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打麻將(1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5369 字 11個月前

錢氏一大早便坐著驢車大老遠從牛膝村趕到京城。來到章家宅院,院子裡已有許多人挑著水桶準備汲水。

沈氏見錢氏到了,急忙迎上前,笑道:“嫂子怎來得如此早,日後等日頭旺些再來也不遲。”

錢氏將身下背著的竹篾背簍放下,回道:“唉,我這人性子急。早早起了,便坐不住,乾脆送些瓜果來。”

沈氏見她背了老重的簍子,仔細一瞧,原是些自家種的新鮮菜蔬。沈氏想抬起那背簍,用儘全身力氣也隻抬起了一寸高。

沈氏脫力,敲了敲自個兒的腰道:“難為嫂子背了這麼重的蔬茹大老遠送來,如今咱們家都靠大哥大嫂才有這麼可人的菜吃。”

沈氏喚來仆從,將這筐子菜搬到灶王間去。妯娌二人親密地手挽著手往堂屋走去。

錢氏喝了口熱茶,又隨意撿起一枚點心道:“如今也沒甚新鮮玩意兒,數來數去也就瓠瓜、薞白、蓬篙、豆子、再來幾根筍子,幾塊嫩薑罷了。”

沈氏嗔怪地回道:“嫂子若這樣說,那咱們可真是沒好日子過,您這樣都算沒甚好吃,我吃的也不過豬食罷了。”

錢氏哈哈一笑,又道:“堂伯父去歲包了咱們村裡的水塘,埋了好幾節種藕,過上幾年,這粉藕可管夠。朝廷還有官員來村裡,送了一小筐魚苗,說是可在水池裡養魚,反正是白得的魚苗,堂伯父也都播下去了。”

“也難為堂伯父年紀這麼大了還樂的折騰。”沈氏慢悠悠地剝著花生,“日後想吃魚了倒簡單,去堂伯父那兒買一尾也方便。”

錢氏點點頭道:“聽聞舶來的有味香料來做魚味道極佳,紅紅的一個小果子,隨意切碎放進油裡這麼一小炒,那滋味辣的,又過癮又辣舌。”

沈氏叫她這麼一說,倒饞了嘴,道:“琳姐兒她親家鋪子裡倒有的賣,哪日也去秤個些許嘗嘗嘴。”

“說道琳姐兒,不知婚期訂在何日?”錢氏關心道。

“訂親也兩年了,與親家商議,大致在年間,具體的還得找先生再算算。”沈氏提起這事高興又有些惆悵,“到時拙哥兒也回來。”

錢氏笑彎了眼道:“琳姐

兒都快出嫁了,拙哥兒也大了,可有看好的人家?”

說起這事兒,沈氏愁道:“還未呢,拙哥兒今歲已十五了,得抓緊相看了,這給兒子挑媳婦還真是件辛苦事兒。我跟拙哥兒也說過一嘴,那臭小子直說他年紀還小,還要過兩年。”

“這孩子的話聽聽就罷了,拙哥兒還未開竅,咱們做娘的可得提前好好相看,日後年紀大了也不好說。”

“誰說不是呢,嫂子。拙哥兒這上不成、下不就的,好人家的姑娘看不上咱們家,可若同是商賈之家,又覺著吃了虧。”沈氏在自家人麵前說的很是直白,畢竟拙哥兒小小年紀便中了秀才,日後考個同進士也不是問題。

錢氏理解地點了點頭,每個母親都想給自己家孩子挑最好的,沈氏不願隻同商人家的姑娘結親也是情理之中。侄子的親事她也不好多插手,隻能換了話鋒,道:“玉娘可還記得咱們隔壁那張家?”

沈氏自是記得,那家子都是不著調的,逼得大女兒連夜卷了行李逃走。

錢氏接著說:“他們家的兩個兒子前幾日剛成了親。”沈氏奇道:“還有人家願意將自個兒女兒嫁給張家?這可是入了虎口。”

“是說,大兒子說了村裡的三妞。三妞她娘病了,沒銀子請大夫,三妞把自個兒賣給張家,得了五兩銀給她娘看病。”

沈氏有些不忍聽,她自己便是從小被賣,所幸主家好說話,才過上如今的好日子。聽見彆的小姑娘年紀輕輕自賣,總是不忍落。

“張家小兒子也是買的媳婦,他娘出去一趟便牽回來個小姑娘,不會說話是個啞巴。”

沈氏搖了搖頭,又喝了口茶水潤潤嗓,道:“這世道總有可憐人,咱們已活得很滋潤了。”

錢氏很是讚同,自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看見人家淒淒慘慘還是會心生憐憫,同個村的也都幫扶一把。

“不知招娣去了哪兒,她從張家逃走時已十六了,可彆落入那不乾淨的地兒了。”錢氏想起張家的那個大女兒。

沈氏回道:“難,她是自個兒逃的,既沒路引又沒盤纏,能跑去哪兒,她家裡人也不去官府報案。這麼嬌滴滴的女孩兒,恐是凶多吉少了。”

二人又閒話了些許,日頭已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