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何去何從(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6121 字 10個月前

.,

“逃走那人,便是李成!勝了李成的,乃是禦前統製官,領皇城司的楊沂中!”

夏日雨後的陽光之下,隨著躺在地上的翟彪學著之前那般再度奮力一喊,這一日中午,偽齊兵馬的攻勢算是到此終結。

當然了,實際情況跟翟彪的怒吼其實沒大關係,因為那些長刀甲士本身就是李成的心腹,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他們不需要為戰事勝負負責,隻需要為李成儘心儘力便可。所以,眼見著李成逃走,這群人幾乎是一瞬間便被抽乾了戰鬥的欲望,然後如潮水般撤出了宋軍營寨。

而從這些人撤退時的形狀來看,他們明顯沒有喪失戰鬥力……這一點跟他們大都督並無兩樣。

話說,見此情形,僥幸一招逼退對手的楊沂中麵色不變,心中卻不免陰沉,對他來說,沒能斬殺李成,終結此戰,總是不妥的……地上的雙刀,已經毫無疑問的告知了之前那人的身份。

當然了,身在局中,總是要以最壞打算來思考的楊沂中未免想象不到,他那豁出性命的一刀下去,非止是逼退了李成,繳獲了一對刀,終結了對方這一輪推擠,更是直接為這個夏日猝然爆發的一整場戰役劃上了句號。

不過也肯定不能怪楊沂中看不到這一點,甚至不能因此而嘲諷李成裝模作樣……真的不怪任何人。

想昔日靖康之亂,李成率幾個兄弟走南闖北,自河北至淮上,再轉山東,江湖廝殺,軍賊火並,何時惜過命?

而等到宋金兩國東線漸漸穩定於京東地區,他開始統領部隊正式創立基業以後,更是士卒不食則不食,士卒不眠則不眠,雨雪風霜從不避諱,軍令嚴肅之餘私下卻又竭儘所能恩養將士,而且迅速在軍賊割據的京東擴張到了三州之地……怎麼看怎麼像是個人物。

但是,如此人物卻有點生不逢時的味道。

畢竟,這天下這幾年雖然看起來亂紛紛一團,但總體上來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始終沒有動搖宋金兩大國的存在基礎:

大宋的確差點就亡國,但還是緩過了那口氣,然後依舊牢牢控製著東南、荊襄、巴蜀、兩淮等核心地區,再艱難也保住了天下過半人口、疆域……體量在那裡,萬事皆可為。

而與此同時,大金國雖然也麵臨著內外各種亂七八糟的矛盾、挫折,讓很多人心生疑慮,但到目前為止,依舊無人能質疑他們在軍事上的絕對優勢……今年年初鄢陵-長社那次大捷,如此震動人心,本身就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金人軍事上的強橫,強橫到失去了區區十五個猛安,一次侵攻無功而返便讓人驚愕難名。

想想靖康以來宋軍丟掉的部隊,打的那些敗仗,簡直沒臉對比。

那麼回到眼前,在這種局勢下,也難怪豪橫如李成這種人物,都不得不接受了金軍的招安,成為了偽齊的大都督……以此來獲取一點點用以立足的政治根基。

然而,即便是這麼一點點政治根基也是荒唐難明且搖搖欲墜的。

誰都知道這個大齊國是怎麼一回事,他們自己都知道,但還是不得不跳進來,然後又在今日上演了這種可笑的戰鬥表現。

其實,這也是東京趙官家之前對待偽齊如此輕描淡寫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在登封的鎮定,固然有對嶽飛的無限信心,但以趙官家這兩年的經曆和政治成長,也是能夠意識到偽齊政權本身的脆弱與可笑的。

天色放晴,一日無言,敗退下來的李成沒有再發動進攻,而是以附近集落為核心開始安營立寨,至於那位洪相公也沒有再進行催促……二人真就跟之前說的那般,在此地‘消磨’了起來。

非隻如此,當日夜間,更荒唐的事情出現了。

有一支小股兵馬從西麵潛行吾山,來到戰場。然而,李成部的哨騎雖然早在白日就發現了這支部隊的蹤跡,通過抓活口知道對方是從西麵陽穀縣而來的地方援軍,知道對方隻有區區幾百人,甚至都知道領頭的是什麼縣令蕭恩,但還是選擇了視而不見,就眼睜睜的看著這支部隊‘潛行’成功,進入了禦前班直的營盤,有效充實了防守。

第二日,濟水北岸並無戰事。

第三日,雙方依舊無戰事,但兩軍首腦卻都起了驚懼之心……因為北新橋這裡,隻得到了來自張榮的一千援軍,卻不見嶽飛部任何蹤跡。

而果然,這日下午,大齊國宰相洪涯忽然受到李成邀請,來到集落某處民房之內,說是要當麵討論軍情大事。

“洪相公。”

稍微出乎意料的是,一整個上午和中午都在自己舍內焦躁不安的李成,甫一見到來人,卻即刻換了一副從容模樣,雖然開門見山,但言語卻並未顯得有多麼急促和慌張。“張榮援兵已至,但嶽飛兵馬未見蹤跡,不知道洪相公可有所窺見?”

剛一進到舍內便被當頭問了一句的洪涯微微一怔,繼而內心稍顯慌亂……他倒是自稱什麼百騎窺纛,然而旁人不知道他自己能不知道怎麼回事?

軍事他懂,但隻懂一點後勤糧草調配;膽略他有,卻隻有三分,且都用在裝模作樣上;謀略他會,但多是揣測人心,猜度陰私;政務他也懂,更隻是當日在新鄭縣中臨時曆練出的。

而現在,以東平府為核心,周圍畫一個圈,兩個大陣營,四五方互不統屬的軍隊,十幾萬人,你讓他從哪裡窺見?

當然了,不知歸不知,可洪相公還是如之前那般拿捏作勢,先是撚須若有所思一番,方才微微一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