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江湖多風波(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7112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紹宋最新章節!

麵對著突發事件,和看似突發其實早有預料的一波朝堂內部浪潮,趙官家還是選擇一力維持既定的政策與政治格局,也就是最簡單的修修補補……說白了,國戰期間,內部穩定總是第一位的。

相忍為國,相忍為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讓呂頤浩去東南,在不同的人眼睛裡肯定有不同的解讀,可從趙玖那裡來說,呂頤浩卻肯定是最合適的一個:

首先,此人有能力、有魄力,獨斷地方後是能做事的,而且此人本身是被李綱從揚州攆過來的,對揚州和東南非常熟悉,回去就能上手,而眼下能做事才是最要緊的一條;

其次才是所謂政治考慮……趙玖又不是聾子瞎子,他當然知道這位呂樞相最近在東京城內引來了眾怒,而將這麼一個人放到東南,既是對呂頤浩本身的保護也是對他的一定懲罰,是對當日殿上部分官吏的妥協,卻也是某種警告。

畢竟,呂頤浩此番往揚州去,跟之前李綱在東南的作用一樣,就像是懸著的一柄劍一般,隨時提醒著一些人不要亂折騰。

李綱不能壓著你們了,還有呂頤浩,老老實實辦事就是了。

不過,總體來說,大家還是識大體的,再加上趙官家剛剛攢起來的那點威望還沒消耗殆儘,所以這日殿上衝突終究隻是局限在了崇政殿上,沒有過多擴散。

真要擴散了,似乎也無關緊要。

須知道,此時的東京城根本就是個除去軍士不到二十萬人口的空城,議論的再熱鬨,也形成不了所謂輿論,更不可能造成政治影響,引發太學生砸門……因為太學生都沒了!甚至回來一個認證的太學生,基本上就會被直接錄取一個,然後發到河南各處去當官。

總之,突發事件注定意義深遠,也注定會有無數聯動效應,但隻是最高層議論的話,卻是早早定了調子,並迅速得以執行……彆的不提,最直接一個,金國使者高景山聞得趙官家的‘前提條件’,倒是保持了涵養,隻是一笑,便不再多說任何言語,直接自請告辭了。

很顯然,金軍也隻是試探,見到趙宋態度如此堅決,便乾脆放棄了交涉,既沒有裝模作樣,也沒有虛言恫嚇。

隻能講,如果說淮上一戰,隻讓完顏兀術和阿裡、訛魯補這三個金軍高層意識到了對手的轉變,那麼剛剛過去的這次大侵攻,就是讓整個金國上下一起意識到了趙宋朝堂自上而下的轉變。

故此,這個時候,再裝模作樣或虛言恫嚇,便沒有了意義。

當然了,畢竟是送公主回來的,高景山一行人也沒有被無端埋葬在艮嶽遺址裡,三月底,晚春時節,這位金國大員便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幾乎是跟呂頤浩前後腳出城,複又從滑州渡河,準備往大名府歸去。

且說,此時此刻,由於趙宋官家還於舊都,黃河沿線兵馬厚重,大名府這裡又是金軍控製黃河的要衝所在,左可援護京東濟南劉豫,右可防備東京周邊重兵,退還可掃蕩河北平原,卻是在撤兵之後、軍事對峙局麵形成時立即按照粘罕的安排,合力屯駐了二十幾個猛安,四五員大將,儼然成為了金軍前線樞紐。

故此,高景山趕到滑州,便有對岸之人早早派船來接……來的不是彆人,正是之前長社城下的前萬戶大?。

二人分舟渡河,待到對岸便已經天晚,便乾脆留在渡口,並著人取河中鮮魚,就在河北渡口尋了房舍,起了爐火,做起魚湯,然後置酒相對。

要知道,高景山跟大?自然是相熟之人……得益於隋唐契丹時期的大發展,這年頭遼東這個地方從文化角度來說已經成了文明高地,但偏偏在地理上卻是文明邊地,那地方女真、渤海、高麗、契丹、奚、漢,甚至還有部分蒙兀人,各種混居無常,倒有自己的一套的文化特色與行事邏輯。

而女真人之所以能起勢,拋開大遼與大宋的腐朽,還有完顏阿骨打那代人的英豪不提,本身背後是有一個文明發達的,最起碼是軍事文明相當發達的遼東之地做倚仗的。

實際上,完顏阿骨打起兵後,花了相當多的精力與時間按照部族聯盟的那種方式來整合遼東諸族,金國剛一建國,所謂最基本的猛安謀克製度中,奚、契丹、高麗、渤海、漢諸族,便都有人位居高位,所謂女真不滿萬的女真,絕非是單一從深山老林中湧出來的女真族裔。

當然了,遼東那個地方太混亂,文明與野蠻,落後與先進是並存的,這也確實導致了金國內部的混亂體製,隻不過這種混亂在金國不停的強勢擴張中被遮掩了下來而已。

回到眼前,高景山這個人背後的高氏,你說他是渤海族是可以的,但說他是高麗族也是沒問題的,因為這兩個民族本身就是一家,無外乎是說如今有一個高麗國的政權實體存在,能不能依附而已……實際上,高景山的同族就曾有人在遼東舉兵與完顏阿骨打對抗,試圖爭奪遼東的控製權。

隻不過敗了而已。

所以,大?和高景山絕對算是世交之人、相熟之輩,甚至,勉強可以稱之為同胞的。

“宋人確實不願議和?”

酒過三巡,雙方微醺,說了好一通家常話之後,年輕的大?方才舉杯問到了正題。

“談都不願談……”高景山乾脆做答。“那趙宋官家確實硬氣。”

“俺今日說句閒話。”大?聞言哂笑。“咱們大金立國已經快十五年了,雖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遇到宋人這般億萬大國,卻是萬萬耗不起的……他們都說俺在長社城下葬送了十五個猛安,卻不提這些年與宋人交戰,又有多少人被日漸消耗掉了。”

“這倒是實話。”高景山當然知道對方肚子裡有怨氣,便趕緊來勸。“但畢竟是戰敗,隻是不讓你領兵為將罷了,依然還是世襲的猛安,大名府的屯將,這個地方如此緊要,將來一有戰事,你隻要穩住了不出差錯,總是還能再領兵出去的……”

“俺自然知道按照軍紀,早該將俺砍了,如今這個發落,隻是因為俺哥哥殉了國,俺們大氏又是咱們渤海族內第一的貴族,再若將俺砍了,怕是會再激起不妥事來,所以從輕發落。”大?搖頭不止。“隻是高將軍,此番處置俺還是有兩個大大的不服……”

高景山畢竟年長,心思妥當,所以聞言並未再做應和,隻是兀自起身給自己盛鮮魚湯來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