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會稽(1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5867 字 11個月前

章致拙皺了皺眉,心想著:怕是出了紕漏,會稽在杭州邊上,也算個富饒的地兒,若說是有人故意使壞,也不能這麼說。從翰林院外放,能當知州也是合情合理,而且江南也是富饒之地。

得了消息,章致拙便去了薑府尋師傅商議。

“怕還是之前替顧彥汝求情那事礙了你的路,為師問了吏部的同僚,這也不是壞事,外放回來於仕途有益。”薑康璞一點不慌,老神在在地坐著。

“能外放自然是不錯的,而且會稽也是山靈水秀之地,便是弟子想謀外放,如今這結果也是很不錯了。”章致拙想著,既來之則安之,工部那差事黃了也罷。

“你能如此想就好,在官場,切莫在意這一時得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薑康璞說著,“人生長著呢,更何況你還年輕,隻要你好好做事,往上升的路寬闊,任你走。”

章致拙恭敬地點頭稱是,知道師傅是怕他走了歪路,又心有不甘,眼高於頂,這才諄諄教誨於他。

話說完,章致拙便回了章府。既然吏部已下了任命,他便要開始準備往江南上任了。

一般為了照顧外省的官員,外放之前會給兩個月的假期供其回老家探親。不過章致拙本就是京城人氏,也省了這功夫,時間便寬裕許多,隻管鬆鬆地來便罷。

章則淮夫婦也知道了兒子將要到越州會稽當知州,他們不懂朝廷裡的事兒,也覺得是個好差事。

“拙哥兒,你當了一地的父母官,可要勤政為民,不可魚肉百姓,要為老百姓謀福祉,做實事。”章則淮語重心長地告誡。

“這是自然,兒子定當做個好官。”章致拙毫不猶豫,就像牛群和馮鞏相聲裡說的那樣,“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我和你娘商量了,她身子不好,便不與你一同去南方了。我們在京城裡守著,等你三年六年,也不礙事。”章則淮接著說道。

“爹娘,還是與我們一道走吧,路上都有大夫,順著大運河一路走,也不費事,還能看看南邊的景兒。”薑幼筠也在一旁勸道。

沈氏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我年紀也大了,出去看看也沒意思。更何況我本就吃不下東西,到了船上,暈著暈著,可得受好些苦頭。”

章致拙夫妻二人對視一眼,有些躊躇為難。

“唉,你們小兩口隻自己去便罷,咱們老人家的事情少管。沒得煩人。”章則淮有些不耐煩,笑著翻了個白眼,揮手叫他們走。

沒法子,章致拙二人隻得回了淥水樓。

“咱們這一去至少得要三年,到時候還得看朝裡安排,若是無法回京,還得在那兒再留一任。”薑幼筠翹著手指點數著,“這麼一來,爹娘和咱們可要分隔兩地許久了。”

章致拙點了點頭,也有些頭疼,爹娘年紀大了,不願意遠離京城,也能理解,可就怕他不在身邊出了什麼意外,可要懊悔了。

“咱們也不能把爹娘綁上船吧,也罷,我過幾日去一趟李玨家,讓我姐照顧照顧二老。”章致拙歎了口氣,說道。

接下來幾日,薑幼筠忙暈了頭。莊子、鋪麵的收益,要一家家盤點,接下來幾年他們都不在京城,有些不長久的鋪子便賣了,換成銀票,到時候帶去會稽。

“少夫人,四家莊子,八處鋪麵的賬本都已在這兒了。”阿絕將厚厚一遝本子送上。

薑幼筠有些頭疼,臨行前的對賬真是叫人腦袋發暈。

“阿絕,這些賬本你先看看,有問題就拿筆圈著。”薑幼筠此刻深切地體會到了有一個厲害的丫鬟到底有多麼爽快。

阿絕有些為難,低著頭說道:“少夫人,奴學藝不精,怕出了紕漏。”

“不礙事,到時我再看一遍。放手去做就是了。”薑幼筠揮了揮手,說道。

阿絕點頭應下了。

薑幼筠若有所思地看著阿絕退出房門的背影。她的底細如何,薑幼筠一清二楚,說到底還是走了後門,才解決了她的戶籍問題。

忠心方麵自然不用擔心,阿絕又有能力,盤發綰髻、挑衣搭配、寫字算數、人情往來樣樣精通。

阿絕還很有魄力,能下定決心逃離家庭,自賣自身,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此想來,阿絕隻當個小小丫鬟真是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了。

薑幼筠端起一盞茶,慢慢喝著,心裡思量:日後得好好培養,有了本事,日後當個鋪子掌櫃也比當丫鬟好些。

家裡的事兒有薑幼筠安排,章致拙不擔心。這幾日他都在外頭忙活,拜訪同僚長官,辭彆好友,聯絡感情,免得到時候他外放回來,人家都不記得他了。

太陽把街道照得晃眼,路上都沒什麼人,隻有幾個乞丐躺在陰涼處休息。連一向貪玩的小孩子都怕那毒辣的日頭,窩在家中不敢出來玩耍。

章致拙騎在毛驢上,擦了擦汗,又把插在腰間的折扇拿出來好好扇了幾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