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蟻航天中心公布登月計劃和月球開發計劃後,全球媒體和網友,已經炸鍋。
這次登陸的是月背,如果成功,人類將是首次踏上那個億萬年背對著地球的神秘地帶。
月球背麵的研究價值,遠遠比正麵要大得多。
“華夏現在在登月,我們的那些政客,現在在為大選投入無數的選舉基金,相互攻擊抹黑,說一些實現不了的政策大話,選舉成功後,捐款多的人,就能獲得權力和利益傾斜,哪怕不懂管理國家,也能提名當大官,這就是我們被華夏追上來的原因。”
消息一出來,一些人已經開始抱怨。
新聞發布第二天,《財富》針對行軍蟻集團發布研究報告,若月球基地計劃和資源開發計劃成功,行軍蟻集團,將坐擁無限的資源,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陳默個人財富,不可估量。
真正的富可敵國。
一家公司,一個人,超越大部分的經濟體。
這是前無古人的成就。
哪怕是全球最頂級的價值評估公司,現在都無法統計陳默的個人身家,他已經超出統計範圍,放上去排名已經沒有意義。
受控核聚變技術的風波剛剛落下不久,但受控核聚變技術的最後一個小難題,就是燃料問題。
雖說轟擊鋰原子可以製備氘氚燃料,但成本太高,產量有限,而且價格很貴。
此次新聞,最受外界關注的,就是資源開發這一項。
月球資源開發,最有價值的,就是豐富的氦-3資源,對掌控受控核聚變技術,成功開發星環的行軍蟻集團而言,那是無儘的財富。
行軍蟻集團準備開發月球的氦-3資源,這無疑是告訴世界,行軍蟻集團將解決受控核聚變技術最後一個難題。
未來受控核聚變能源,將成為人類最完美的能源。
華夏已經成功開發受控核聚變技術的全套技術,其他國家,現在受控核聚變技術成功淨能量輸出的消息都沒有,更彆說受控核聚變技術。
打戰硬搶?
華夏擁有的戰爭機器人部隊,能將地麵上有生力量從頭到尾屠殺一遍,論戰略力量,不輸於任何一個國家。
她已經具備真正強大的實力,隻是一如既往保持中庸之道而已。
現在沒人敢真正招惹那條龍,外界隻能眼巴巴看著華夏發展。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氘-氚受控聚變實驗中心。
麥克·庫尼奧思索著眼前的數據,愁眉不展。
這是z機(z mae)裝置開啟氘氚核聚變實驗得到的數據,實驗數據發現,在氘氚比例達到1:1時,新混合材料產生的能量是現有最大能量的500倍,他們似乎找到最佳的燃料關係。
不過受控核聚變技術的問題不少。
他們做了五年實驗,持續不斷給裝置添加氚,才讓比例達到1:1,拿到現在的實驗數據。
z機的磁場能約束反應中出現的阿爾法粒子,並沿著場線將他們捕獲,從而彙集更多的能量來維持聚變。
但氚分子的體積太小,容易滲透到設備的任何部位中,對核聚變設施控製以及輻射防護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長時間持續加注燃料。
最重要的是,現有的裝置,反應的條件不夠,氘氚分子的聚變反應碰撞不足,無法維持長時間的聚變反應。
超導和聚變裝置的材料,是受控核聚變技術突破的關鍵,若超導材料和偏濾器材料有突破,他們具備更好的實驗條件,那氘氚聚變反應碰撞和等離子體形態問題,可以慢慢在實驗中逐步改進。
然而,材料突破談何容易?
幾年前,華夏受控核聚變技術宣布成功淨能量輸出後,震驚世界。
全球的高溫等離子體物理學家,都被華夏的成功震撼。
然而,這期間,華夏的受控核聚變技術團隊,包括主導星環研究的總工程師兼總設計師陳默,都沒有對外發表任何關於受控核聚變技術的論文和理論。
全球受控核聚變技術,現在隻有華夏掌握並真正投入應用。
他們國家組織了頂尖的核物理學家和高溫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投入不少錢來研究,幾年過去,無論是材料上,還是等離子體形狀上,進展還是不大。
如今華夏大規模修建受控核聚變發電站,行軍蟻集團宣布登陸月球開發氦-3資源,他們還是沒有進展。
現在他們國家的受控核聚變團隊,還有加入七國集團共同研發核聚變技術的團隊,都有些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