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為他並不需要那些論文來幫自己增加榮譽和研發經費,所以很少對外發表論文。
“要是想拿獎,我現在搭建的【星環】,裡麵的技術能包下未來五年內的諾獎。”陳默說道。
“你還真敢說。”趙敏苦笑無語,但陳默說的也是事實。
如果是彆人敢說出這種話,趙敏肯定以為他是吃錯藥,但出自陳默的嘴,她也無法反駁。
趙敏知道的【星環】裡麵的技術,就要常溫超導材料和偏濾器的液態金屬,這些都是諾貝爾獎級彆的技術。還有很多突破性的技術她也不知道,陳默說包攬未來五年的諾貝爾獎,還真有那個可能。
似乎諾貝爾獎對陳默而言,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還有一件事,濱海大學發來邀請,希望邀請你回學校講座,給你的師弟師妹做一個榜樣。”
“這樣嗎?”沉默思索過後,點頭答應:“可以,回去一趟吧。這個星期六下午,我找半天時間出來。”
“好,那你忙吧。”
陳默結束和趙敏的全息視頻通話,前往星環實驗室。現在他做夢都想【星環】搭建成功,可以讓他早日進行做受控輕核聚變的研究。
剛到星環實驗室,團隊內的人,以及萬遠曦都紛紛道賀,眾人神色中都是敬佩與羨慕。
陳默獲得一個象征最高技術的諾貝爾獎,還是分量最重的物理領域。陳默比他們的年齡都小,卻已經摘下他們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觸及的成就。
本來他們都是博士後,在其他同齡人麵前,他們都是天才人物,現在他們發現,對陳默而言,他們都是普通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是和傳奇同一個時代的幸運,也是和傳奇同一個時代的悲哀。
“謝謝各位,得獎的事先放一放。這段時間大家努力一下,爭取早日將【星環】搭建成功,這才是重中之重。”陳默看著眼前的半成品【星環】裝置說道。
“好。”
聽到陳默的話,所有人多打起精神。
眼前這個【星環】才是重中之重,諾獎隻是公布得獎的人名而已,距離陳默站上那個領獎台,還有兩個月。
這兩個月,足夠做很多事。
“接下來是偏濾器的安裝,按照全息演示的步驟安裝,這個很關鍵,大家安裝的時候,要特彆注意。”
研究人員再次沉浸在搭建【星環】的工作中。
“陳院士,那個‘星柱’裡麵的導體材料,真的不能給看看嗎?”萬遠曦厚著老臉湊到陳默身邊。
“暫時不能。”陳默搖頭。
“說說也行,它有什麼特殊性質和功能?”萬遠曦搓著手,一副渴望的模樣。
他是搭建工程的負責人之一,陳默連他都保持神秘,讓他不好奇得不行。為了看看那些材料的特殊,他將老臉豁出去了。
反正今日華夏很多強大的科技技術,都是先輩老師厚著臉皮開創出來的,他自然也學到厚臉皮的技巧。
“現在可沒到公布答案的時候,彆著急,很快會知道的。”陳默毫不在意萬遠曦的好奇:“理論消化得怎樣?”
“還行,高溫等離子體研究也有幾十年的經驗,這理論和原來的有異曲同工之妙,收獲不小,要找機會總結實踐。”萬遠曦說道。
“那就好。”陳默說道。
核聚變專業的人才他暫時沒有,因為技術很重要,外人接觸越少越好,所以以後維護,還有靠萬遠曦等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