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榮得勝歸來,宋廷一時大振。
沒辦法,天險這種東西帶來的安全感不是其他能比擬的,尤其是對底層民眾和不知兵的官僚們而言。
而且說實在話,有時候真不能怪他們無知或者盲從,主要是大宋朝的軍隊就沒靠譜過,相比較於軍隊而言他們寧可相信一條河或者一座關卡。至於軍隊為什麼不靠譜,那就不好說了……有些事情,是很難說清楚誰是因誰是果的,天知道是因為三易回河之類的事情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孱弱,還是軍隊戰鬥力孱弱無度導致了三易回河。
不過,無論如何,最高層心裡總該有個最終的譜,那就是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
當然了,這個德指什麼,恐怕還是有分歧的……或者說,要真是上下一心,左右一體,大宋朝早就殖民到獅子國了,何至於建國一百多年燕雲都沒複,反而淪落到為了首都跟前的大河中段控製權歸屬而一時振奮難名呢?
回到眼前,不管這個德指什麼,也不管這次攻擊到底會引來什麼後果,身為官家的趙玖也好,幾位朝中靠譜的宰執重臣們也好,普遍性都沒有去阻止朝廷內部和民間的這種振奮,因為老百姓確實需要這種安全感來慰藉自己。
而且,這種安全感是能帶來真金白銀的。
還有十來天就要過年,過完年就是建炎四年了,而這意味著靖康之變馬上就要迎來輝煌的三周年……這倒不是說這種破事值得一年一慶,而是說經曆了這麼久,複雜的人心一麵厭煩了戰亂,所謂人心思定;一麵卻又習慣了戰亂,習慣了動蕩。
所以,儘管黃河一線依舊風聲鶴唳,儘管荊襄南部以及廣南北部的落後地區依舊盤踞著大量公開叛亂的叛軍(這是靖康之變引發的最直接內部創傷,短時間內實在是管不著),但各地的經濟也在漸漸恢複,之前靖康之變引發的全麵失血症狀也在清楚無誤的愈合之中。
最明顯的一個跡象,便是南下的流民漸漸融入當地,商旅重新活躍於各個地方,淮河以南的各地稅收開始大麵積回暖。
而此時,黃河這種戰略分界線的奪回(最起碼可以這麼宣傳),對工商業、農業生產的恢複毫無疑問是一記強心針。
宰執們肯定不知道啥叫強心針,但大略意思卻是清楚的。
不過,麵對著如此乾脆利索的大勝,麵對著所謂對農工商業恢複的可喜期盼,朝廷卻先陷入到了年末的財政危機中。
原因嘛,肯定不是突擊花錢花多了。
實際上,大家多少都能猜到……那便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一戰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可是封賞怎麼說?
而且,由於梁山泊之前的特殊立場,朝廷在搞禦營編製的時候,在往東南、荊襄加稅的時候,從頭到尾都是沒有什麼禦營水軍這一份的。
可是現在搞出來這種大勝,正常的封賞也好,將這支軍隊急切收攏穩固在黃河上也行,糧食暫不提,可這股子錢帛從何處出?
而若不將這支力量迅速整編納入朝廷財政,便是東京城的百姓怕是都不樂意。
“可不可以印些交子?”
畢竟是老道的官吏,這日文德殿議政,說到這個窟窿,剛剛起了個頭,許景衡許相公便有備而來,直接提出了一個可行方案。“仿昔日益州交子務,在東京設立交子務……”
交子便是紙幣,而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廣泛使用的紙幣,而且非常成功,是上過曆史書的典範,坐在禦座上的趙玖當然知道。
不過,這位官家聞言先是本能頷首,但稍作思索後卻又緩緩搖頭:
“之前巴蜀趙開改革西南財政的時候,朕曾專門過問過益州交子的事情,所以知道,發交子,首先要有準備金,其次要有信譽擔當。當年益州交子務以三十六萬貫錢為準備金,發了一百萬貫的交子。而且,彼時還是太平年月,朝廷穩定,人心安泰,還有十幾家蜀中富商聯名供給信譽,這才成功。如今東京這裡,既然乏錢,又臨前線,那哪裡來準備金?又哪裡來的人心安泰?能發多少?若為了這幾十萬、一兩百萬貫的錢,徒勞毀了朝廷交子的信譽,反而得不償失。”
“有一點是一點。”許景衡顯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東京周邊的禦營中軍軍餉、朝廷官吏的俸祿,都現在東京城城東戶部官庫內,何妨以這些錢做個準備金,先發個幾十萬貫的交子?”
殿中一時寂靜。
而片刻之後,禦營都統王淵卻也無奈硬著頭皮請教:“許相公,下官冒昧,便是如此,時間倉促,也來不及印製交子吧?”
“我的意思是,將禦營中軍軍餉和百官俸祿,一分為三,先拿出兩份來,分彆給禦營水軍充作賞賜、軍餉,給禦營中軍、百官做正常供給,先把這個年給過了。”大殿之上,最高層的會議之中,許景衡也懶得做遮掩。“然後再以剩下一份做準備金發交子,儘量整飭個幾十萬貫的活錢出來,以圖接上後續財賦轉運。”
殿中愈發安靜。
話說,許景衡說拿這筆錢發交子的時候,在場諸人就已經有些氣氛不對了。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問題不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小技巧達成財政順暢,而在於既然出現財政漏洞,既然要拿禦營中軍和百官的錢發交子,就注定有人要領交子!
而眼下,禦營水軍作為剛剛立下大功,為朝廷所著力拉攏的對象,這個交子就不大好發到那邊手裡,所以,這件事情就有了一個注定的結果……朝三暮四也好,朝四暮三也罷,先過個好年也行,後過一個好的上元節也罷,反正總得是禦營中軍和中樞百官去領這個交子。
然而,交子終究是交子,不是實實在在的錢,哪怕有著所謂信譽和成例,在這個年頭,也注定是要有兌換折扣的。
何況,眼下畢竟是戰時特殊情勢,萬一前線一個不好,底子破了,繼而出現信譽破產、交子變成白紙的那種難堪地步,也不是不可能。
一句話,這是在割禦營中軍和中樞官僚的肉,去補這個窟窿。
而這就是王淵作為半空頭的高層,卻還硬著頭皮出聲與宰執討論的根本緣故了,名義上他是禦營都統,可實際上,他的核心權力卻是禦營中軍中駐紮東京左近趙官家直接控製部分的後勤,也就是王德、王彥兩大塊的部隊後勤。
事關自己最後的核心權力,自己的政治生命,能不著急嗎?
但是問題在於,著急又有什麼用?
“之前整編時,禦營中軍各部大量縮編,已經有不滿之聲。”沉寂之中,王淵先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言語,複又勉力再問。“禦營中軍與中樞百官,各領幾成交子?”
“按占例公平分攤。”許景衡乾脆做答,無懈可擊。“不僅是中樞這裡,河南地的官吏也一並要領一些交子……不滿也就不滿了。”
王淵徹底無聲,便是一旁幾度想要開口的曲端都最終沒說話。
實際上,非止是曲端。
要知道,朝廷議論軍政,雖說隻是幾位宰執,都省、樞密院、翰林學士院、禦史台中些許相關重臣在此……譬如禦史台隻有禦史中丞和兩位殿中侍禦史有資格在列……可林林總總也有二三十人。
可這些人,居然都無言語。
想說,當然都有話說,可說再多話,能在短時間內,在這東京城左近變出真金白銀來嗎?
何況以這種禦前小朝議來說,無外乎是官家、都省、樞密院三方,禦史台在旁邊敲個鑼而已。
而眼下,許相公一言既出,呂相公一聲不吭,那便算是都省的決議了,而樞密院那邊汪相公和陳相公眼見著王淵上來問詢了一圈最終被許相公堵的無話可說,也似乎放棄了討論的意願,準備認命。
這種時候,以立場來說,便是有人想興風作浪,也得等官家表態。
“到底差多少?”禦座上的趙玖沉思許久,終於開口,卻似乎心有不甘。
“若有三十萬貫,便可充裕的熬過去。”許景衡繼續從容做答。
“三十萬貫……”趙玖猶豫許久。“就不能想法子籌措一二嗎?實物也行,交子實在是會動搖軍心。”
此言一出,許景衡尚未答話,下方許多官員尚未轉過心思,禦史中丞李光便猛地嚴肅上前,當麵駁斥:“官家此言大謬!國家板蕩,為養二十萬禦營兵馬已經竭儘全力,民生也多不堪,如何能再竭澤而漁?”
趙玖麵色不變,隻準備忍耐過去。
然而,李光不管不顧,見到趙官家不欲做答,反而言辭愈發激烈:
“官家莫非以為養這些兵,隻要那些錢糧輸送得力便可嗎?殊不知,軍務繁雜,牽扯極重,於民力耗費也是極重。臣查閱各地奏疏,樞密院都省署令,記錄清晰……如韓世忠、張俊、嶽飛等處,欲造軍器,朝廷便為之索求身後各地工匠,要各處鐵礦加緊開采,結果便是鐵礦開采越多,各處百姓反而乏鐵,搜羅工匠之後,更是讓民間連個補鍋的人都找不到!”
趙玖依舊沉默無言。
“然後這三處又曾在秋後以防秋為名,要各地輸送牛皮、牛筋,充當軍資,而為此一事,前後各地累計發牛皮六七千張,又因為官家與都省俱有嚴令,有些州郡為輸送軍資無誤,竟然私下直接逼迫百姓殺牛……”趙玖越是不吭聲,李光越是不停。“還有大軍開拔、屯駐,且不說各處軍紀散漫,淩虐百姓,便是嶽飛的禦營前軍軍紀稍好,又怎麼能真不擾民?大軍前行,不要牲畜嗎?之前梁山泊水軍往黃河而去,都要數萬百姓挖溝斷橋的。大軍屯駐不要占百姓土地嗎?如草料等物在書冊中不值許多錢,可集中一處,又怎麼供應?還不是百姓自己籌措!”
趙玖還是不吭聲,也殊無表情。
這下子,一口氣噴完的李光方才冷靜了些許……然後暗自懊喪。
話說,李綱罷相,李光身為這個派係的天然領頭人,又做了禦史中丞,卻總是管不住自己脾氣。如果說昔日李綱是習慣性居高臨下般的‘孩視’趙官家,那麼如今李光便是總忍不住自下而上的在官家身前‘堅持立場’了。
非止如此,李綱的三弟李經,年紀輕輕也跟這倆人學的一身壞脾氣,動輒慷慨激昂。
隻能說,怪不得這些人是至交、是兄弟了。
不過,和李綱當年沒人敢勸不同,李光這裡,他當時倔性子上來,當著官家的麵,滿堂文武未必敢摻和,可到私底下,還是有不少人會勸諫一二的。而李光李泰發本人也跟李綱李伯紀有些不同,他本人是願意聽人勸的,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知道如今的官家權威已成,這麼霸王硬上弓沒好處……但性格如此,隻要一上了殿,左右文武無數,官家在前,那啥啥就都忍不住了。
“官家。”
稍微在心中自責了片刻後,李光勉強收起了那種語氣,繼續懇切而對。“臣不是指責什麼,眼下局麵,確係要供養軍隊為先,之前禦營編製,此時維係水軍,臣都是一力讚同的。臣隻是想提醒官家,天下事不是那麼簡單的,凡事也不能隻看表麵。之前靖康之變,去年、前年戰亂,如今又要供養各處兵馬,河南民力早已經枯竭。此時三十萬貫錢,說多不多,隻是一時缺轉圜而已,春耕後南方錢糧送來,到底是能過去的。但說少也不少,一旦強行在河南地索取,怕是要讓百姓苦不堪言,繼而維持不住的。”
言至於此,殿中終於開始有騷動之態,很顯然有人要表態讚同,有人要表態反對,而一直沒吭聲的首相呂好問也準備適時出言緩和一下氣氛了。
“李卿所言甚是。”
不過,就在這時,端坐在禦座中的趙玖終於開口,但卻有些出乎殿中部分人意料。“養兵的事情,朕還是有些失於天真了,但大局如此,隻能勸大家相忍為國。”
天真,語出《莊子》,算是個好詞,但趙官家用在這裡,雖說有遮掩之意,卻也有認錯的趨勢了。
故此,非止是李光微怔,便是原本騷動一時的殿內也陡然安靜下來。
“這件事,朕有幾句話。”趙玖繼續緩緩言道。“其一,張榮及其部有大功,絕不可能隻給一個旗子做獎賞,這三十萬貫必須要給,而且要儘快、極速、足量,不得有任何怠慢和缺失,否則莫說朝廷信譽,便是釀成軍變也不能怪罪誰。”
這是早就議論過的言語,故此殿中並無言語。
“其二,便是禦營中軍這次沒有戰功,也不好擅自更改他們的軍餉,更不必想著從其餘幾處帥臣行司那裡挪借,否則朝廷在軍中好不容易建起來的一點信譽還是要出問題。”
這下子,殿中陡然一亂,因為聽趙官家這意思,好像要全力給軍士發餉,卻要朝中官吏儘數取用交子一般?!
照理說,大家身為文臣,身為國家大臣,似乎是該為國家分憂。
可問題在於,東京城和河南地區的官吏可不隻是殿上這些大官,還有許多低階官吏,這三十萬貫,便是交子,全捱到大家身上的話,大冬天的,豈不是要一些人真喝西北風?
而且便是殿上之人,也有真窮的好不好?
這如何能忍?
“其三,”趙玖搶在眾人之前,繼續揚聲以對。“諸位臣工,不說那些隨行在輾轉飄零之人了,隻是尋常就任的,也經曆了幾次戰亂,無疑都是忠謹之臣,卻隻讓他們一直半俸……如今國家隻是一時困難,又不是之前那般山窮水儘,再讓他們來填這個窟窿,朕就是真沒良心了。”
殿中氣氛如潮水一般,時湧時落。
“其四,誠如李中丞諫言,百姓疲乏,民力已空……上次加稅朕心中便已經鬱鬱不堪了,這次如何能再向百姓口中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