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雪(2合1)(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15453 字 9個月前

“不必如此拘禮,也不必起身,朕有問,你們答便是。”

穿著一身棉袍的趙玖當然察覺到了對麵五人的小動作,但看的多了,根本就懶得吐槽。“伯藥自鄭州動身前,應該就已經入冬,可知道沿途百姓有沒有凍餒之態?”

“官家說笑了!”趙伯藥心下一驚,趕緊抬頭正色做答。“鄭州說是他州,其實與近幾無二,若是這地方的沿途百姓都有凍餒之態,天下又如何?”

“也是。”趙玖點了點頭,然後微微一歎。“這問的是有些荒唐了,其實前日下雪之後,朕還曾馳馬往滑州看過……黃河一線多是軍屯改換的村莊,禦寒之事做的都還好,反而是周邊州城大市,多少有些城市貧民乏柴受凍……本朝太宗雪中送炭之舉,雖說還是收買人心,但細細想來,從貧民那邊來看,終究是救命之舉,足以稱道了。”

趙伯藥聞言,假裝沒有聽到收買人心四字,隻是順勢恭維:“官家有此心,可謂一脈相承。”

但趙官家旋即肅然:“伯藥,事情是這樣的,西夏亡國後,史料也被繳獲,朕有心加你翰林學士,留你修《西夏史》,但此事之餘,卻還要任事的……朕分撥你一些石炭和糧食,你代朕去近幾周邊巡視,適當以工代賑,儘量少凍死一些人。”

“此乃仁政,臣敢不從命!”趙伯藥旋即應聲,卻又有些猶豫之色。

“怎麼?”趙玖當然會意。

“官家。”趙伯藥小心相對。“無論是修史,還是去巡視賑濟,都是一等一的差事,臣既受命,自然無話,唯獨此番直接轉任內製,未免太過抬愛……靖康前新科進士履任地方回來轉閣職,可從沒有這麼快的。”

“那你想如何?”

“臣冒昧,原為官家賑濟近幾後,依舊出為地方。”

趙玖想了一想,當即頷首:“也好!你有此心是極為妥當的!看此番賑濟結果就是,若做的不錯,直接出任一州正印便是。”

趙伯藥大喜……很顯然,這位官家對他第一個狀元兼殉國宰執女婿,還是非常優容的。當然了,也有這名狀元懂得時政的緣故。

要知道,朝廷上下對清理館閣,直接合並未舍人、學士兩個階層的簡單粗暴做法一直有些不滿,尤其是此番新科進士漸漸回轉中樞,一旦直接躍升為舍人、學士等近臣,不免有些幸進之嫌疑,而單純修史閒置的話,這官家又素來講究任事的,先是他自己不滿起來。

故此,這位狀元自請外任,倒是開了個好頭。

一言既罷,趙玖直接看向了第二人:“晁卿。”

“臣在。”

“下麵有不少人說你文字上功夫學問了得,朕有心讓你加舍人銜去做伯藥副手,然後你說要修史還是去地方……”

“臣……”晁公武何曾想到要自己來選,也是一時緊張,卻又不敢猶豫。“臣真心想修史。”

“可以!”趙玖點了點頭,卻不知道是如何做想了。

“臣謝過……”晁公武趕緊便要謝恩。

不過就在這時,趙官家忽然打斷了對方:“你在密州,知不知道此番張宗顏擅自出兵的事情?”

此言一出,石亭內外的氣氛陡然一滯。

且說,如今東京城內議論的最多的三件事情,正是所謂冬日三大案——一個是潘國丈表侄私下提前銷售國債份額案;另一個則是禦營後軍吳玠愛將楊政殺妾剝皮案;而最後一個,也是爭議最大的,正是禦營右軍張浚麾下統製官張宗顏,在十月間擅自渡黃河出兵,結果被女真萬戶王伯龍在棣州商河當麵擊敗,大敗而歸之案。

三個案子,前一個就算是私人財迷心竅,也牽扯到了外戚與國債,而後兩個卻乾脆牽扯到了最敏感的禦營和帥臣,很可能會影響到朝廷這兩年的基本政策……沒一個是簡單的。而且每一個案子都有爭論,即便是楊政案都有人以此番平定西夏的功勞為之求情,更遑論張宗顏這裡了。

不過,與此同時,三個案子的主犯,已經全部下獄,而且每個案子也都有相應要求嚴懲不貸的意見也是事實。

而這件事情,也正是此番來敘任的地方官最畏懼的話題。

“陛下。”晁公武緊張不安,卻趕緊做答。“張宗顏調度兵馬、取用物資的事情,臣當然知曉,密州早早為他提供了民夫與軍械庫存,而且不止臣知曉,整個京東就沒幾人不知道……但臣與劉知州彼時隻以為他是……他是……”

“他是什麼?”趙玖蹙額催促。

“他是代禦營右軍與禦營海軍爭奪物資,誰人能想到他會主動渡河去打棣州呢?”晁公武低頭相對。“不過此時細細回想,臣等當時也是糊塗了……以禦營前軍、左軍、後軍、騎軍在西線那般戰功,張宗顏按捺不住才屬尋常,對這般作為早該有所預防才對……這是臣的失職。”

趙玖不置可否,直接看向那崔邦弼:“崔統領,你們呢?”

“臣等禦營海軍處,更是以為如此。”崔邦弼立即應聲而答。“李統製(李寶)得知萊州的軍需庫存被掏空後,幾乎要與禦營右軍火並……此事陛下應該是知道的。”

趙玖聞言複又搖了搖頭:“其實此事倒也怪不到你們,心態好猜,可便是猜到了,誰又能想到他會這般大膽呢?平白葬送那麼多禦營士卒,堯山後積攢的士氣白白被泄了許多。”

幾名述職的年輕人不提,周圍的近臣們也多沉默……趙官家這個意思,明顯是要嚴厲處置了。

“你呢,黃通判,你是胡尚書與吳都統的舊識,還與楊政做了幾年鄰居,你可知道陝北那邊對楊政是什麼態度?”

“自然是……”黃姓通判聞言本能起身欲言,待見到官家平靜臉色後,卻心下一驚,即刻改口再對。“自然是都想求情的居多,都說官家為一女子殺功臣,未免太過,胡尚書也太嚴厲了。”

趙玖點了點頭,依然不置可否,其實這三個案子他一開始便下了決心,楊政的事情更是早早有了決斷,隻是看姓黃的是否老實而已。

而此人不管是反應過來還是真老實,他都沒必要深究。

一念至此,趙官家複又看向了最後一人:“梅提舉……聽說你翻譯了一本夷人雜書?這是怎麼回事?兩年內便能學通一門言語嗎?”

輪到自己,哪怕心中預演了千萬遍,梅櫟依然緊張至極,何況他哪裡想到官家會從此事問起,但還是牢記自家世叔的提醒,實話實說:

“好讓官家知道,臣少年時家父在泉州任職,彼時宅院便與大食商棧挨著,學了些大食人言語,後來自己提舉市舶司,重新接觸到他們,文字雖然能認識,但已經聽不通順了,所以就拿此事作練習,好恢複往日記性……”

趙玖連連頷首,複又再問:“卿在溫州,挨著福建,彼處殺嬰習俗還多嗎?”

梅櫟心下愈發慌張,但還是按照林尚書的提醒,硬著頭皮繼續實話實話:“並無多少變化。”

“福建為何殺嬰這般突出?”趙玖表情依然不變。

“好讓官家知道,福建田少人多,一家之產就那些,一旦生多了孩子,便是士人家庭也都養不起來,便乾脆當時溺死……譬如胡尚書(胡寅)當年便差點被溺死,隻是被胡教授(胡安國)給救下來了。”

“胡寅?”

“是。”

“那一路北上……南方、北方,可覺得民生上有什麼差異嗎?”

“……”

“為何不說話?”

“回稟官家,南北差異是有的……南方百姓多在意賦稅之重,北方百姓多在意物資匱乏。”

“這就對了。”趙玖終於感慨起來。“北方經曆戰亂,有過軍屯、授田,主要麻煩在於人口減少的情況下如何恢複生產,這不是東京彙集了全國精華能改變的;南方就反過來,擠得人太多,賦稅那般重,主要矛盾在於如何維係生存……不過最主要的一點是,南北百姓其實還是民生多艱,但有些人,卻隻計較軍功,隻覺得滅了個三百萬人口的西夏就如何如何,還有人,一安生下來就犯老毛病,總是索取無度……殊不知,老百姓之所以沒立即再起來造反,於南方而言乃是才鎮壓下去沒幾日,心中懷懼,於北方而言,乃是一度十室九空,忍耐度高了一些而已。”

梅櫟也好,趙伯藥也罷,這五人或者門路清楚,或者本就是相關之人,各自就想到了一些事情,隻是不敢說話。

周圍近臣更加確定,趙官家這是要決心嚴厲處置三大案了。

而停了一停,趙官家複又再問:“南方可還有拋荒的嗎?”

“有的,但與前兩年比,已經很少了。”梅櫟愈發老實。

“市舶司那邊,呂相公來奏疏,說設置香藥榷場,專營專賣,你覺得還能有進益嗎?”趙官家追問不及。

“應該可以……香藥多是富貴人家所求,稍微漲些價,應該還是能有些多餘進益的。”

“大約多少?”

“臣冒昧猜度,若各處皆設,一年能多二三十萬緡,然後會逐年增加,最後大約在五十萬緡的上限停住。”

“不少了,市舶司之前收入,也不過一百二三十萬緡。”

“是……但朝廷平滅西夏,溝通西域,再加上草原茶馬,是能對國家整體商貿有所助益的,說不得往後幾年,市舶司進益便是不論香藥,也會漲一些的。”

“國家眼下要務依然是財政……”趙官家點了點頭,顯然對此人的老實印象深刻,且滿意至極。“戶部林尚書舉薦了你,正是說你是個難得通曉財務商貿根本的,朕今日見你也老實……先掛個舍人職務,回去寫個如何勾連東西南北商務,使國家稍有進益的條陳過來!”

“臣謹遵旨。”

“崔卿……你先加個副統製銜,然後回去告訴李寶,就說朕知道他的意思了,但眼下海軍要擴充得需要錢,朕又不能平白變出來,讓他稍安勿躁。”

“喏!”

“黃卿……”

趙官家點了點頭,剛要繼續說下去,卻不料另一邊細細雪花之中,楊沂中匆匆而至,神色嚴峻,直接將一匣子交予藍珪,並稍作耳語,藍珪一時猶疑,卻還是第一時間打斷了趙官家的召見,躬身將那匣子奉上。

趙玖心下奇怪,但還是直接在石桌上去看,但甫一開了匣子,尚未來得及打開裡麵的絲絹呢,旁邊藍大官便無奈之下,小心翼翼的做了解釋:

“是太上道君皇帝送來賀表,稱賀官家平滅西夏……大概是太上淵聖皇帝送賀表的事情被太上道君皇帝知道了,卻不曉得官家已經封還。”

趙玖怔了一怔,旋即大怒,也不看其中內容,也不顧身前有五名述職大臣、周圍還有無數近臣,直接從匣子中取出絲絹,奮力去撕。

然而,絲絹堅韌,趙官家又是個廢物的,居然一時沒有撕扯開來,便乾脆直接伸手從腰下不知道什麼地方掏出一柄雪亮匕首來,然後就在石案之上,將那個賀表劃了個七零八落。

然後,待趙官家一口氣喘勻,卻又將手中那亂七八糟的絲絹碎片塞回了匣子,然後遞給身側早已經嚇住的藍大官:“還是老規矩,原樣送回!順便再與少林寺得和尚們一句話,問問他們,太上道君皇帝在那裡不用念經祈福深入研究佛法的嗎?如何還用上了筆墨?!朕自平滅西夏,乾他鳥事?!一個兩個,都來稱賀?!”

前方五名一直在地方上做官當兵的臣僚,早已經目瞪口呆,卻個個呆若木雞,一下都不敢吭聲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