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其實是個好模式,線上交易,線下服務。
但是,不幸的是,何槐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來源於多一撮兒的包工頭。
她實在是無所事事,錢少了,曬太陽都不開心,所以上網找了這個。
對方提的那個模式………
咳咳咳。
此刻,何槐正對著電腦給出的鏈接,琢磨著這個新的賺錢方式。
聽起來……挺誘人的啊!
這個平台掛的是P2P的皮,消費模式是這樣的——比如,在甲那裡買了五千元的東西,隻需要多付出五千元的百分之十五,那麼,東西到貨後,這五千元會以每天一百元左右的額度,慢慢返還給顧客。
粗粗一聽,嗨呀挺有意思啊,那不是東西不花錢嗎?
何槐滿心激動。
但是最後,她還是沒買——因為這個平台賣的東西,大多都不怎麼出名,也沒有高清展示,跟淘寶差遠了——
一看就沒有食欲的東西大槐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花錢的!
對,何槐就是這麼堅定。
但是,她谘詢了好多問題最後卻不花錢,對方於是問道:“親是對我們的運營模式不滿意嗎?您是不是想直接賺錢不買東西?沒關係啊,我們還有另一個平台。”
╭(╯^╰)╮哼,騙子。
何槐心道。
兩分鐘後,她點開了鏈接。
平台跳轉過去,何槐打開一看——好家夥兒,這不就是那個多一撮兒的包工頭說的嗎?
投資三千元,一個月分三次,淨利潤兩千一百元。投資一萬元,一個月分三次,每個月淨利潤六千四百元。
簡單,並且賺錢省勁兒——雖然比不上她搬磚,但是私下掙點飯錢還是可以的。
包工頭這麼有錢都搞這個,那她……
激動的搓手手。
………
對方是這麼解釋的:“親,沒聽過這種模式嗎?”
“那您一定很年輕。”
客服是個中年男人,聲音醇厚又特彆讓人信任。
“在我們平台創始人生活的上世紀**十年代,大家生活都是很辛苦的,也沒什麼錢,自行車都是大件。”
“這個時候,甲想買一輛自行車,錢不夠怎麼辦呢?”
他循循說道。
“他們那個時候有個公會,公會的大家就會集資湊錢,幫他買下這輛自行車。”
“但是同理,當他們中的某人需要買自行車的時候,甲也是要出一份力的。”
“所以啊,咱們平台的運營模式,就是讓資金在不斷的集合流通過程中,替大家賺下一輛又一輛自行車的錢。”
那邊的語氣很是客氣,還相當官方:“這樣說您能明白嗎?”
何槐:……
明白是明白了,但是怎麼聽起來……怪怪的呢?
但是對方說的好像又很有道理,她一時半會兒沒能捋清楚。
但是……既然那個多一撮兒包工頭那麼多錢都敢乾,那應該也是可以的!
何槐心動了。
…………
她也不是那麼傻,第一次沒敢投資太多,就三千塊。
哦,還有激活費六百元。
一個星期的周期後,她按照網站給出的單子,分彆給不同的三個人,各自轉賬過去700/8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