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繼室女打臉重生嫡姐(三十四)(2 / 2)

至於那些沒有報名的人,無論是覺得自身能力不足,還是怕擔事,又或是還在觀望他這位主君,都是保守不喜變故之人,風險偏好較小,俗稱“沉默的大多數”。也就是說,隻要他能夠奪回大周江山,甚至隻是割據南邊半壁江山,如南宋小朝廷那般撐上個一兩百年,這些人就還願意跟著他。商賈做生意有句話叫“做熟不做生”,其實做官也一樣。

等到李禎把這些空出來的官位職司都安排好之後,有那懂行地漸漸看出門道來了,這位世子的確不簡單,年輕輕輕卻城府極深、手段老道,多少家族的話事人頻頻聚會、徹夜長談,商量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在一片暗流湧動之中,蘇韻和李禎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二人並無男女偏好,可對江西官場、贛王宗族、乃至楊氏家族而言,這都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素來低調的楊太夫人喜極而泣,得到消息的當日就親自坐車去白雲寺還願,還添了五千兩銀子的香油錢,又是讓人在城外施粥又是給慈濟堂捐糧捐布,為小世子積德。

就連隻知吃喝玩樂、不理俗事的贛王,都親自來看這個重孫,給取了小名叫“百福”,顧名思義,百世之福——寄托了他對重孫美好的祝願——雖然這是個聽起來很像汪的名字,但老人家說,貴人小時候取個“賤名”好養活。

對於李禎的手下和江西一眾官員而言,主君有後,才能讓他們真正安心追隨。

李禎卻不管這些,隻要有軍權在握,這些高官對他而言不過是個添頭,他真正重視的是那些被他派到各縣衙、府衙的基層治理者。

江西北有長江天塹、東有大彆山脈、西南皆是崇山峻嶺的蠻夷之地,並無成氣候的勢力,所以在亂世中

,這就是有天險可守的割據之地。

李禎並未急著出兵北上,而是先派人帶兵沿著江西省界把山匪掃蕩了一圈,同時遣使在峒人、山蠻的地盤附近設互市,允許這些夷人下山交易,老熟人如鳳凰嶺的峒人則直接允他們入編戶。然後大力興修水利、鼓勵商貿,同知江西境內的工坊,火力全開,鉚足了勁生產各類鐵製農具和兵器;火器作坊也大有進展,大大小小的炮彈、□□不斷被運往軍營。

蘇韻手下的織坊和玻璃工坊也擴招了好幾撥,有劉居士的商隊,這些產品被生產出來後,很快就行銷南方各省。總之,外頭雖然流民起義此起彼伏,可江西全境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歲月靜好。

贛王早已讓爵給李禎,雖無朝廷冊封,但以他如今對江西的掌控力,再不會有人敢說什麼。

李禎成為贛王的第二年,湖南巡撫向李禎求教,言境內有流寇攻城,請求王爺派兵鎮壓。

這幾年,李禎麾下的“虎賁軍”、“武威軍”、“定北軍”已磨練得愈發鐵血,在接到湖南巡撫的求救後,他果斷發兵湘潭,僅用三個月就殲滅“義烈大王”的流民軍。

這一仗打得沒有懸念,且不說戰術戰法,雙方裝備、武器的差彆就已經決定了結局。李禎的軍隊人手一幅鎧甲、一雙羊皮靴,每人三十隻箭矢,更不用說對冷兵器形成絕對碾壓的火炮、燧發槍,隻要將官不是蠢材,就沒有打不贏的道理。

贛王軍隊的實力震懾了湖南眾位官員和宗室,眾人商量之後,上表請贛王一並兼理湖南政事。李禎謙辭兩回,就卻之不恭了。

江西文武見此情形,自是激動不已,自家主君有能耐好啊,說明他們跟對人了。隻要李禎能更進一步,他們就是從龍之臣呐。江西的諸世家大族也各有思量,不少家族開始決定在李禎身上加碼,派更多的家族子弟入局,也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

拿下湖南之後,李禎一鼓作氣,以湖北大族諸氏叛國自立、殘害宗室為由,發兵湖北,花了一年時間,平定了湖北全境。

至此,他手中已握有三省之地,接連吞並了兩省的李禎沒有急著再擴大地盤。湖南蠻夷眾多,八百裡洞庭物產豐富,湖北

是魚米之鄉,這兩個地方好好經營,能為他提供可觀的人口、賦稅。

李禎的長子李煒已經到了上學堂的年紀,李禎為他請的師傅就是曾同塵。曾同塵這些年在白鹿洞書院開壇講學,南方不少學子冒著生命危險、跨過重重阻礙前來聽講。

江西還新建了一所學堂,學堂開經學、算學、醫學、工學、律學、兵學六科,不用束脩,隻要能通過入學測試,寒門子弟皆可入讀,學堂的山長乃是有名的女大儒、“和光居士”劉怡。

不僅如此,李禎還在豫章城外立了一座高台——“明辨台”,取真理越辯越明之意,允各派各家的領袖、掌門在此辯論。第一場辯論,就由劉怡和曾同塵打響。

李禎的這些做法,看在他人眼裡,隱有“中興之主”的風範。其王妃楊氏這些年又生了次子李爍和長女樂平郡主,亦不缺子嗣。

韃子擄走皇帝和百官之後,要大周派人來贖。為了方便朝廷籌款,他們扶持了偽帝“李宗望”,此人根本不是宗室出身,不過一微末小官,愣是被韃子狡稱宗室,其實不過韃子統治北方的工具人。

隔壁的安徽巡撫黃翊和贛王妃楊氏一族是親家,自然早就投向李禎,不過李禎不願過早樹立靶子,尤其是安徽北接中原大地,東邊連著富庶的江浙,雖是寶地,也是燙手的山芋。他若早早占據安徽,勢必和北方勢力和江浙的“光明軍”直接對上。對李禎來說,奪得天下不是問題,關鍵是以什麼樣的代價奪取。

他不希望交到他手中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山河。

繼位贛王的第六年,李禎拿下了兩廣之地——這片在中原人眼中的蠻夷之地、實際上的膏腴沃土。

作者有話要說:三章內結束該副本,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