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購宅院(1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5258 字 11個月前

牛膝村,章家。

剛剛過午,章致拙一家便已到了院門口,安哥兒老遠開始喊爹娘。祖母高氏笑著,拄著拐杖,連聲招呼著快進來。

一眾小輩向祖母行禮問好,高氏笑彎了眼,臉頰上的皺紋都深了許多。大伯母錢氏並兩個新嫂子已在灶王間忙碌了,準備今晚的宴席。

早在縣試放案後,章則淮便已打發人來牛膝村給章家報喜。眾人皆大喜,高氏更是直念阿彌陀佛,想著今年得多貢一些香火。章則河同族裡人商量了一宿,拍板要在家中好好辦個席麵慶賀慶賀,好讓大夥知道章家如今又有複興的希望了。

章則河給弟弟去信,讓他十日後帶家人來村裡熱鬨熱鬨。這不,今兒章則淮一家便來了。

章則河家已擴大了不少,原先的泥牆土瓦重新翻修了,又在屋旁另起了兩個院子,寬敞大方,青磚黛瓦,整齊氣派極了。兩個大兒子去年剛剛成了親,媳婦是鄰村的姑娘。成親後便搬進了各自的院子,雖還未分家,但院門一關,也同分家差不離了,隻吃飯還在一處。

距離遠了,矛盾卻少了許多。

沈氏也來到灶王間,頗為不好意思道:“大嫂這樣辛苦籌備席麵,倒顯得我無所事事了。”

錢氏爽朗地一笑道:“這有啥,還有我的兩個好兒媳一同幫忙呢。再說,平日裡安哥兒給弟妹你添了多少麻煩,我還每日害怕你來找我告狀呢。”

錢氏誇張的話語惹得沈氏大笑,忙推脫寒暄了會,久未相見的些許尷尬散去,氛圍融洽起來。

兩位侄媳同沈氏問了好,又各自忙去了。沈氏坐到灶眼前,往裡添了一根木柴,柴火燒出劈裡啪啦的響聲。妯娌倆又說了會話,多是繞著子女間,一個說拙哥兒將來前途必定光明,一個說安哥兒也聰穎好學。

想到這,錢氏便不得不信命。她打小便在牛膝村長大,小時同章則河也認識,後來長大了,娘親說章家不錯,她便嫁了章則河。當時村裡人都誇她爹娘有遠見,這門親事結的好,之後也確實不錯,婚後她立刻生了倆胖小子,把婆婆樂得塞了個銀鐲子給她。小叔章則淮年紀也漸漸

大了,卻一個人跑去京城當了夥計,公爹原想送他去讀書的。

後來,小叔自個兒爭氣,賃了鋪子自己做買賣。婆婆高氏見他已能養家糊口,便給他相看了隔壁村的一個姑娘。誰知,小叔一回家便告知公婆,他已心有所屬,是左僉都禦史家剛放出府的大丫鬟,請父親前去提親。

被主人賞了體麵放出來的丫鬟,生生便低了一等,更何況年紀還比自家小子大了兩歲,隻相貌好看些,哪比得上高氏那千辛萬苦相看的農家姑娘。

婆婆氣急,直到她這妯娌進門也沒好臉色。幸好,小叔一家平日住在京城,倒沒起甚摩擦。時日久了,沈氏又生了女兒,婆婆也就慢慢放下了偏見,婆媳倆終於和睦相處。

分家後,小叔家日子過得愈發好了,拙哥兒又去讀書,紅紅火火的。在這僻靜的小鄉村終究抵不過繁華的京城,後來安哥兒也送去了京城,人也懂事很多。

錢氏斂了雜念,輕不可聞地歎了一口氣,利索地炒起春筍。旁人的日子是旁人的,過好自己的才是正道。

天色有些暗下,月亮掉進煙囪,古樸的村莊在新發的小芽裡漸漸安眠。章家在院子裡擺了六張大圓桌,章家族長和章則淮在招呼鄉親們快入席吃飯。

來的村人也都不空手,一把嫩韭,幾個雞蛋,並一小壺濁酒,說著恭喜恭喜,來蹭蹭才氣。灶王間裡熱火朝天,一碗碗剛出灶的菜次第端上桌。一旁在蒸的白米飯壓的實實的,冒著穀類特有的香氣。

章致拙盛了一大碗米飯,舀了一勺紅燒肉湯汁澆在熱騰騰的飯上,又夾了幾著蔬茹,也不管旁人,蒙頭大吃。

章家兄弟倆搬出一缸去年自家釀的米酒,酒色渾濁,入口有些辣,拿著枯黃葫蘆瓢給鄉親們一人一碗滿上。

大人們倒了一海碗的酒,興致勃勃地互相敬酒,喝得臉通紅。章致拙恍惚間聽見有人喊他,抬頭一看,堂大爺端著一碗酒笑眯眯地看著他。

“拙哥兒,你堂大爺向你敬酒呢。”有村人大聲喊,周遭響起一陣哈哈大笑。

章致拙沒法子,隻得在眾人起哄下,端起一旁一口青花小碗,倒了些許酒,說道:“堂大爺,您是長輩,且諒我年紀小,隻能喝一口吧。

堂大爺倒也不為難,硬要章致拙喝完一碗。他頭一仰,喉嚨幾個咕嚕,將碗向眾人一亮,已喝完一整碗酒。

“好,大爺好酒量!”一片叫好聲、鼓掌聲。章致拙也喝了一小口,嘶,辣得他齜牙咧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