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遺篇(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17285 字 10個月前

趙玖這次是真茫然了,他雖然此番征伐西夏前惡補了不少西夏的常識,但多是如今西夏地理情勢,對往日曆史還是不知道的。

倒是呂本中在旁,趕緊稍作解釋,而趙官家這才知道,所謂地斤澤正是西夏起家之所——昔日大宋立國,夏州被黨項貴族貢獻給了大宋,西夏太祖李繼遷不服,率數十騎出奔,去了夏州北麵三百裡的沙漠綠洲地斤澤,就在那裡積累實力,聚攏部落,最終百戰不屈,不但奪回夏州,還全取橫山,繼而占據興靈,與吐蕃餘部爭雄,死在了西征路上,也成為了西夏事實上的開國奠基之人。

聽完這裡,趙玖不免好奇:“既然已經逃到那種地方,儼然是決心複國的,為何不堅持下去,反而要內訌呢?”

嵬名雲哥聞言大慟:“陛下,外臣不是內訌,而是奉命為之!不能堅持下去的緣故,不是外臣,也不是國主,更不是護送國主至地斤澤的嵬名(李)良輔將軍……國家衰亡,可國主秉國四五十年,權威尚在,而其餘人等,九死一生,待到祖宗興複之處,哪個不是忠心耿耿,不計生死的忠臣?”

趙玖愈發不解:“那李乾順為何又失了誌氣?”

“因為天運不在大白高國了!”嵬名雲哥愈發慟哭不及。“外臣到了地斤澤才發現,昔日水草風茂,可為根基的綠洲早已經萎縮不堪,莫說放牧種植,就連飲水都艱難……才聚集了一兩千人而已,不過幾十日,其中泉眼居然被飲用枯竭……士卒日夜離散,少數忠心者欲隨從至死,卻往往為一壺水所困!到了後來,嵬名(李)良輔將軍乾脆殺了自己兒子,一麵是要節約用水,一麵是用血水去供給甲士……卻被國主察覺,再不能忍受,說自己可以死,卻不能讓太子和越王淪落到飲血的地步,便讓外臣動手……然後讓外臣與良輔將軍攜首級帶太子與越王來東京求見陛下,因為大宋對降臣素來能與富貴,倒是女真人不知道秉性……結果快走到沙漠邊上的時候,良輔將軍卻又說他殺了兒子是為了君主,現在君主沒了,殺子之舉宛如牲畜,便又將最後存水與太子、越王托付與我,自己直接折返入大漠之中了……外臣無奈,隻能繼續帶著太子與越王往東南行,結果撞上了折氏的搜索兵馬。”

眾人聽到西夏最後的下場這般慘烈,也是個個色變。

唯獨趙官家,感慨的與眾不同:“都說了,西夏在上遊開發過度,水土流失,你們還不信……”

周圍諸臣聞得此言,愕然之餘,居然又有幾分信了。

“也罷!”趙玖歎氣道。“既然如此……朕便賜你一個宅院,你收兩個孩子為義子,從此好生在東京過活便是。”

年輕的嵬名雲哥聞言淚流滿麵。

且說,此次來東京路上,雲哥早已經得知是耶律餘睹挑起此番滅國之謀,回想當日自己那些言語,外加親手殺了李乾順的罪惡感,讓他幾次三番想自尋死路……但國主既死,如仁多保忠等輩又轉的那般快,外加李良輔也死,此時他若死了倒也簡單,可才七八歲的太子和更小的越王又如何?

沒有自己照顧,怕不是哪日直接得了風寒便活該死了吧?

一念至此,嵬名雲哥不但壓下死意,反而含淚叩首頓地:“外臣請以獻首之功,求個有用出身,故國太子、越王在此,外臣絕不會反複,請陛下垂憐!”

趙玖思索片刻,回頭與幾名近臣交流一二,方才微微頷首:“你這般情勢,朕若不用,反而讓人說朕小氣,這樣好了,你既是黨項本地將領,該會養駱駝才對吧?”

“外臣自然懂得!”嵬名雲哥趕緊應聲。“外臣願仿效金日磾,為陛下牽駝!”

“不用你牽駱駝,朕正要重建群牧司,也就是你們黨項的飛龍院,在東京城外有一處駱駝養殖點,你掛在禦營下麵做個掌管駱駝的後勤差遣……看看能不能幫著樞密院整飭出一支潑喜軍來……然後還可以以黨項皇族的身份與仁保忠一起入公閣,給寧夏那邊做個交代……如何?”趙玖和氣相詢。

“外臣……臣感激不儘!”嵬名雲哥咬牙換了稱呼。

“那就下去吧。”趙玖隨意揮手。“呂舍人去帶他們安頓。”

嵬名雲哥趕緊喊上李仁孝,又按著不懂事的李仁友叩首謝恩,然後匆匆隨呂本中去了。

而呂本中既去,趙玖這才扭頭看向身前那個白衣俯拜之人,語氣卻清淡了許多:“你就是折可求?”

“罪臣便是折可求。”那人拜倒在地,根本不敢抬頭。

“抬起頭來。”趙玖在周圍許多近臣的矚目之下,出言示意,語氣明顯不善。

沒有戴帽子的折可求趕緊依言而行,然後雖然情知自己此時境遇難堪,卻還是忍不住去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年輕官家……從前年開始,堯山之後,他就特彆想看一眼這名擊敗了婁室的官家,而今年西夏覆滅之後,他的這種渴望就更強烈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一直堅持到眼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親眼見一見這位官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趙玖隻是看了一眼這個年方四十三歲,正是一個將軍黃金年齡的折氏家主,便有些不耐起來:

“看完了嗎?看完了便說正事,你自稱罪臣,何罪之有?”

“罪臣不能守節……竟屈膝北虜。”折可求趕緊低頭做答。

趙玖聞言長呼一口氣,這口氣竟然比之前李乾順發臭的首級拿走後喘的還要匆忙,而深呼吸了幾下之後,這位官家方才望著北麵魚塘搖頭相對:“朕知道你投降的過程,平心而論,就事論事,罪不可赦但情有可原。”

“罪臣能得此……”

“但你的事情,不止是一次屈膝投降,你還有其他三個天大罪過。”趙玖不待對方言語,直接出聲打斷。“一個是國家危難之際,依然視河外三州為私產,以三州之地為宗族延續籌碼,而不像綏德李永奇、李世輔父子敢於棄地輾轉報國;另一個,是在晉寧軍坐視徐徽言殉國,朕自有一萬個道理來赦你,可卻擋不過一個死了的徐徽言……你說朕若不處置你,將來再去嶽台,怎麼對得住徐徽言,和跟他一起死掉的晉寧軍將士?”

聽到這裡,上下俱已明白官家心意,便是折可求也重新低頭不語。

“除此之外。”趙玖瞥了一眼對方,繼續言道。“你第三個罪過,乃是居然敢來見朕!而且帶著李乾順首級來見朕……這是何意?你莫非是覺得區區一個亡國之君的首級能償你罪責?還是想讓天下人都來說,趙官家對黨項皇室都這般大度,卻苛待百年守邊之族?”

折可求徹底大悟,匆匆抬起頭來,剛要說話,卻正見這位官家直接在石亭中拂袖而對:“給你一把劍,速速出去吧,從宣德樓走,走新鄭門,去替朕往嶽台拜謁一下徐徽言、李永奇等人的靈位!”

折可求萬般言語都噎在胸中,隻能在地上叩首數次,然後茫茫然起身,轉身而去,身後幾名同樣白衣免冠的折氏子弟欲從,卻被禦前班直攔住,轉向他處,隻有折彥質在楊沂中的示意下低頭跟上。

待出了臨華門,一直隨行的楊沂中方才又給了他一把佩劍,讓他捧劍而走。

上午時分,陽光稍起,折可求自臨華門轉向南麵,捧劍行至宜佑門前時,多少恢複了清明,情知官家心意是要折辱自己一場,然後讓自己在嶽台死給天下人看,好給天下做出交代……而自己死後,河外三州恐怕將歸朝廷直接統治,但自家子弟與折氏家族多少是保住了。

一念至此,早有心理準備的此人卻又有些輕鬆起來。

然而,帶著某種豁出去心態的折可求既出宜佑門,轉左銀台門進入前宮,卻陡然一滯,因為既到此處,卻見前方人來人往,皆是從宣德樓側門與東華門兩處出入往來前方都省、樞密院、秘閣所在崇文院的官僚將領。

文武群臣官吏,往來行走,或是紫、緋、綠袍,又或者是披甲佩刀,皆昂然四顧,左右相對,氣氛高昂而熱烈,以至於白衣免冠捧劍的折可求甫一踏上此路,便陷入到了圍觀之中。

人是有羞恥之心的,雖說早就明白這是趙官家本意,折可求還是不免一滯,繼而低頭匆匆起來。

但是,越往前行圍觀文武就越是密集,何況今日官家召見折可求之事人儘皆知,而折可求這般打扮,身後又有折彥質與楊沂中率甲士尾隨,誰人稍一留心不能醒悟?

再說了,直接認得折可求的,也就是所謂折可求朝中故人其實也不少。

故此,待折可求行到崇文院前正門時,院中都省、樞密院諸多臣僚早已聞訊,都紛紛湧出觀看,便是都省、樞密院四位相公,幾位正在此處辦事的尚書、侍郎、九卿、判監,聽說是折可求有了結果,也都出門來看……恰如當日觀看嶽飛領精忠報國大旗從此經過一般。

到此為止,折可求徹底羞赧,麵紅耳赤之下,幾乎無地自容,隻能越發腳步匆匆,以求脫困。

然而,其人行至宣德樓前,卻又陡然一滯,繼而拖慢腳步……且說楊沂中早在他抵達之前便下了命令,將宣德樓中門大開,此時前方禦街之上,熙熙攘攘,正有無數東京士民好奇張望,不知道此門為何而開?又有何等人物要從此門中出來?

莫不是比上次嶽鵬舉還要榮耀?

原本以為自己可以為了家族咬牙走到嶽台,在祭台前一死以換家門安泰的折可求,臨門而驚,一時進退兩難,繼而徹底惶恐。

但偏偏不敢停住!

而其人一邊緩步向前,一邊回顧身後,隻見無數當朝官吏蜂擁在後,或是愕然觀望,或是肅立不語,或是冷眼旁觀,或是束手感歎,當然,也少不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便是自己族侄、已經年逾五旬的折彥質居然也難堪到掩麵相對。

再往前看,隻見宣德樓正門之外,無數東京士民蟻聚於禦道兩側,人數遠超門內,此時都在好奇觀望,甚至已經有人隨他步伐向前瞥見他身影,正在與同側之人交頭接耳。

非隻如此,一直到此時折可求方才想起來,宣德樓對麵,原尚書省地界,此處正是六部九卿公房所在,而太學生雲集的邸報版印場所,又在六部公房對麵。

此番出去,當真要貽笑天下了!

坦誠說,折可求早在昔日投降時,隨婁室麵對徐徽言時便已經有了貽笑天下的覺悟了,但他當時也始終以為,自己可以為了家族撐過這一遭,始終有一種自己是為了家族犧牲自我名譽的麻醉式感動……所以此番官家直接折辱於他,他反而有所覺悟。

但是,想歸想,覺悟歸覺悟,臨至宣德樓大門之下,他反而畏懼到惶恐的地步了。

誰能想到,死都不怕的沙場宿將,願意為家族犧牲一切的邊地閥主,此時隻是因為對上的人多了些,就會畏懼到被人看一眼呢?

須知道,當日在婁室軍營內,他麵對的隻是徐徽言一個人的目光而已!

彼時,他雖然一度惶恐和羞憤,卻如何能想到人的目光一旦聚集起來,居然這麼可怕呢?

而這種畏懼感,隨著折可求頓步到宣德樓門洞之內後達到了一個頂峰,他倉皇失措,不敢前,又不敢後,不敢停,更不敢加速。

腳下踉蹌畏縮,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就是一死嗎?

羞憤之下,可能也的確有家族終究又折返回大宋的安心感,折可求再不猶豫,隻是回頭帶著祈求的目光看了故人之子楊沂中與自己族侄折彥質一眼,然後直接在宣德樓門洞內拔出趙官家賜下的那把劍來。

楊沂中和折彥質齊動了一下,卻又齊齊停下。

接著,白衣免冠的折可求隻是奮力朝著自己脖頸處的血管一劃,便血如漿出,繼而如釋重負一般,撲倒在地。

另一個時空中被女真人毒死的邊地大將,此番居然為東京百僚士民活生生看殺於宣德樓正門之內。

“官家有口諭……收屍之後,不許立碑,不許送歸,直接在城外尋處地方,填埋於溝壑,與靖康中死無葬身之地的那些人一個結果便可。”楊沂中肅立了許久,許久之後,待地上血水蔓延開來,方才扭頭與折彥質交代起了官家吩咐。“此事之後,折氏賬銷,但無論如何,折氏子弟由生由死,都不可能再歸府州了!”

折彥質身心俱疲,隻想早早了斷此事,便匆匆點頭相對。

而片刻之後,楊沂中也將此事回報給了趙官家。

“是嗎?”正在看胡寅奏折的趙玖聞言本該不以為意,但真聽到這個消息,卻又顯得有些釋然與空虛起來。

畢竟,無論如何,再不值一提也罷,折可求的死,與李乾順首級的抵達,都代表了此番西北動亂的徹底終結。

便是楊政,雖然吳玠始終沒有忍心下手,卻也被準備調回京城的胡寅給困了起來,準備押送回京。

隻能說,此番西北亂局,諸般事情既有了最終一個結果,甭管圓滿不圓滿,趙官家都不免索然無味起來。

但不知為何,他又總覺得哪裡有著些許遺憾,偏偏說不清楚。

時值仲秋,一風既起,秋葉紛紛而落,楊沂中小心轉回側方肅立,趙玖更是準備繼續清點人事任命,召見相關官員。

然而,忽然間,頭頂一聲雁鳴,引得趙官家抬起頭來,赫然見到側前方的秋日高空之中,有南飛之雁數十隻,正排成一個人字形自北向南飛去,然後絲毫不停,一直到消失在他視野不及之處。

恍惚間,趙玖終於醒悟是怎麼一回事了。

於是乎,其人隨意撕下一張紙來,抬筆便寫,寫完之後,直接交給了劉晏:

“將此信發到蘭州,著人送給耶律大石,就說是賀蘭山下忘記與他的。”

言罷,這位官家便兀自打起精神,繼續處置起了政務。

另一邊,劉晏低頭瞥見是一首詞,經曆過那日賀蘭山情形的他當即心下醒悟,便應聲而去,絲毫都不停留。不過,即便是劉統製素來是公認得實在人,此時大剌剌的白紙放在自己手中,無遮無礙,去裝匣的途中,這位遼國進士也終究是忍不住低頭去瞥了幾眼。

正所謂: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跨黃河非好漢,屈指行程千萬。

賀蘭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本卷完)

ps:我去,感謝無形的正義大佬一口氣上的三個盟主,這也是本書第146萌!也感謝一隻_大佬的上萌,這是本書第147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