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會來事兒,修好手推車先推去給李冬梅看,讓她以後就推這車去村裡賣豆腐,比原先那輛板車輕便省事兒。
李冬梅也沒跟他客氣,大大方方的答應下來,還說郭家種地需要板車的話就來推她的,兩家就隔一道杖子,有啥事都互相照應著。
除了這個大件兒,知恩還撿回來不少零七八碎的小東西。撿回來的時候破破爛爛,簡單收拾一下就能用,從方方麵麵給郭家的生活帶來便利。
知恩要去當兵,一走好幾年,心裡特彆放不下。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估摸著他都想把房子扒了重新蓋一所,省的他走後還要擔心小破草房漏水漏風。
他把帶回來的破爛兒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地差不多也該種起來了。
曹佩瑜早跟李冬梅商量好,兩家的地一塊兒種,互相搭把手。
因為兩家都沒有牲口,隻能靠人力翻地。才半天時間,知恩的肩膀就磨壞了,曹佩瑜心疼的不行卻也沒有辦法。
春陽在學校也不清閒,學校也有地,翻地啥的學生乾不了劉校長就讓村長找人幫忙乾,可翻地之後的打壟耕種就全都要老師帶著學生完成,就算再能乾到底也是一群孩子,不能讓他們累著也不能讓他們亂禍禍,跟著忙一天不僅身體累心還特彆累。
放學後也不得閒,春陽得上地給自家乾活,一直忙活到天黑下來才會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早在種地之前曹佩瑜就烙了好幾鍋的大餅,忙起來沒有時間做飯就吃乾巴巴硬邦邦的大餅,實在太累也太餓,就著一碗熱水就能吃的倍兒香。
春耕和秋收一樣,都像打仗,還是一場得看老天爺臉色的仗。
周五下午就開始陰天,課間春陽在辦公室聽劉校長擱那叨叨,說是下毛毛雨就行,可千萬彆下大雨,要下也周一再下,周末歇兩天他還想把家裡的黃豆都種上呢。
劉校長的叨叨起到反效果,還沒到放學的點兒雨點子便落下來,劈裡啪啦下的賊大。
春陽披著塑料布擰著一鞋泥回家的時候曹佩瑜李冬梅和知恩都在呢,齊刷刷蹲門口愁眉苦臉往外看,都說這雨下的不是時候,要是再晚幾天種子都下地再下雨就好了。
可惜老天爺不聽他們的,這雨下一晚上都沒有停的意思。
也不能在家乾待著啊,曹佩瑜把早前挖回來放陰涼地兒存著的小根蒜拿出來,招呼春陽和冬梅一起摘洗乾淨,剁碎了和著雞蛋包盒子吃,也算是插空改善家裡夥食了。
隻這盒子剛包好還沒下鍋開烙呢,村長便拎著鞋冒著雨急匆匆敢來,一看就是有大事兒發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