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頒政策(2 / 2)

農女有田超給力 雲一 7307 字 11個月前

緊接著沒多久,朝中便傳來了科舉改革的消息。

說是改革,實則也就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多了些條條框框。

除了將原本三年一度的科考改成了一年一次之外,針對科考過程中的監考製度,也做了很多調整。

對於徇私舞弊者,考試過程中使手段者都製定了特彆嚴苛的條例。

對於報考科舉的參試人員資格,也做了很多的調整。

此外,齊衡還製定了一項新條例。

但凡大齊國內有能力突出者,可破格提拔,得到極為豐厚的獎賞。

但凡舉薦人才有功者,也可論功行賞。

當然,這一點也是齊衡經過了白天意一事之後琢磨出來的。

當初若不是偶然,他也無從得到白天意這麼個人才。

白天意那人雖然沒什麼文采,隻會種地,學習認字也是後來才學的,為人也不通透圓滑,看起來憨實的一筆,但是他是真的有本事。

他的出現解決了大齊國的糧食問題,完全算得上大齊國的巨大功臣。

以前的齊衡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一個隻會種地的小百姓竟然能成這樣的大事。

所以經過這麼些天的反省後,他深深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所謂各行各業都有拔尖人才的存在,自古高手在民間。

朝廷裡的人才都是通過科舉考試來的,他們的確各有能耐。

但是也各有局限。

大齊國想要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支撐。

倘若朝廷中能多多提拔幾個類似於白天意這種的人才,那對於大齊國的發展來說,完全是一件好事啊。

看人,當真不能太片麵了。

但是,這也僅僅隻限於真正有大才的人。

倘若是為了當官發財,得到獎賞而將自己故意偽裝成一個厲害的人,比如清河先生那種,他頒布的那些律法是不會給那種人留絲毫情麵的。

可謂是獎罰分明的很。

此事一出,自然在朝堂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管是那些守舊的老臣們,亦或者以世家傳承為發展的大家族都提出了反駁的意見。

對於他們而言,一旦陛下頒布的這些法令法策真正開展實施起來的話,那無意是給一些外人的人了很多機會。

原本的朝堂就是一塊大的蛋糕,裡麵有皇室,有世家。

每一次新的改革對於守舊派跟世家等待傳承世襲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守舊派的人他們恪守祖製,堅定的認為每一朝每一代的陛下必須按照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去做才行。

否則就會引來大齊國的動蕩跟不安,動搖國之根本。

對於世家來說,一旦改革實施開展了,那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白衣來跟他們分食蛋糕。

而且陛下這般重視人才,好多世家等待傳承世襲的公子哥不一定有那個本事,隻會坐吃山空,等著以後尋個閒職混日子。

一旦朝堂被陛下這麼整頓肅理的話,以後的他們難保不會成為被陛下開刀的對象。

他們怎麼肯?

於是接下來的好長一段時間裡,朝堂中都不怎麼安穩。

但是不管怎麼樣,齊衡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想法跟做法。

而且也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支持齊衡的。

跟那些老臣和世家的人鬥智鬥勇了好長一段時間後,齊衡總算將這件事情徹底落實了下去。

當白府的白瑾梨得知了這些後,也忍不住為齊衡的魄力點了一個讚。

不得不說,齊衡的確算得上一個明君。

最起碼,他是認認真真的在管理這個大齊國,是在為整個大齊國著想。

甚至他能為了大齊國以後的發展,不惜做出了那麼多的決策。

大齊國能有這麼一位一心為民考慮的陛下,真的是大齊國子民的福氣。

她甚至覺得,若是讓齊衡這樣的陛下一直坐擁大齊國的江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

最起碼,百姓是安居樂業的。

她甚至想象的出來,一旦大齊國的未來一直由這位明君來掌控的話,大齊國也會越發的繁榮昌盛的。

以後若是出現一個大齊盛事,也是不難理解的。

除了這些事情外,白瑾梨還聽到了一個八卦消息。

聽說,左相家的大小姐李清柔要嫁人了。

她要嫁的不是旁人,正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當朝太子。

聽說,太子是跟左相商議過後,兩人一同去找了陛下說起這件事情的。

不僅如此,就連太子側妃鳳傾凰也開口表示,她願意在以後的日子裡好生跟李清柔相處,共同服侍好太子殿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