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繼室女打臉重生嫡姐(三)(1 / 2)

黃氏說了自己的來意。

老太太聞言沉吟道:“那依你的意思,這禮單要怎麼改?”

黃氏按照之前跟女兒商量好的道:

“族中幾位太爺,糧米鴨子和酒照送,五香齋的糕點去掉。姥爺的同僚中陳、張二位通判與咱們交好,陳通判跟舅舅家還沾著親,這禮單就不用減了;其餘幾位通判同知,各送寒瓜兩個、金桔一婁也就夠了,這些都是再時新不過的水果了,寒瓜外頭要二兩銀子一個呢,金桔在湖州府也還沒上市,咱家這是送南方買來的,這禮也算拿得出手,沒必要非得為了湊成四樣,左添一個右添一個。”

“至於府衙校尉和諸班房書目,每人二兩總共就是二十兩,把那二兩銀子換成一扇羊肉,這也是實在吃食。”

“布政使和巡撫大人那邊,送些吃食也就罷了。鬆香擺件太過貴重,不是大年大節的,要是把上峰的胃口喂大了,稍微有一回疏忽了,反而得罪人。媳婦想著,不如就把珍饈坊、五香齋還有翠玉樓的端午席麵各送一份,既是吃食顯得親切,又雅致非常,誰家擺個酒還能用上。”

太夫人聽了就微微點頭,“不錯,這回像樣多了,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黃氏欲言又止,在太夫人犀利的眼神中呐呐道:“還是七娘子提醒我的,說是送禮不能專挑著貴的送,上上下下這麼多人,也得有個親疏遠近,有人偏好清貴雅致上台麵之物,也有人講求實惠經用。不過她一個小孩家家的,說得也未必就對,還是要聽老太太示下。”

太夫人的笑意就收斂了些:“就按你剛才說的備禮吧,讓人去找前院字好的相公把這單子都重新謄一遍。你老爺問起,就說是我的意思。”

“是。”黃氏心裡一塊大石頭落地,親自服侍太夫人卸妝淨麵之後才退了出去。

太夫人歪在床上泡腳,內室裡隻有一個姓方的嬤嬤,是她從娘家帶來的第一心腹得意人,嫁了已故楊老太爺的貼身小廝,現在夫妻倆個分彆管著楊家的內外院。

“你老爺隻知道在外頭擺排場,何曾理會過家中生計,黃氏又隻知道一味順著他,她倒是賢良了,可家裡總得有個人把

門啊。一個兩個都不省心,我怎麼敢閉眼呐。”

太夫人揉了揉太陽穴,一聲歎息。

方嬤嬤趕緊往她後背墊了個大迎枕,輕輕地給她按起了太陽穴:

“要我說,您也彆太操心,咱們章哥兒讀書那是學堂師傅都誇的,華哥兒也是機靈聰敏的,幾位姑娘也都是大家閨秀,眼瞅著哥兒們長大,等哥兒們一個個的考了功名,姑娘們結一門好親,您還不是等樂嗬呢。”

太夫人被她逗得一樂,“這科舉結親,被你說得跟買菜似的,那有那麼便宜的事?”

“章哥兒讀書自是不用人操心,可華哥兒的聰明沒用到正道上啊。幾個姑娘,三娘也就罷了,七娘……餘下幾個庶出的就更不必提了。”

方嬤嬤手上一頓:“您有沒有覺得,七娘子有些…我也說不好,反正就是有些不太一樣,今兒在堂內,七娘子的氣勢,不輸我上回在總督府見的那些娘子們。”

太夫人微微睜眼:“你可知,剛才大太太來我這兒改禮單,是誰的主意?”

“這…難道不是大太太想的嗎?”

太夫人半垂著眼皮,眼神晦澀難辨:“是七娘的主意。”

“素雲,你明兒找個機靈的丫頭,去打聽一下七娘最近都在乾什麼,尤其是下了學之後,都忙些什麼。”

方嬤嬤答應一聲,就服侍太夫人睡下了。

月上枝頭、滿天星鬥,正是夜深人靜之時,楊府正房的桃華苑卻燈火通明。黃氏穿著家常的雲紗銷花褙子坐在臨窗榻上看賬本。

“春鶯,幾點了?”

“太太,已經辰時三刻了。”

春鶯也愁眉緊鎖,她是黃氏的大丫鬟,自是知道老爺一刻不回府,太太就隻能在這等著,老爺是一地父母,平日無事去衙門裡起得晚些倒無妨,可太太要早起理事的呀,一直熬著也不是辦法。

好不容易又等了兩刻鐘,一個小丫鬟急急地跑進來,忐忑地看了黃氏一眼,小聲道:

“太太,老爺回府了,不過……直接拐去臨芳院了。”

黃氏卻是整個人鬆了口氣,輕快道:

“既這樣,趕緊服侍我歇了,明兒還要早起呢。”

小丫鬟愣了一下,被春鶯狠狠瞪了一眼,才趕緊跑出去叫人,打水的打水,拿盆的拿盆

“太太,咱…”

春鶯話未出口就被黃氏止住,“好丫頭,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太太我現在呀,不盼彆的,就盼著哥兒姐兒好。七娘是個聰明的,件件都被她說中了,她要這份機靈勁,以後嫁去誰家我都不擔心。”

她看著桌上的賬本,眼眶微濕。

棲梧閣,三娘子正在燈下練字。

“你路上可遇到什麼人了?”

“沒有,婢子是從廚房那條路走的,剛好看到老爺一行人的背影,廚房值夜的婆子想必也不會碎嘴說什麼,就算說了,娘子看書到夜裡,餓了吃些宵夜也不算什麼。”

三娘子唇角輕輕勾起,“既如此,現在就睡了吧,我們明日要早些去給老太太請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