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首都,蘇韻恍惚有種回家了的感覺。
眼前的一切,正是她孩提記憶中若隱若現的畫麵。
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還未接連拔地而起、號稱宇宙中心的五道口,現在最熱鬨的地方還是錄像廳和唱片店。
更不用說鳥巢、水立方這些千禧年之後才興起的地標,現在還隻是一片窪地。
唐建國倆口子已經不是第一回來首都時看啥都激動的樣子了,不過還彆說,這首都到底是首都,發展就是日新月異。
一年前火車站附近還沒這些樓呢,這才過了多久就萬丈高樓平地起了。
白素芬嘖嘖稱奇,跟自家男人嘀咕:
“你說,要是咱家兩娃能在這地兒站穩腳跟,那咱這輩子也值了。”
蘇韻指著窗外:“媽,我讓哥打聽過了,現在隻要有戶口就可以在首都買房了。看到了沒,就這片地,明年就要開始造地鐵了,關鍵是這房價也沒比咱錦江市貴多少。”
白素芬這兩年被她灌了一肚子房產投資的理念,此時也頗為動心。
“可你說咱家就在首都買了,難道家裡就不買了?”
蘇韻道:“你那個宿舍,遲遲早早單位肯定會分給你們,最多就是補點錢。錦江的房子咱什麼時候不能買,關鍵是看它房價漲不漲。你彆不信,首都的房價絕對比錦江漲得快。”
“你看著吧,再過幾年,首都的房價絕對五倍十倍的往上漲,到時候這裡一套房子,值錦江幾套房子,你就知道這買賣做得劃算了。”
見白素芬還有些猶豫,蘇韻再添了把火:“而且,過幾年我哥畢業之後那肯定是要爭取分配留在首都的,他結婚生子總要房子吧。到那個時候你還不是要買?晚買不如早買?”
“現在買了,我跟我哥都住校,這房子就能租出去,還能回一筆錢呢。”
雖然此時首都房價還沒有後來那麼天價,以唐家現在的家底也負擔的起,但一下子拿出大半年的流動資金,即使是白素芬也得考慮考慮。
不過,這些年女兒說的話還沒有落空過,白素芬倆口子到底還是咬牙下定了決心,在學校周邊給兩個孩子一人買了一套房。。
對於本身就有好幾門外語基礎
的蘇韻來說,應付大學的課程並不難,她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實習上。春去秋來,光陰如梭,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時光過得飛快。
這才是跟她現實中最接近的生活狀態,那些在錦江市一步步謀劃著帶領家人走出鎮上,進城發家致富的日子,好像都是上輩子的事了。所以,當再次見到唐芍藥時,她愣了足足有三秒鐘才反應過來。
算起來,她得有四五年沒見過這位芍藥姑娘了。
“你同學說,你不住校,整天在外麵實習,我隻能來教室找你了。”和鮮嫩臉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芍藥眼中的滄桑。
蘇韻順著她的意思,走到路旁的梧桐樹下,“有事嗎?”
“我要是有你的父母家人就好了,”唐芍藥緩緩道。
蘇韻轉身就走:“對不起,我不想聽你發表生活感悟。”
“等等,我知道你挺聰明也挺努力,可如果不是會投胎,有這樣的家人,你也走不到今天。”
蘇韻依然沒有回頭。
“我…想跟你借點錢。我也考上首都的大學了,可家裡不想出我的學費,我那個好繼母想讓我嫁給他那個蠢貨兒子。哼,我怎麼可能同意呢?”
蘇韻停下腳步,語氣十分平靜:“第一,我不會借給你,彆說姐妹情誼了,我跟你連朋友都算不上。第二,我不會管任何閒事,我雖不喜歡你,但更看不上黃桂香。”
“首都這麼大,成年人打個工餓不死,我的錢也是打工掙來的。”
唐芍藥來借錢,在蘇韻眼中隻是一段小的不能再小的插曲,沒想到這故事還有些後續。
當然,這個後續是白素芬當笑話一樣跟她說的。
“…你四嬸竟然來找我了,說是芍藥偷了家裡的戶口本去辦身份證,又偷了幾百塊錢,離家出走了…”
“…後來證明,那錢是你四叔給她的…為這,他們家已經鬨得天翻地覆了…”
“…她跟我抱怨,說白養了這丫頭,養了她十幾年,竟然還嫌不知足,現在又要念大學,就是親生女兒,也沒幾戶人家舍得讓她出門念書啊…”
“…說來說去,就是想讓我問你,這丫頭是不是跑去首都了,有沒有找過你們…想讓你勸她回來…”
蘇韻懶得聽完:“媽,我就
一句話,千萬彆摻和她們家的事兒。”
“我雖然不喜歡芍藥,但也得說句公道話。這些年四嬸養芍藥不吃虧,一個小女孩也費不了多少糧食,況且四叔有工資,爺奶也補貼他家,她怎麼再不說自己借了芍藥多少福運。沒有芍藥,她能調到鄉財政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