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廚藝培訓的事情,李餐廳五人組又接著商量分工的問題。
剛才商量菜單的時候,李奕辰有試探著問過他們要不要輪流當廚師,但他們明顯沒有這個意願,所以李奕辰也不強求,餐廳裡的每個環節的工作都是一樣重要的,前提是他們能把每個人的職責劃分好,避免在餐廳忙起來的時候,大家像一群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晃。
“廚房兩個人,大堂三個人?”
在李奕辰出去打電話的時候,陳似花,吳夏勇幾人已經初步商量好分工了。
“夏勇在餐館打過工,就待在廚房裡幫忙,他是奕辰哥的幫廚。”
陳似花說完吳夏勇的分工,又指了指自己和葉林森。
“我們兩個可以負責點餐和收銀。”
“他們還負責在閒暇時為顧客表演唱跳和rap。”
彭程笑著補充道。
“那你呢?”
李奕辰問道。
“我洗碗,我洗碗賊溜……人稱智能洗碗機,”
彭程隨便自封了一個綽號,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陳似花,葉林森,你們兩個在前台,再負責賣飲品吧,青絲廚藝學院有個‘一天課堂’的項目,你們可以花一天時間學個咖啡師證出來,為我們的餐廳提高些利潤。”
李奕辰提議道,隻買炸雞的話,利潤可能不會很高。
畢竟他們這是一檔綜藝節目,麵向的觀眾群體非常龐大,炸雞的定價肯定要在市場價的平均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不能因為他們隻錄製一季的《李餐廳》就胡亂定價,否則很容易擾亂炸雞市場,害了那些賣炸雞的餐館。
他們是做節目,而彆人卻是生活。
李奕辰不想因為節目而毀了彆人的生活,那與他的價值觀就背道而馳了。
所以想讓李餐廳在不虧損的前提下還能有一定的盈利,他們就必須要考慮買自製飲品了。
而且可能的話,他想去錢浩曠那裡學炸雞菜譜時,再讓他們推薦一些製作簡單的菜品,加到菜單裡。
就算開業的時候做不了,等五人的團隊磨合的差不多了,大家對各自的工作都上手了之後,也可以添加新菜品進去了。
未雨綢繆。
李奕辰覺得,現在大家不把開餐廳時可能遇到的方方麵麵的問題考慮清楚,等餐廳開起來,他們可就沒時間顧及這些問題了。
餐廳五人組聊到深夜,這才結束了眾人的第一次會麵。
臨分彆前,王高明又叮囑了五人參加“員工崗前消防安全教訓培訓”的時間,節目組準備要把消防安全許可證申請下來。
就這樣,為了《李餐廳》能順利開業,王高明統領的節目組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各項計劃的進度。
而李奕辰、陳似花、吳夏勇、葉林森和彭程五人,在之後一周裡,也單獨約出來過兩次,繼續分享、討論著各自新學到的開餐廳的知識,餐飲行業裡的門門道道可太多了。
在李奕辰的刻意引導下,其餘四人都清楚地認識到了,他們要在節目能順利錄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保證服務的質量,提升餐廳的營業額,所以每個人身上的壓力,都在一天天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