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妞,以後叫我亮哥。”蔡亮興奮說道。
“好的,亮哥。”機器人說道:“您需要什麼幫助嗎?”
“去給我倒杯水來。”蔡亮期待說道。
“亮哥請稍等。”
看到機器人動起來,蔡亮露出笑容。在科幻電影中才有的畫麵,終於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對他這個機器迷來說,簡直是最讓人興奮的事。
“藍妞,擺個姿勢拍照。”
“好的,耶!”
行軍蟻公司首批機器人到貨,收到貨的人,紛紛在朋友圈炫機器人。隻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有的機器人,終於真實地走進人類的生活圈。
很多人都震撼於行軍蟻公司的智能技術。
經過一些人的測試,智能機器人的智能已經相當懵懂的孩子,隻要不斷稍微教導,它們就會改變自己的方式,朝著主人的習慣完善。
能買機器人的,非富即貴,也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對一些大人物來說,保姆不可能貼身跟隨,不過機器人作為私人物品,完全可以跟隨而不怕被看到隱私之類。
妖姬智能機器人,隨著首批機器人到貨,迅速大火。機器人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關於機器人倫理的爭論,卻前所未有的激烈。
著名的論壇上,就出現不少關於機器人傷害人類的爭論的帖子。
“萬一機器人殺人怎麼辦?1981年的島國和2015年的德意誌,都發生過類似機器人殺人事件。毫無疑問,行軍蟻公司的妖姬機器人,已具有初步自主意識,萬一殺人怎麼辦?責任算誰的?機器人自己、機器人的主人還是行軍蟻公司?”
“行軍蟻公司公布的機器人使用說明書中,有提到機器人四大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三、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三大定律是美國科幻家阿西莫夫在作品《我,機器人》中提出的。後來在《機器人與帝國》中補充了第零定律,即: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其他三條定律都是在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這四條定律,限製了機器人傷害人類的可能性。”
“回複2樓:如果機器人反叛,將人類限製在固定區域,給你提供食物當豬養,沒有殺你,也不算遇到危險不救你,這不違背機器人定律,機器人就控製人類了。”
“3樓想法錯誤,你說的例子,違背了第零定律,損害人類的整體利益。沒有第零定律的情況,第二定律可以讓你命令它們關機,停止服務,在不違背第一條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四大定律隻保護人類,如果機器人虐待動物,獵殺珍稀動物,怎麼算?”
“回複5樓:機器人從嚴格意義上講,也隻是一個先進點的科技工具。技術無罪,你控製著汽車撞死人,汽車沒錯,你才是主謀。法律判你的罪,不是判汽車的罪,因為汽車也隻是人類的工具。”
“機器人具有初步自主意識,在沒有命令的前提下,它們主動傷害其他動物呢?比如說打死老鼠,這也證明它們潛意識有殺戮的本質。”
“如果機器人自主理解四大定律,認為地球所有生物,都是人類競爭對手,潛在威脅,並將這些生物毀滅,沒有食物,人類毀滅,四大定律就出現悖論的漏洞。”
……
各大論壇,微博評論,新聞節目觀點等場合,都在瘋狂議論著機器人犯罪的事。
機器人出現,以前的擔心,必須提前討論。否則以後真出現這種事,糾紛與爭論,肯定隨之放大。這場關於機器人的爭論,空前巨大,新興科技出現,如何正確應用的問題,也成為眾人注意的事項。
越來越多的文章,出現擔憂機器危機的觀點。網絡上已有人公然反對機器人進入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