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野心熊起(1 / 2)

上朝由專人引導入殿。他們在沒有被授官前,依然隻有進士的功名在身。

眾人按照一二三甲、各科名稱排列而立,整齊站在了大殿之外。

此時日頭高升,大殿內外金光燦燦,仿有威嚴之勢態。

然而穿堂冷風過,空氣裡有著春日獨有的寒素之氣,樓天寶的衣袍被吹起了一角,她攏了攏袖子。

趙雲德攥著拂塵出現在龍座旁,高聲喊“皇上駕到”,寧帝就在一眾小太監的帶領下,從旁入座。

所有人都是低著頭的,沒有人抬頭看他。

等寧帝入座,外殿鳴鞭,鴻臚寺官讚入班,而文官武官也站定了,樓天寶這麼些小進士也終於進了大殿裡。

今天的朝政之事會在授官之後進行,寧帝會在殿上看著授官。

人到齊了,秉禮的太監便提醒眾人進行跪拜。

殿上一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再有齊刷刷的衣料與地麵摩擦的聲響。

上方的寧帝道:“平身吧,今日事宜頗多,大家不要拘於禮節了。下麵立刻開始授官。”

北寧授官製度是非常靈活變通的,說得好聽一點就是寧帝想體察政體,撫恤人情,使得方方麵麵“俱得其平”;說得不好一聽一點,就是內閣與其他部門擬定好了官員名單,隻要寧帝不樂意,他就能行使反駁權。

樓天寶覺得這裡需要格外注意,因而多提醒了焦作與丁荃,讓他們和手底下的各個官員盯緊了,不要出差錯。

反饋過來的信息也表示寧帝沒有動作,是讚同擬定的名單的。

北寧官職中,一甲新過進士的官職會額外裁定,二甲之中,前五十名選為六部部屬,往後的二十名選作評博中行;三甲的前五十選作評博中行,後麵則為知州、選作推官或是知縣。

最小便是知縣了,三甲裡的官員一般不會在殿上給官,而是有人直接過去送烏紗帽,畢竟不是什麼大官,拿了帽子就能走馬上任。

最重要的三位:狀元、榜眼和探花,寧帝會親自做點評,並給官職。司禮監權力最大的太監——掌印太監在旁親自候著,等寧帝報完了,就給官服衣飾。【注1】

寧帝點評狀元與榜眼時,樓天寶認真聽著。

話語很中肯,他一定認真看過這兩人的卷子,還摸清了他倆的身份。

這兩位都是世家子弟,擁有相對豐富的科考經驗,年紀也不小了,早已成婚。

他們便是要做官的,而且肯定不會是太小的官職。

果不其然,這兩位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與翰林院編修的職位。

這是六品官與七品官,雖起點不高,但勝在距離寧帝近,爬升速度很快的。

掌印給過了官服,殿上又再次安靜了下來。

輪到樓天寶了。

樓天寶站在殿中,皺著眉看沉黑的地磚。

那地磚上有自己的倒影,站得筆直,隻有頭顱是往下的。

“胡天保,抬頭看朕。”寧帝在龍座上說。

樓天寶便抬頭看他。

寧帝還是老樣子,一臉微笑,年紀輕輕城府卻是很深的樣子。

他看了一會兒說:“你就是賢王世子的那個書童吧。你知道賢王會為謝允請最好的老師,所以才進入他家當書童的。對吧?”

樓天寶不能否認,寧帝說的是實話。

她便說:“皇上高明。”

寧帝看她認了,便說:“行,那朕就不和你繞了。你的試卷我看過了,寫的很好,我很喜歡你行策的思路。不過翰林院最近人滿為患,朕還是重新選了兩個官職給你,你看看自己想做哪一個。”

殿上小小嘩然。

滿朝文武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怎麼皇帝還能讓進士做選擇的?

寧帝和善地笑笑,示意旁邊的兩個小太監呈上兩套官服,呈到樓天寶麵前讓她看。

一套是全青鷺鷥彩繡的補服,這是六品官的官袍。

另一套是白鷳的補服,這是更高一層官員的官袍。

周圍人看到了衣服自然知道她是走運了,不由得羨慕起來。

樓天寶盯著那兩套衣服不做聲。

“你自己選吧。要做從五品禦馬司副司正,還是要做正六品經略安撫使。”

這兩個官職可比榜眼的位置還高,當下那進士隊伍裡便有不少人朝樓天寶頭去妒恨的目光。

不過,也有人看出了寧帝的想法,開始同情樓天寶。

樓天寶望著那兩套官服,內心已經完全清楚寧帝在想什麼了。

他,就是不要自己做股肱之臣!

禦馬司是管馬的,與宮內的禦馬監一起工作,主掌外事。

經略安撫使就是邊疆大臣,他這是要外派樓天寶,讓她出上京去。

寧帝果然不喜歡她……不,應該說是非常忌憚。

難道說她不該答得那麼好嗎?

樓天寶看了一會兒眼前的官服,無聲地歎了口氣。

她將手放在了六品經略安撫使的官服上,說:“微臣願領命前往邊疆。”

這下,不止寧帝挑了眉,殿上其他人也愕然了。

禦馬司司正是正五品,不僅官在上京城裡,還能掌握皇店馬匹和糧草,要是坐到這個位置,就可以撈油水了。

可這人偏偏挑了經略安撫使,那就不知道要被寧帝發配到哪裡去了……

寧帝說:“你想明白了?”

樓天寶堅定地說:“是的。隻是陛下,微臣在離京之前,還需一點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