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村(1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5815 字 11個月前

時光轉瞬,一年倏忽而過,已是臘月裡。

章家點心鋪賣完了最後一批點心果子,活計們打掃了鋪麵,又把外頭的青幟收下卷起,掛上了回家過年,初十再開的木牌告示。

外頭街上的鋪麵大多也都歇業關門了,隻留下一些熱鬨過後的鞭炮紙屑,以及京城的初雪。

章家一家四口人,也打算鎖了宅院回牛膝村小住兩三日。仆從提前套了兩輛馬車,兩輛驢車,以供主人家和丫鬟小廝使。

臨行前幾日,阿絕清點了要帶的家夥什,換洗衣物,吃食點心,書籍紙幣,各式家用物件,又喚仆從新套了輛車才夠用。

薑幼筠雙手揣在繡著纏枝蓮的兔毛手籠裡,渾身透著暖意的貴氣。

今年是薑幼筠嫁進章家的第一個年關,便不可避免地要回村裡老家祭拜過年。

往年還沒察覺,今日一瞧,這要用的東西裝了滿滿一車,便是到了章則河家,怕也有些尷尬。

章則淮不知該不該要與兒媳說幾句,把東西撤去一些,也免得大哥家多想。

沈氏一看這場麵,便知道出了問題,隻能開口對薑幼筠道:“筠姐兒,拙哥兒的東西是否帶的有些多,我知你們小兩口恩愛,可這村裡不比京城,怕是有些擁擠。”

薑幼筠聽出婆婆的弦外之意,明白沈氏是不好直接說她帶的東西太多了,拿拙哥兒來遮掩。

如此,薑幼筠也不是無理取鬨之人,這是她考慮不周全了。

“娘說的是,這帶的東西是多了些,是兒媳鋪張了,這便撇去些不必要的,咱們輕裝簡行,路上也方便些。”薑幼筠說著,邊衝阿絕使了個眼色。

阿絕會意,默默退下重新安排家夥什。

章則淮也有些無奈,兒子兒媳間家世差距過大,有時還真有些避不過的尷尬場麵。

也罷,幸好兒媳通情達理,這回讓了一步,沒傷了一家人和氣。日後得想想法子,解決這個問題,沒道理次次都讓兒媳屈就,這天長地久下來,情分就淡了。

正這樣想著,章致拙方從書房出來,身後小廝捧了好幾匣子的書、畫卷。

章致拙一到堂屋便感覺氣氛有些微妙,三人沉默不語地坐著,好似隔了個無形的結界。

“咋回事?怎都不說話?”章致拙也不磨嘰,反正都是一家人,開口就問。

“商量回你大伯家拜訪的事兒呢。”章則淮回道。

章致拙又轉頭看了一眼薑幼筠,隻見她垂了眉眼,安安靜靜坐在椅子裡喝著茶。

章致拙悟了,找了個位子坐下,又打發小廝把整出來預備帶走的書籍、畫卷重新放回書房。

“前幾日安哥兒與我來信,隻說他這幾年做學問開了竅,打算過幾年便下場去試試。大伯他們在京城也都租賃了房子,方便安哥兒讀書使。”

“再過個兩三年,等安哥兒年紀再大些,便能把大伯一家接到京城住了,祖母也一同過來。等那時咱們兩家走動就方便許多了。”

“今年時間倉促,咱們便先去村裡。也不為彆的,就是親戚間走動走動。等明年咱們把祖母、大伯一家接來城裡一起過年,也在京城熱鬨熱鬨。”

章致拙一席話說得眾人又眉開眼笑起來,氣氛總算熱絡了。

在家庭事務中一昧要求某一方忍讓退避是不可行的。便是因為家庭羈絆、親人感情而一時共謀表麵繁華和諧,也會因一件小事而鬨矛盾,留下更深的裂痕。

章致拙這番話,既沒要求薑幼筠舍下自己平日裡的吃穿習慣,也顧著了章則淮對家裡人的牽掛,又有了日後的解決措施,乾淨利落,比一昧和稀泥要好上不少。

過了幾日,章家一行人終於出發了。章致拙和薑幼筠坐一輛車,章則淮夫婦一輛。

這次薑幼筠隻帶了阿絕一個丫鬟,剩下三個一等丫鬟都留在宅子裡了;亂七八糟的物什也都少帶了,香篋裡隻留了一些必要用的衣物。

章致拙坐在馬車上,掀起幔子往外頭瞅了兩眼,今早又開始紛紛揚揚下起了小雪,路麵上積了一層薄薄的白霜。

馬蹄聲噠噠,留下一串腳印,隨後跟著兩道淺淺的車轍。

薑幼筠有些困乏,大早起床,人還有些不清省,眯著眼打著哈欠。

章致拙拿了個繡著喜上枝頭的半舊靠枕,小心地墊在薑幼筠頸側,免得不小心撞到板壁了。

薑幼筠微闔的雙眼睜開,拿下章致拙手中的靠枕,把頭倚靠在他的肩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