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頂頭上司在這裡,班主任分明是急了,此刻話筒也不拿,就直接說道“可他們在班裡拿水果換零食,一顆小小的藍莓就能換一包零食,這種交易難道公平嗎?價位都不對等。”
“班主任。”
院長奶奶的臉色突然嚴肅了起來“拿金錢價值,來衡量孩子們之間的物品交換,這是不對的。”
“我記得以前的課本上,有一篇課文《羚羊木雕》,大約是一二十年前的課本,您肯定教過,台下的家長們估計有很多人也學過——”
“在《羚羊木雕》裡,兩個小小的孩子交換禮物,結果被父母一再用金錢來確定木雕的珍貴,竭力要求孩子違背他們的承諾,將原本拿來許諾友誼的信物重新拿回來。”
班主任教了很多年的書了,自然也知道以前的課本有這個,此刻不由冷汗涔涔。
再偷眼看看門邊的教導主任和校長……兩人麵無表情,一動不動。
“孩子們的做法固然有失穩妥,但是他們的赤誠之心誰也不能指責——您身為老師,為什麼會覺得孩子們之間的交換是不對等的?就因為零食看起來更貴,而水果廉價嗎?”
“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要學習這種價值觀嗎?”
院長奶奶質問道。
家長們原本沒有多想,此刻再一琢磨——孩子還小,懂什麼值得不值得?他們小時候,一個啤酒瓶蓋還珍藏著,除非鐵哥們否則不給呢!
啤酒瓶蓋值錢嗎?
友誼值錢嗎?
……
院長奶奶見沒人說話,又掏出一張單子,上頭是一張打印出來的水果價位表——班主任已經眉心直跳了,還要什麼單子?就這不就夠了嗎?
單子和賬本一起打開“從今年的415號開始,郊外的一個私人山莊百花山莊,每天都在給我們孤兒院送水果。”
“我不知道他們的水果價格——社會上總有這樣的熱心人士,匿名捐款或者捐衣物。據我所知,班裡的小朋友還曾經給我們孤兒院捐過衣服。”
謝媽媽的臉紅了——謝曼曼那種“捐”,簡直更像是羞辱,虧的兩個孩子不計較,院長奶奶也這麼大度。
院長奶奶今天的表現讓謝媽媽知道,對方人情練達,胸懷豁然,肯定也是知道謝曼曼的意思的。
她窘迫的不行。
……
所幸院長奶奶並沒有多說這件事,隻是接著道“水果每天都有30盒,其中有三盒獎勵給學習最好的三位小朋友,剩下的整個院裡平分。”
她把賬本展開,上頭確實是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有水果的記錄。
“昨晚聽了孩子們的話,我連夜打電話過去,假裝陌生人,問了他們的水果價格——藍莓,280斤。”
底下傳來一陣驚呼——280斤?這是什麼藍莓?
隻有謝媽媽想起早上那顆藍莓的味道,不由有點流口水——她記下了這個名字百花山莊。
“他們那裡的水果確實不一般,一斤藍莓,也就是一兩百個大果子——平均一顆一兩塊錢,拿來換的是什麼?辣條,牛奶糖,棒棒糖,巧克力,餅乾……”
家長們突然笑了起來——果然零食才是真愛。
“這些零食都是些孩子們愛吃,但是孤兒院不會買的小零食,因為沒必要,所以孤兒院不會花這個錢。而何含何章在班裡換夠一書包,就帶回去大家一起吃。”
院長奶奶突然轉過頭看,認真又嚴厲的看著班主任“老師,如果這是您強調的金錢價值,那麼您算一算,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市儈?是不是唯利是圖?這種交換值不值得!”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