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鐵信與萬玄微一同來到了大邑郡,事實上,他一直在萬玄微從赤霞門返回路上,必然經過的遠易鎮等待,那裡是淺山宗通往七盟的門戶,江海經常經由那裡,前往遠方的落英門處理江楓盜寶所得的人族物事,故此,江楓對於這個名字,還是相當熟悉的。
遠易鎮,從自然條件上講,比大邑鎮要好的多,周圍少山多平原,有足夠發展的空間,但考慮到淺山宗脫離宗法製保護之後,七盟可能對淺山宗領土的覬覦,江楓故意留了一些經濟凋敝的地區,作為兩者的緩衝地帶,選擇距離七盟遠一些的東湖立郡,以避風芒。
萬玄微還未說話,江楓就從樸鐵信凝重的表情上,察覺出萬玄微帶來的結果並不樂觀。
他帶來了赤霞門門主曾寶賢的來信,江楓招待兩人安坐,開了火漆,仔細翻看。
信不長,隻有三頁,行文工整,並在最後用另一種筆跡署名,應是口述代筆之作。來信先是客套了一番,之後表示,赤霞門意圖對付淺山宗一事,實屬謠言,自己也是如墜霧中,不知道此中傷來自何處,雖然兩宗相距甚遠,但同為荒古一脈——妖族認為祖先乃荒古大帝,由此得來——自然應守望相助,請江掌門不要相信謠傳,免傷和氣。
提及七盟與天理門戰事,希望淺山宗能加入赤霞門陣營,並著重強調了,天理門的實力強大,必然是最終的勝者。考慮到淺山宗尚受宗法製保護,不便出兵,希望能幫忙收購一批物資給赤霞門急用,並給出來具體的名目。江楓翻到最後,一一查看,所列均是低階藥草和丹藥,少數種類淺山宗也有出產,但數量巨大,總價十枚三階,幾乎相當於淺山宗十年的總收入。信中額外強調,現在赤霞門因為戰事,拿不出來這麼多錢,希望一年後分三次付清,年利一成。
十枚三階?這個算什麼,訛詐,還是保護費?
以江楓對七盟的了解,赤霞門算是七盟的中遊勢力,比最大的妖宗金城派要弱,但比雁棲嶺要強得多。從收入規模上來看,一年二十枚三階是有的,這也是六代掌門沈愛龍在位時淺山宗的水平,那時凡俗有六萬餘眾,北部暝草山的礦脈還沒挖空,從七代掌門沈德君開始,淺山宗一路走下坡路至今,淪落到兩萬領民,年入一枚三階,還隻是虛數,未能進入大庫就已花完。
十枚三階,相當於赤霞門半年的收入,看起來不多,但對淺山宗,可就是獅子大開口了,對方不可能不知道。除非江楓把六代的大墓掘開,就像在黑水門探索宋湖宗大墓一樣,倘若如此,這個掌門之位,即使赤霞門不搞事,也無法坐的安穩了。
“曾寶賢還有什麼交代?”江楓將信遞給樸鐵信和萬玄微,“你們也都看看,幫我參謀參謀。”萬玄微既然能順利見到曾寶賢,或許還有麵授之言。
“曾寶賢希望能在寒山派與江掌門一敘,如果信中提及的采購合同順利的話,他希望能加深合作,與金城派一同談談,開辟一條從淺山宗遠易鎮起始,經由金城派北部,直達赤焰門輝耀城的商路。”
看起來曾寶賢並沒有瞞這個中人的意思,萬玄微草草看了幾眼,就把信放在一旁,說明信中意思大抵當麵也有所提及,“萬兄,這件事您有什麼建議?”
“建議說不上,雖然我常做中人,本不應該多說,但你是鐵信的兄弟,我就不客套了,這個條件你不能答應。”
“是因為靈石數量太大?”
“隻是原因之一,你們淺山宗的實力我多少有所耳聞,拿出這麼多資財,還是略有困難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淺山宗處在七盟域外,沒必要趟這場渾水。赤霞門現在和天理門聯手,暫時與其他五宗平分秋色,各有勝負,但緊鄰淺山宗的金城派沒有參戰,所以勝負還是未知之數。”
“況且,不論您支持哪方,得先考慮下,勝利了有什麼好處呢?割地,雁棲嶺那塊小地盤能滿足寒山派和赤霞門就不錯了,輪不到淺山宗,其他地方割給你,一塊飛地也毫無價值;賠款,戰事打到現在,誰都缺錢,哪有錢賠給你?”
“所以關鍵的問題在於沒好處?”
“沒錯,而且曾寶賢還說了什麼呢,希望打通經由金城派北部,到達輝耀城的道路,這句話您聽出什麼意思了沒?”
“金城派或許將與赤霞門、天理門結盟?”
“至少我也這樣認為,不過也可能是曾寶賢故意誤導,這事倘若是真的,淺山宗錦上添花無用,如是假的,雖屬雪中送炭,但勝了也無好處可拿,敗了則送出去的資財血本無歸。”
“看起來左右為難,的確隻有置身事外才是好選擇。”
“如今之計,我建議如果參與法會,那就雇傭一名地級修士隨行,確保你們的安全。或者乾脆不去赴會。在淺山宗境內,有宗法製保護,至少江掌門您是安全的,除非天理門親自動手。”
線索並不蕪雜,相反很簡單清晰,經由萬玄微分析,一切就更清明起來。赤霞門謀劃淺山宗一事,雖然經中人溝通,有了一點緩解的意思,但實際上並沒有徹底解決,而是把問題,拋回了淺山宗。
怎麼辦?
江楓揉了揉略有昏沉的頭,思索可能的解決點。
從各方的利益來看,赤焰門謀劃對付淺山宗,實際上自己得不到好處,因為兩者之間,隔著金城派和雁棲嶺,淺山宗被削弱——實際上已經很弱——對於寒山派和金城派來講,都有好處,但短時間內如果滅宗,對於金城派沒有好處,因為這樣他就要直麵更強大的力宗,缺少了緩衝地帶;但對寒山派來講,拿到南下的一塊土地,脫離苦寒山區,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們早已沒有了宗法製的保護,一直在禦風宗的羽翼下苟延殘喘,如今掌門拓跋圖晉升地級,謀求更長遠的發展,也屬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