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長相清秀,又是京市985畢業,正值25歲黃金育齡,在相親市場上也算搶手。
桃子的父母都是當地縣城的公務員,在老家也算體麵人家,家中還有一個兒子在省城讀書,明年就要畢業。
“桃啊,你在外頭書也讀了,世麵也見了,是不是該收心了?”
“誰不想去大城市,大城市是好啊,可咱家有這條件嗎?彆說在買房子,就算買個廁所,咱也不買起啊。”
“你要是這幾年能找個京市本地男朋友,我們絕對二話不說支持你留京,父母再想你也不會攔著你的好日子啊。可這不是你找不到嘛?”
“你找個外地的,兩個人在那邊,房子沒個房子,再高的工資得攢多少年才能買房?還要不要生孩子了?”
“與其在外頭漂著,還不如回來。咱老家多少好小夥子,家裡房車都給準備好了,回來就結婚,生了娃兩家老人給你們帶。日子過得多輕鬆,乾嘛在外頭找罪受?”
……
每次打電話來來回回念叨的都是這些,從一開始的好言相勸,到後來的苦苦相逼,再到最後的不回來就不認這個女兒。
從小到大都沒怎麼叛逆過的桃子,到底經不住父母親友輪番相勸,決定辭職回老家考公。
蘇韻除了一聲歎息,也隻能說兩句不痛不癢的祝福話。捫心自問,易地而處,換成她是桃子,也沒有更多選擇,除非她不要家人。
國家經過三十年的超高速發展,改變階層的難度早已不是父輩那個年代可比。
桃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家致富;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嫁給京市本地人;就算嫁了,高攀婚姻也不是桃子這樣單純善良的姑娘hold住的。
桃子是在蘇韻出發去美國前一個星期辭職的,公司是希望桃子再留一個月,等招到新助理再說。
還是蘇韻出麵,跟HR打了招呼:
“沒事兒,也就一個月,我自己克服一下。”
她知道——桃子家裡催得緊,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已經夠難受的了,何必再讓她為難呢?
桃子走之前,沒來和蘇韻道彆。
她默默發了一條微信,寫了很長很長一段話,感謝蘇韻這段時間對她的照顧,雖然以後很難再回來了,但跟著蘇韻輾轉劇組拍戲的日子,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高鐵上,桃子蜷在座位裡翻看手機相冊,片場的拍攝花絮、各種各樣的搞怪自拍、和藝人的合照、海島團建大家一起衝浪…
她無法想象,以後上班泡杯茶對著電腦坐到下班、同事八卦的不是誰家又添了個娃就是誰婆媳姑嫂矛盾的生活怎麼過。
更不用說,還有一個陌生,甚至跟她沒什麼共同話題的男人,要跟她呆在一個屋簷下、躺在一張床上。
桃子心裡陡然生出一股不可名狀的恐懼,可是她已經無法回頭了。
突然,手機一振,一條銀行短信跳出來,顯示“到賬50000”。
這張卡是她的工資卡,可工資不是已經結清了嗎?
桃子嚇得趕緊聯係財務小姐姐。過了20分鐘,財務小姐姐才姍姍回複:
“沒錯啦,這是鈺姐私人給你的紅包。就當是她送你的嫁妝吧,哈哈”,後麵跟了個笑臉。
鼻子一酸,眼淚控製不住流了出來。桃子輕輕擦去淚水,整個人側身看著窗外,她死死咬住唇,任憑眼淚無聲無息地流。
她拿起手機,想跟蘇韻說些什麼。打了又刪,打了又刪,眼淚滴到屏幕上,屏幕都被蹭花了。
桃子猛地吸吸鼻子,用T恤把屏幕擦乾淨,控製住微微發顫的手指,輕輕打了一行字:
“謝謝鈺姐,新劇收視長虹,一定要加油哦!”
她心裡酸酸漲漲的,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桃子自嘲一笑,如果是媽媽在這,估計又該罵她嘴笨了吧。
工作之交的老板尚能慷慨解囊,血脈至親的家裡人卻自私地希望用孝敬父母來抹殺她的夢想。
有那麼一瞬間,桃子心裡充滿了對父母弟弟的怨恨。如果她家不是小縣城的,哪怕是個三四線城市的獨生女家庭,說不定父母都會傾其所有支持她出去闖蕩一番吧。
就在她快要被傷感、哀怨這些負麵情緒淹沒的時候,蘇韻的一條微信把她拽了出來:
“回家也不意味遠離夢想啊,你文案寫得好,修圖剪視頻樣樣能做,還有娛樂圈的工作經驗,做個自媒體娛樂號不是分分鐘?”
“說不定哪天你做成了娛樂領域大V,我還得找你做宣發呢?到時候記得給我友情價。”
不知為什麼,桃子腦海中就浮現出蘇韻那張無論何時都充滿自信的臉龐。
鈺姐雖然脾氣好,但畢竟是新人,在片場和後台受委屈的時候也不少,但是她幾乎從來沒見過鈺姐生氣或怨憤的樣子,仿佛她不會為那些無關緊要的人或事浪費一丁點兒情緒。
輕輕抹去眼淚,桃子望著車窗外飛馳的田野和連綿的丘陵,好像回家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蘇韻給桃子發這條微信的時候,她正在候機廳裡等待飛往美國試鏡。
桃子回家安頓下來之後,倒是給她發過幾條微信,蘇韻當時正在緊張試鏡,也沒有心情考慮助理的事,隻是簡單回複了幾句。
現在,美國這邊的片約也拿到了,國內的活計也不少,她也該考慮重新請一個助理了。
公司派來接蘇韻的人等在接機處,這姑娘是公司的商務組的,新助理要下周才能上崗,趙姐也不好把彆的藝人的助理調過來給蘇韻用,隻能問商務組暫時借了個人。
經過之前的鈴鐺和桃子,蘇韻算是看明白了一點:
招助理這事,不能全指望著公司。公司那麼多藝人,HR招人時肯定優先考慮“多快好省”——上崗快、人老實、價格便宜。
這樣的人不是說不好,而是太大眾化了,譬如鈴鐺和桃子,人確實不錯,可她們一旦個人生活有變,就要離職。
從員工的角度,離職是個人自由;可從雇主的角度,沒有延續性非常不利於工作開展。一旦換人,就要重新培訓重新磨合,而且也不能保證招來的每個人都認真可靠。
所以,這一次,蘇韻決定自己招聘一個私人助理——一個和她目標一致,能在這一行長期乾下去、不會輕易離職的人,重點培養。
一些重要、核心的私人事務都交給私人助理來做;公司派給她的助理,就負責一些外圍、散瑣碎的活計。大家各司其職,每個人的工作也不會太多。
蘇韻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她之前就覺得不錯,也觀察了很久的人。
蘇韻在前東家驊驪公司的助理小薇,也是拍攝《羽林郎》時她的跟組助理。
小薇是個聰明姑娘,在劇組時蘇韻就發現她機靈,不論是彆的藝人的助理,還是場記、燈光、攝像師傅,甚至是群演,都能打成一遍,看似大大咧咧,可不該說的話一句也不會說。
瘦瘦小小的南方姑娘,做起事來比男人還能吃苦,一個人推著三個大箱子一心二用接電話,眼觀六路防狗仔。
不僅如此,她心思細膩,有些藝人自己沒有想到的細節,她直接就能給處理得妥妥當當。
那時候,原身剛入行,公司給她拍寫真,當時帶原身的經紀人就是被蘇韻踢了的米婭姐。
這位米婭姐隻給攝影師包了個大紅包,化妝師打光師等人卻什麼都沒有。還是當時做原身助理的小薇自掏腰包,給兩位化妝老師各買了一瓶香水,打光師也遞了一包不便宜的煙。
後來,小薇硬著頭皮跟原身報銷,原身雖然傲氣,但也不是個小氣的,不會貪助理這點便宜,也就給她報了。
要蘇韻說,小薇比米婭姐會做人多了。那個米婭也就是仗著年齡跟資曆充大頭。
雖然蘇韻從老東家離開了,走的時候還跟米婭鬨得挺不愉快,但這不影響她跟小薇還保持著聯係。
不過,她也不想讓小薇夾在當中難做,所以幾乎不會在小薇的朋友圈留言點讚,有什麼事都是私聊。
前兩天,蘇韻刷朋友圈正好發現,小薇貌似是從驊驪娛樂離職了。她那顆資本家的心就開始蠢蠢欲動,哪個當老板的,能放過這麼好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