀輕的現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但是他南征北戰還活得好好的,一路高歌猛進,文治武功俱是有目共睹,名人的話、名人的書,那不是自然就存在著分量了嘛?
王嘉會在評本中批駁:賈子禮因年輕,醫者,非數十年經驗不能精也,醫場,亦如戰場;賈子禮之書,可以一看一聽,而不可為永世戒也。神農嘗百草、黃帝問醫,至扁鵲四診、藥王千金、仲景傷寒、李時珍本草,無不嘔心瀝血,積代代人之永世艱辛而成也……
評本未做完,夏守忠就來叫他去給皇帝看病了。
王嘉會頓時戰戰兢兢,竭力掩飾著內心的惶恐不安。
雖貴為院使,但王嘉會深知醫鬨的恐怖,何況是皇家的醫鬨。
……
外城牛家鎮國公府,伯爵大人牛清道:“哎!這王院使評本,說的不無道理呀!”
其他官員權貴家,關注此事的,也這樣稱讚,興隆街另一個“賈府”的賈雨村,也如是跟妻子嬌杏說:“那太醫院院使王嘉會,在本朝是代代學醫的醫戶,本來就家學淵源,又有年紀,賈琮醫學道理上哪能比得上他?”
嬌杏以前在香菱的甄家做丫鬟,那時甄士隱是有學問的地主,她耳濡目染,成了官太太後,自然懂得更多了,她點頭道:“老爺說得也是,不過我聽說賈琮帶進京的那些洋人有些法門,算天文日曆、算術、醫術都有比我們高明的地方……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老爺不也說,那幾個叫什麼克裡斯托弗、馬太伊斯的洋人,卻也出書籍批判說賈琮的‘醫易同源’無用,那些洋人的玻璃、望遠鏡呀、天文算法呀,是真有用處的,賈琮更不知怎麼反駁了……”
“唔……”賈雨村沉吟不語,這件事不是沸沸揚揚,隻是在固定的圈子裡麵很熱鬨,他想,賈琮都快要完了,很多人很多官員對這些出書也是漠不關心的,他還是儘量想想他這個兵部尚書該怎麼推脫外麵戰亂的責任。
最終,賈雨村親自便服到外城紫檀堡,找蔣玉菡攀談去了。
蔣玉菡是三王爺忠順親王淩決初最喜歡的戲子,在賈雨村看來,賈史王薛和賈琮都會倒,而親王是很難倒的,權勢也更穩固。
……
秋爽齋,賈府眾女也有點焦急。
賈探春拍案而起道:“琮弟這回筆戰,恐怕打不贏人家了,這個王太醫,說的皆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李紈等皆知探春說的有一定道理,這時林紅玉來回道:“姑娘奶奶們,琮爺新修改的本子又出來了……”
她們好奇地搶著看,不知賈琮會作何回答,又會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