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第 239 章(2 / 2)

“是。”但表麵上的敷衍還是要有的,他這時候若說不好,倒不怕父親怎麼處置他,隻怕父親覺得他對阿寅撂不開手,對阿寅的印象不好。

王大人聽他願意答應,雖然不知道他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但卻稍稍鬆了口氣。他肯這麼答應,不管怎麼說,也能證明他沒有那樣在意周寅,至少沒有到表麵樣子都不願意做的地步。

這讓王大人沒有那麼生氣。

王雎的傷勢在一日日好轉,在身體的疼痛到了能夠忍受的程度後他開始與王栩爭權。

王雎的優勢在於名正言順,而王栩的優勢則在於掌管王家多年。

對於二人爭權之事王大人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沒有強勢地插入其中給王雎做主。他這麼做不為彆的,既有將王栩當作磨刀石的意思,也有看看王雎的能耐究竟到哪一步的意思。

事實上哪怕到了此時此刻,哪怕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宣布了王家日後由王雎掌權,但他自己心中仍然是不確定的。

相比於整個大雍的局勢紛呈,王家的這點爭奪不過是小打小鬨。

大雍流年不利,各地災難四起。即使朝廷遣人救災,也隻能起到微弱的補救作用。破壞已經造成,人力能及的也隻有儘量彌補損失,至於要災後重建到與未發生災難前一樣的條件,未免是在癡人說夢。

災難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一旦進入災年,王朝動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皇上還算是一名正常皇上,對於災禍已經竭力救治。隻是整個大雍作為上國,運行十分複雜,天聽層層傳下,到最底層時被履行到原本的三成就已經是不錯了。

貪墨、怠工、借機作亂者等等頻出,四下還是有零星的起義軍出現,皇上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這是內憂。

外患便是戎狄不安,試圖進犯。崔驁從軍,打的就是他們。

天災並不隻是光臨大雍,而是平等又殘忍地加諸在每個國家上,無一幸免。而自己國家出現災難當前國情又難以應付時,將矛盾對外,即侵略他國來彌補自己國家的損失就成了一種手段。

戎狄大肆進犯,騷擾邊城,劫掠百姓。大雍軍隊雖然師出有名,但打仗必然要有傷亡,沒有人是向往戰爭的。

相比於平民百姓,戰爭給貴族們帶來的影響則要小上許多,他們一樣的飲酒作樂,也有疼惜百姓的願意縮減開支,但終究是少數。

太子為災民籌款之事一出,雖在上層間引起了一定的震蕩,但一切很快恢複秩序,人們變得平靜。

上層者之間或許有矛盾齟齬,但在涉及利益時一致對外整齊得可怕。

太子要動他們的利益,太子便是那個“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