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就是數據中心,研究所所有的實驗資料,都會被放在這裡。萬院士的權限,可以在這裡調取資料查看。”
陳默帶著萬遠曦進入研究所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還是通體金屬感,極簡的未來科技風。除了24小時值守的機器人外,還有各種攝像頭和感應。
在厚厚的鋼化玻璃牆裡麵,是數據中心的主機,沒有陳默的授權,外人無法靠近主機。
實驗室的電腦連接著這裡的主機,需要拷貝資料,查看研究所最高級彆的技術資料,都要進入這個實驗室。而且進入這裡,不允許攜帶任何電子設備,技術資料的安全級彆,不比世界上任何研究所的安全級彆低。
“那我先調取一些資料看看。”
萬遠曦有些迫不及待,在陳默的提示下,開始查看陳默的研究的資料。哪怕是他,也僅僅隻有查看的權限,不能拷貝。
自從上次看到陳默的模擬實驗數據後,他就對這份資料念念不忘。
理論上能夠能實現受控核聚變能量輸出的技術,若成功,人類的能源曆史將為之改變。
雖然他們並不認為陳默短時間內能研發成功,但裡麵涉及到新的核聚變技術。
如今的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已經遇到瓶頸,陳默理論上的研究,可能是一個新的方向,即便陳默的理論不成功,有些地方說不定是他山之石。
將陳默的理論資料調出來後,萬遠曦就沉迷其中,目不轉睛看著理論的每一句話,每一道公式。
“這……這……”
萬遠曦越是看下去,神色就越凝重。
這裡麵有上萬次的模擬實驗資料,每一項模擬實驗的數據,比當初給他們的數據還要完整很多。現在他發現,陳默給他們的數據資料,完全隻是冰山一角。現在看到完整的理論,他被震撼到。
這套理論表明,在【星環】反應爐內,就能達到氚自持。
在聚變反應中,氚會出現滯留等問題,無法參與聚變反應,這導致反應堆中的氚數量越來越少,最後無法維持反應堆的穩態運行,讓聚變反應終止。所以,氚自持問題,一直是受控核聚變的瓶頸技術之一。
陳默的受控聚變理論,就解決了氚自持問題。
雖然隻是理論,沒有實踐,但不得不說,還真有這種可能性。
目前,工業上製備‘氚’是采用反應堆的中子,轟擊氟化鋰,碳酸鋰和鋰鎂合金等靶材生產氚,再用熱擴散法讓氚富集。
除人工製備氚外,還有自然界中的氚,自然界中的氚,是宇宙射線攜帶的高能中子轟擊氘核產生的。
輕核聚變的反應為:氘(2d)+氚(3t)——氦(he)+中子(n)+大量能量。
每一個氘氚聚變,都會產生一個14mev能量的中子n。
這份資料顯示,就是在極強磁場下,氘氚聚變反應產生的高能量中子n轟擊氘,從而產生氚,讓反應爐內氚循環成為可能。
由於一個聚變反應,隻產生一個中子,故而不用擔心出現不受控的鏈式反應,也不用想辦法控製中子的數量,這是核聚變技術比核裂變技術安全的原因之一。哪怕部分中子無法擊中氘原子,隻需要適時充入部分‘氚’便可以,氚的消耗量也會大大降低。
這個想法在研究中,他們研究人員也曾想過,但一直沒有技術解決。現在陳默的理論裡,【星環】就能解決這一問題的理論基礎。
如果可行,這意味著,受控核聚變的一個核心難題,已經被解決。
然而,萬遠曦接下來就感覺有點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