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政策(1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4315 字 11個月前

這幾日,章致拙都在衙門了解情況,熟悉事務,忙得昏頭轉向。不過下了狠功夫去啃書卷文稿還是很有成效的,不過幾日,章致拙便基本搞清楚了衙門運轉情況,以往賦稅水平,人口狀況,農商業發展水平等等。

章致拙長舒了一口氣,略有些疲乏地靠在椅背上,喝了口西湖龍井解解乏。

一朝上任,章致拙的行.政熱情頗高,喚了家裡的小廝帶來被褥,直接在衙門裡找了個空房間住下了,這幾日壓根沒回過家,一直在官府裡工作。看得累了,便先眯一會兒打個盹兒,等醒了,又是一個神采奕奕的精神小夥。

這可苦了在衙門裡一同工作的其他官員,在這會稽地界,章致拙是除了軍事外的最.高.領.導.人,他不去休息,大家都不敢在領導眼皮子底下先走。

更何況,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火還沒燒起來,可不就得給他留個好印象。除了幾位年紀頗大,平日裡不管事兒的快致仕官員不怕,仍舊到了點兒便走之外,其餘人等,一概陪著領導加班到深夜。

章致拙是個年輕人,精力旺盛,這麼連軸轉了好幾日,回家好好一覺補完,第二日便風風火火來了衙門,召集眾人開會。

下屬的幾位官員青黑著眼眶,胡子拉碴,頗為心酸地對視幾眼,無奈地跟上年輕上司。

章致拙坐在主位,兩旁分坐著下屬諸位官員,一頓寒暄過後便進入了正題。

經過幾日的研究,章致拙基本把會稽的狀況掌握了。首先是環境地理方麵,會稽地處江浙府東側,毗鄰杭州與明州;地形方麵,以丘陵地帶為主,輔以通達的河道,耕地大多為梯田,少平地耕地;人口方麵,總人口二十萬人,大約四萬戶人家;農業方麵,自太.祖從海外帶回高產的番薯之後,主要農作物除了一年兩熟的水稻,便是種的它;經濟作物則是茶葉;商業方麵,小作坊式的手工經濟頗為發達,如製酒、絲綢、棉紡、造紙、瓷器、印刷等。

章致拙這幾日大致了解了狀況後,便想著製定第一任計劃及目標:

首先在古代生產力不高的情況下,增加人口是提高地區經濟的唯一方法,第一個目標出現了,增加轄區人口。

其次古代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而在各種自然災害中,又以水、旱最為頻繁,也最具危害。越州地處南方,降水量在年均800到1000毫升之間,水災相較旱災更為頻發。

章致拙思考片刻,此處的大昭大概處於12世紀上半葉,正好是氣候異常期,多變的氣候會導致這一時期的自然災害尤為頻繁。另外還有人為因素,自前朝起,人口不斷增長與耕地短缺之間的矛盾凸顯,不少人盜湖為田,圍湖造田,其中蓄水及灌溉能力最強的鑒湖便首當其衝。

章致拙為解決這些矛盾問題,思索出了一些應對措施。比如鼓勵及獎勵百姓發明更為先進的農業用具,並積極推廣;重視河道淤積問題,梳理堵塞河流;建立完善的水利設施,使百姓的汲水難、灌溉難問題得到解決;繼續推廣更為先進的種植製度,對敢於發展不同種植方式的百姓加以一定的補貼及獎勵......

章致拙將這幾日深思熟慮後得出的大概政策方法向眾人闡明,並解釋了自己的執政理念以及初步治理目標,一步步慢慢來,目前還不是很完善的政策。

眾人麵麵相覷,倒沒想到這年紀輕輕的新來知州還算有些本事。他們這些下屬大多是舉人或者是同進士出身,仕途升遷困難,在一個地方呆上十幾年也是有的。

正是如此,他們見過不少隨性的領導,有隻沉迷推理判案的,有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有一概不管維持老樣子就成的,有隨心所欲朝令夕改的,像章致拙這般勵精圖治的領導還是挺少見的。

眾人見知州都發話了,也都恭敬應下了,犯不著要和領導對著乾,好好做完自己的事兒便罷了。

章致拙在會上也細心觀察著眾人的神色,年輕些的同知還有些朝氣,一直在認真聽著,皺著眉思索,時不時還拿筆記下;另一邊的年長些的判官就不同了,看似在他講時不住點頭,實際上壓根沒往心裡去。畢竟章致拙自己在開組會時就是這一副樣子。

不過現在就給人定了調子也過於武斷,觀察過後再說也無妨。

章致拙打了個哈欠,提前下班回了家,這幾日熬了幾夜,身子到底有些不痛快。

剛踏進家門,章致拙便聞到了一陣濃鬱的香味,也是,快到晚間了,灶王間也開始忙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