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唐宋年間,上元節或許不是這年頭最重要的節日,但卻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節日。
首先,它在年節之後,春耕之前,這個時候,沒有到農忙的節氣,但天氣卻已經轉暖,不似年節那般寒冷,正適合出門。
與此同時,可能是人類共有的特性,春天的節日向來是對女子網開一麵的,宋代及之前,雖然女子的地位都一直是有的,但允許所有年齡段的女子放肆出來遊玩,卻也僅限於兩個春日節慶了……於鄉野而言,無疑是春耕後的上巳節(三月初三)最為契合,這一天是踏青、沐浴、去邪的好日子,而城市裡,毫無疑問就是上元佳節了,花燈、祈福也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其實,這種春日間節日對女性的額外尊重與網開一麵,很可能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殖崇拜、自由戀愛與農耕社會的妥協與結合的產物。
這一點,可以從很多原始的部落、早期開化文明中清晰窺見到一些特定的發展脈絡……好的壞的無所謂,但古今中外,著實都免不了這一遭的。
隻能說,即便是漸漸保守化和持續性壓抑的中國,也阻攔不了這種人類基本的最欲望與需求。
畢竟嘛,洋和尚也偷燈油,政教一體的中亞軍閥們也喜歡養**,大家都是人,本質上都是一回事。
當然了,到了宋代,記載在《周禮》中,得到儒家老祖宗雙重認證,但卻更加放肆的上巳節,忽然間便在北方和中原消失,而主題更收斂一點的上元節卻得到了官方的更進一步推崇……從這個角度來說,卻似乎又是封建禮教的勝利了。
中國傳統社會性壓抑的進一步加深,以及女性實際社會地位的減弱,似乎也是事實。
不過這麼一來,上元節前後五日,所謂‘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四門大開,不禁晝夜’,以至於連刑獄機構都可以趁機展示刑具,幾乎變成大宋版的狂歡節,卻也算是另一種釋放結果了。
而這其中,又公認的,尤其以東京城的上元節格局,曆來顯得與他處不同。
一連五日,自正月十四到十八,城內城外,鄉野地方,真真是百萬人口傾巢而出,彩燈遍布整個城市,甚至一直延伸到城外的嶽台、青城,整個城市到了夜間,幾乎變成一片燈海。
而且這其中,城西燈景的彆致,城南燈海的密集,城東燈市的奢華,城北燈場的廣闊,素來是出了名的。
但這些又都比不過宣德樓對麵,禦街正中間的燈棚燈山。
所謂燈棚燈山,乃是皇家詔令工匠,自年節時便開始建設堆砌的彩棚式大型燈具,每年形製大小都不相同,其中高一些的幾乎要與宣德樓等高,寬一些的幾乎要與禦街齊平。
實際上,每年上元節假期的第二日,也就是上元日當天晚上,整個東京的士民百姓往往要從大白天開始便到禦街兩側占座,專等晚間的燈山、燈棚的點燃……這就好像後世的春晚一般,甭管好看不好看,總是個特定的保留節目,而且是正戲。
不過,細細算起來,從靖康二年也就是建炎元年那一撥女真人圍城算起,東京城已經足足七年沒有真真正正的起過正正經經的燈棚了。
可這一次,過年的時候,便隱隱約約有官家龍顏大悅,然後撥出專款,召集工匠做燈具的傳言出來……大家考慮到去年沒有任何大的戰事,官家的權威地位又到了根本無法動搖的地步,再加上還有元祐太後歸京的由頭,所以反而多有信了的意思。
高級官員們也多沒有反駁流言的意思,因為他們親耳聽到戶部尚書林景默與趙官家的對話,所以知道去年的建財計劃其實已經超額完成。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弄出來幾萬貫、十幾萬貫做個樣子……而且還能讓上元節的市場熱鬨一點,多收些商稅、賣些彩票,套回一些成本……未必就不行嘛!
然而,傳言歸出言,一直到建炎八年的上元節假期開始,眾人都未曾看到宣德門前起什麼燈棚,隻是在禦街兩側廊下起了燈謎,然後當日例行給秘閣以上重臣賜下了相國寺的素齋,然後不免對朝廷和官家有些失望。
唯獨失望又歸失望,卻也注定不會有人提這個由頭的……真要提了,不用官家開口,自有其他官員拿著國家未靖,勤儉節約做借口,讓你下不來台。
當然了,正如之前所講的那般,在國家一整年沒有大的軍事行動,經濟全麵複蘇、朝堂格外穩定的情況下,東京城今年的上元佳節儘管沒有皇室和官方的大舉參與,但規模卻依然直逼往年豐亨豫大之時。
甚至,可能是因為憋屈了許久的緣故,民間的活躍程度,好像更勝一籌。
一連五日,晚間燈市、燈謎不提,便是白日,城北蹴鞠場也連開五日表演賽,內城諸門左近的彩票點更是加了上元活字特彆彩票,每日都有十文博百貫的獎項現場開出,據說五日獎項分彆是三位太後與兩位貴妃當日親手封裝的……第一日開在是朱雀門,第二日在宣秋門,第三日是望春門,第四日的時候,許多人蜂擁到麗景門、閭闔門、崇明門三門,全家大筆購入數十份、上百份獎票,卻不料居然還是在望春門!
等到了第五日,也就是正月十八這天,到了傍晚前,內侍省的內侍在各處門前同時當眾打開禦封的小匣子,卻不料裡麵除了一個鄭太後指定的百貫的活字串外,居然還有一個官家指定的千貫活字串!
到此為止,誰還不明白,這是官家在補償沒有燈棚的私人表示?須知道,便是不會算賬也大約清楚,這種六活字分六門的排序彩票,規模其實不大,朝廷每日全賣出去也不過是六七百貫的進入,基本上還全被置了獎務。
這一千貫,對於素來小氣的趙官家而言,倒真的是蝕本了,也算是某種誠意了。
閒話少說,隨即,百貫在崇明門開出,而那個千貫的獎項則是在閭闔門外開出……然後居然是一個蕃人出身的軍漢,隻花了八十文,買了八個北伐吉利活字小紙券,卻得了此獎!
周圍不知道多少私下喝罵的,但這種六活字排序印刷的彩票,分在六門處,乾乾淨淨,規模不大不小,大家隨機購買,便是官家也難作弊,喝罵完了蕃子後也隻能在心裡豔羨不停。
畢竟,一千貫,對這種願意來買彩票的中產以下百姓而言,足可以在城中買一處傳家的宅院,置一個傳家的鋪子,還能留下幾百貫的棺材本了。
所謂封建時代的市民階層財務自由,大約如此。
但不管如何,隨著正月十八晚間到來,燈市最後一次開始,這場狂歡似乎終於要結束了。
然而,所以說然而,正月十九,一大早,趙官家便攜帶兩位貴妃,以及幾位皇子、公主,一起出現在了還比較冷清的宣德樓上。
非隻如此,很快,三位太後,無論是剛剛回來的俗稱元祐的孟太後,還是在後宮享受,很少露麵的俗稱寧德的鄭太後、俗稱成平的韋太後,居然都被官家接來,登上了宣德樓。
這還不算,公相呂好問以下,在京諸大臣也都紛紛出現……呂好問是被人和太後前後腳從景苑那邊接來的,其餘宰執大臣今日本就要開始公務,根本就是迎頭撞上……而官家有旨,令諸宰執,與諸秘閣重臣一起登樓隨駕,公閣諸位若適逢其會,也許登樓,其餘官員無論是在職的還是退休的,皆按照最終品階沿禦街兩側長廊靜坐隨侍。
官家既然要擺出這種架勢來見臣子,何人會不來?莫說秘閣重臣紛紛登樓,便是那些公閣人物中和尚道士們,也不顧自己廟裡觀中還有香油沒收拾,全都匆匆換上嶄新僧袍、道袍,紛紛倉促彙集。
來的時候那叫一個氣喘籲籲,到了以後,那叫一個寶相莊嚴、道骨仙風。
等到這群人抵達以後,寬闊到嚇人的禦街之上,宣德樓正前方,卻又起了變化,乃是早有無數工匠從宮內帶著各種工具、材料湧出宣德門,開始當眾組裝一個奇怪的、巨大且有點像大燈的東西……但也不太確定?
與此同時,禦前班直們更是早早全副武裝,列隊於此物周邊,嚴禁他人接近。
很快啊,隨著趙官家這不講武德的突襲,整個東京城立即就好像活過來一般,無數士民不顧昨夜熬了多久,紛紛聚攏,以至於宣德樓前很快便是人山人海,不亞於前幾日內城諸門的場景。
而工匠們依然在辛苦操作著什麼,隻是動靜漸漸大了起來而已。
坦誠說,這個時候,不管是宣德樓上的重臣,還是下麵看熱鬨的老百姓,八成的注意力都並不在禦街上這個玩意……畢竟嘛,這種東西有‘成例’的,甭管是與民同樂搞什麼花哨玩意,還是學上次馬拉半球給原學張目,反正大家看個熱鬨就是……大家的目光此時更多都在趙官家與三位太後、兩位貴妃、兩位皇子、三位公主身上。
這個組合裡麵有太多值得說道的地方了:
一身大紅袍子、硬翅襆頭的趙官家本人自不必言。
而對趙官家有著切實最大擁立之功,也是他登基合法性來源的元佑太後,卻偏偏是跟官家親緣最遠的一位,何況剛剛出了替二聖轉交文書的事情,以至於雙方七八年的相安無事徹底終結。
韋太後理論上是趙官家親近的一位,但根據小道傳聞,這位太後反而是最、最一言難儘的,幾乎與潘貴妃無二……無論是大蠟燭還是大鸚鵡,都是有心人可以打探到的切實蠢行……但這也不怪她,若非趙官家本人脫穎而出,這位根本就是太上道君皇帝後宮中不入流的一位,就好像當日潘貴妃若非是漏網之魚然後一開始懷了孕,也不會有今日這般造化。
鄭太後最為人熟知,民間威望、後宮水平也都公認最高,卻是眼下最沉默,之前也最安靜的一位。
兩位貴妃,不必說了,沒有皇後,可能以後也不會立皇後的現實,足以讓這兩位唱一輩子的對頭詞牌……不過,今日潘貴妃穿著異常華麗,跟官家的大紅袍子相得益彰,不知道的小民遠遠看到了,怕是還以為她是皇後呢!
至於吳貴妃,可能是因為已經顯懷,所以不好穿那種合身的華貴服飾吧?
兩位皇子,今年都算是繈褓中,看不到真實模樣,僅僅是露了一麵後,便有大年紀宮女妥當抱回去了,但偏偏是這‘露麵’最短的二人得到了最多的目光……有些人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有些人在層次不高的現實下,卻不免會有糊塗心思,這也幾乎是注定的。
至於三位公主,一個許給了嶽鵬舉的兒子,一個許給了吳晉卿的兒子,一個許給了韓良臣的兒子……當然,畢竟是公主,哪怕此時乃是三位公主蝟到官家身邊,卻也無所謂了。
且說,等待是漫長而無聊的,打量多了也就那樣了,可偏偏宣德樓這地方,卻注定是多事的。
不說其他,隻是官家端坐於上數個時辰,便是難得與民間處於其實很遠,但看起來很近的距離之上,而且還是大庭廣眾……這一種難得的好機會,所以,曆史上民間趁機在此處跳出來告禦狀、上諫書、獻寶貝的數不勝數。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領現金紅包!
其中,告禦狀當然是有專人如之前太學門前那般直接接手,後兩者,大部分是得了賞賜、隨意打發了的居多,但也如宋徽宗正在興頭上被人勸要節儉,以至於親口下令酷刑處決的反麵例子。
“官家,臣請獻神物!”
果然,在城樓上漸漸安靜下來以後,下麵禦街兩側的長廊內,一名明顯是知州、知府級彆的閒散官員之輩眼見機會難得,卻終於是忍耐不住,將懷中之物高高舉起,越眾而出……然後理所當然的被嚴防死守的禦前班直給直接攔住。
趙玖瞥了一眼此人,雖然目力極好,卻也不認得此人是誰,更不熟悉聲音,便要拂袖斥去。
但也就是此時,就在一側的潘貴妃忽然雙手攀住趙玖,插了句嘴:“官家,那人是舊日宰執,不可輕對……”
不光是趙玖,安靜的宣德樓上,許多人都本能來看這位貴妃,然後其中大多數又一起轉回。
隻有趙官家,依舊繼續打量了一下潘妃身上的紅綢衣服,然後方才微微笑對:“既是貴妃所言,見一見也無妨……”
既然官家有口諭,自有人從樓上揮手示意放行。
而趁著這個時候,趙玖卻是扭頭相對身後立著的呂本中:“呂卿認得此人?”
“如何不認得?”呂本中不顧自己父親就在不遠處,當即撚須失笑頷首。“好讓官家知道,此人名為蔡懋,確係昔日宰執,而且是宰執世家,其父名為蔡確,其嶽名為馮京……此人臣可是太熟了。”
此言輕鬆到處,以至於一旁的仁保忠忍不住看了呂本中一眼……投胎的本事,他實在是沒轍。
“他是何時做得相公?”趙玖並沒在意仁保忠的眼神,隻是微微一怔,便旋即再問,而剛一問完,便瞬間醒悟。“可是靖康二十六相之一?”
呂本中再度含笑頷首:“官家明鑒。”
但趙玖旋即又有些不解:“靖康二十六相,要麼被擄走直接殉國了;活著的裡麵,主和、主降皆被貶斥,朕從來未赦;而主戰、主守的朕沒理由不用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