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依然莫名其妙,隻覺得此人胡說八道,但張榮和他身側幾名梁山泊老兄弟是什麼出身,哪裡不曉得這說到了點子上,卻是即刻釋然,然後一起去看王貴。
王貴依然不信,但片刻之後,去檢查船隻的人回來,卻隻說沒有問題,而張榮又冷冷來看他不停,卻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旋即,禁令解除,並乾脆指定了那個周镔做此間指揮。
結果,那周镔未免太過小心了一些,民夫與畜力一起重新就位,準備妥當後,卻又跑來詢問:“敢問都統,讓誰來領號子?”
王貴愈發不耐,便要指著周镔要對方來做。
但就在此時,早已經在旁不耐的張榮忽然不再裝模作樣,而是將棉襖擲到地上,穿著牛皮雕花靴子走將下去,直接在泥水裡從一名略顯年長的民夫手中奪來繩索,回頭相顧:“認的俺梁山泊張榮嗎?俺張榮來唱號子!京東梁山泊的號子,都會唱嗎?!”
王貴以下禦營前軍,還有無數民夫目瞪口呆,反倒是禦營水軍上下,居然毫無反應,隻是哄笑起來。
可張榮是何等脾氣,哪裡會在意周圍人反應,聽到哄笑憤憤喝罵一聲後,便張口來唱。
沒錯,號子是用來唱的,不是喊的,隻是腔調綿長,輕重突出,便於所有人一起發力罷了。
王貴怔怔立在那裡,頭腦一片空白,雖在京東住了快十年,卻半日方才聽懂那歌詞。
正所謂:
“一聲號子我一身汗,
一聲號子我一身膽。
一根纖繩九丈三,
父子代代肩上栓。
官家索要花石綱,
一綱就是十大船。
船從江南到河南,
共要纖夫十百千。
踏穿兩京無人問,
誰知纖夫心裡寒……”
這號子用在現在,肯定是有些不合時宜了,但是絕對有用,因為張榮唱到十百千的時候,這艘輪船便已經成功離開船塢,登上了後方平實的木道,木道上全是預備好的滾木,船隻壓上滾木,民夫立即就變的輕鬆了許多。
而且,一旦來到此處,地形開闊,能使用的牲畜、人力也比之前在船塢前更加充裕。
於是乎,這艘裝配了小型投石機的輪船,立即就開始了自己陸地行舟。
至於張榮張節度,雖然一舉成功,卻一直唱完了一整首號子,隨著船隻走了許久,方才回身過來,穿上了棉襖。
而這個時候,第二艘輪船也已經成功啟動了,而且第三艘船,也就是一艘大號輪船,也開始在鎮外的另一個更寬大的露天船塢處開始嘗試。
“船肯定能走,俺就不留在這邊了。”張榮回到跟前,對著尚未反應過來的王貴下了一道命令。“但你王都統也不是個乾活的人,要多聽旁人說話……彆的不管,要先燒熱水,燒足熱水。”
“節度放心。”王貴回過神來,趕緊俯首,畢恭畢敬。“熱水熱飯肯定不會缺。”
“不是這個意思。”張榮肅然以對。“之前商議的兩個法子,一個滾木,一個淺坑冰道……冰道現在結不成對不對?”
“對!”
“但是薄冰還是有的。”張榮認真提醒。“後半夜,滾木上跟船塢裡頭,會結薄冰,容易出事……拿熱水不停的澆!而且滾木也要注意,壞了趕緊換!”
王貴恍然,連連應聲。
而張榮也不再多言,複又上馬,直接往大名城這邊過來,但行不過五六裡路,夜色之中,卻忽然間聽到西南麵夜空中一陣喊殺之聲響起,也不知道是多少人在乘夜行動……張榮情知是大名城那裡得到快馬彙報,知道故城這裡遮掩不住,也很可能是從第一艘船成功啟動後便有人彙報過去的緣故,但不管如何,佯攻計劃都提前啟動了。
沒錯,嶽飛的所謂計策就是這個,最起碼這是其中之一。
其實說穿了,想要攻下元城,一個根本的問題是如何確保宋軍形成局部兵力優勢,然後在不受乾擾的情況下從容布置陣地、從容攻城。
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黃河封凍後暫且不提,黃河封凍前,就元城這個地形,肯定需要確保能控製河道,隻要水軍能在這邊臨城河道上出現,不管是對攻城還是對防禦外來之敵乾擾,又或者是必要時的撤退,那都是絕大的助益。
但是,高景山在大名府當了許多年的軍頭,如何不曉得這個道理,那二十多架砲車,便是針對這個要害的先手布置,而且著實狠辣,禦營水軍根本毫無作為。
對此,嶽飛的應對很匪夷所思,但也很簡單,甚至簡單到有些粗暴——這裡距離黃河岔口不過十餘裡,兩個河道也不過是十餘裡的距離,那麼為什麼不將船隻從陸地上拖拽過去,直接繞過那個被封鎖的河道呢?
這個想法看似匪夷所思,其實是沒有太大問題的,那日下來後嶽飛細細交代,張榮便覺得可行,因為這年頭是有乾船塢技術的,早在太上道君皇帝的時候,就有人在金明池旁邊修建乾船塢,以修理池中那些注定不能上陣的大龍舟。
而且,內河船隻都是平底的,平底的,意味著可以用滾木協助‘行駛’,比尖底的海船方便不知道多少。
所以,陸上行舟這個概念從一開始來說根本就不是天方夜譚。
但是,這麼做也有一些彆的要求,不是光一個主意就行的,他得確保速度要快,要出乎金軍預料,戰場之上,最大的變數始終是人。
任何精彩的軍事計劃,隻要被敵人察覺,就注定會引來阻擾與乾擾,到時候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實際上,這也是嶽飛放棄挖溝引水這個常規法子的緣故。
而為了能夠成功,今夜必須要有佯攻和其他動作來做遮掩,而且得是合情合理的佯攻和遮掩。
那麼宋軍合情合理的軍事嘗試應該是什麼呢?
“來了嗎?”
隨著城外一陣動靜,元城內,一身錦襖,幾乎與河南貴人冬日打扮一般無二,正端坐自家閣樓上的高景山微微抬頭,麵色不變。“我就知道,這般動靜,肯定有事……是哪邊?”
“南邊!”
一名女真猛安俯首相對。“看架勢,不下數千,說不定有萬人,正在堆舟連浮橋,準備夜渡!”
“不要管他。”高景山不以為然道。“隻派哨騎小心沿河查探,並讓南城那邊徹夜燈火認真警醒便可……他若真敢來攻,便仗高牆堅壘,讓他無力能為。”
“若是宋軍去攻南樂、魏店呢?”女真猛安一時猶豫。
這兩處都在元城西南,算是繁華據點,也算是支城了。
“那就也讓南樂、魏店兩處一並小心防守。”高景山狀若醒悟。“若是不支,告訴兩家守將,乘夜撤到永濟渠那邊,待到天明再入城。”
“喏。”女真猛安無奈應聲,然後匆匆下樓。
高景山繼續端坐閣樓之上,一時百無聊賴,卻又忍不住去看身側一個侍從,後者會意,趕緊俯首相詢:
“都統可有什麼吩咐?”
“我想起來一件事情。”高景山微微歎道。“去尋那種帶爐子的小燉鍋,再尋一條魚來,讓廚娘準備一下……最後再去找高通事過來,說我要在這裡請他吃魚。”
侍從茫茫然應聲,直接下去了。
都統有令,區區一個鍋一條魚算什麼?片刻之後,燉鍋便被擺上,魚也被燉上,高景山又著人尋來一瓶藍橋風月,但高通事尚未抵達,於是乎,這位金國行軍司都統乾脆打開了一份沾著血跡的最新一期宋人邸報,自斟自飲自用自觀了起來。
然而,城外動靜越來越大,高都統雖然穩坐如山,卻也攔不住無數臣吏、軍官、侍從往來不斷。
“都統!”
忽然間,又一名年輕渤海猛安親自來報。“宋軍攻下南樂了!領頭的是湯懷,渡河過來的是嶽家軍的中軍!”
這下子,高景山終於詫異放下手中邸報,認真相詢:“你怎麼知道這些的?”
“南樂守將逃到了西城,沒敢入城,卻是在城下對末將彙報了這些。”這渤海猛安興奮至極。“都統,嶽飛的中軍浪蕩渡河,這是機會!”
“什麼機會?”高景山狀若不解。
“末將知道城防嚴謹,不可擅出,但末將願意飛馬去館陶走一趟,連夜引阿裡、杓合兩位萬戶來援,吞下這支宋軍!”渤海猛安猶然不覺自家主將的姿態。
“胡扯八道。”高景山無奈相對。“援軍自館陶過來城南,要麼穿城而過,要麼須兩次渡過永濟渠……無論哪個法子,有這個功夫,宋軍早就摸黑撤回去了……你以為為何宋軍隻在城南將部隊亮出來?”
這渤海猛安登時無言。
“而且,你以為我沒有給杓合、阿裡兩位萬戶發信?”高景山繼續無語相對。“今日天色陰沉,沒有月光,但河對岸三處大的據點裡卻都有動靜,隔河可聞,那時我便曉得宋軍要做事情,就已經給兩位萬戶發信,讓他們四更做飯,天一亮起軍自北向南替我掃蕩一番城北,但卻要千萬小心不得黑夜過來,省得被宋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北麵渡河埋伏……哪裡要你來提醒?”
渤海猛安更是訕訕,更兼回頭看到另一位渤海高氏出身的高通事抵達,立在閣樓樓梯內側,也是尷尬,便當即叩首:“末將慚愧,不知都統準備萬全,還請責罰!”
“拖下去,打二十軍棍!”孰料,高景山居然真就揮手下令,進行了責罰。
渤海猛安徹底恍惚,愕然抬頭……沒辦法,他隻是客氣一下啊,那個請罪是隨口說的,關鍵是那句‘都統準備萬全’啊!
高景山見狀,愈發無奈,隻能認真解釋:“我不是罰你出這個主意,是我早有軍令,四城和渡口的輪值守將不得擅自離城,你今日本該在城上才對,如何起了主意便親自來見我,將我軍令拋之腦後?”
渤海猛安徹底頹喪,隻能老老實實叉手而對,任由兩麵甲士上來將他帶下樓梯去領那二十軍棍。
而這猛安一走,高景山卻又含笑起身,來迎那高通事。
這高通事也立即拱手還禮,二人隨即隨意在閣樓上堆著那鍋燉魚坐下,這時候,高通事卻才失笑:“外麵兵荒馬亂,都統好情致!”
“談不上情致。”高景山喟然以對。“當日大?沒死的時候,我去出使東京,回來的時候在大名府外的黃河河道上相會,他在船上燉魚招待我……今夜被宋軍驚動,不知為何想起往事,卻發現咱們渤海人物漸漸凋零,方才驚擾了高通事。”
那高通事聞言也是黯然,半晌方才一聲歎氣:“誰說不是呢?這些年輕人隻曉得我們這些人小心老成,覺得我們保守畏縮,卻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何如此?當日高永昌反,率渤海、高麗之眾與太祖爭遼東,一敗塗地後,才有大撻不野兄弟、杓合、你我,入了金國軍中,雖說渤海人在國中僅次於女真人一般,但咱們這些冒尖的卻反遭忌諱……剛剛那個是蒲速越吧?大?的長子?”
高景山反應過來,即刻頷首:“是,他在原本那個萬戶中不服杓合的管束,杓合無奈,請我調度了過來。”
“難怪,但何至於此啊?”那高通事繼續歎道。“當日五人,他伯父大撻不野戰死,他親父大?出言怨望,受貶守渡而亡,我在都元帥府中,隻因都元帥原準備讓我當希尹副手,做個宰執,便也被忌諱,若非你及時保我,也早就被殺雞儆猴了。與之相比,烏林答兄弟,雖也都元帥的心腹,卻因為是女真人,反遭任用提拔。還有溫敦思忠這種小人,撒離喝、奔睹這些年輕人,更是因為出身太祖嫡係而輕易飛黃騰達,而你與杓合,卻隻是因為軍中本有兩個渤海萬戶的老底子,脫不開,才能繼續存身,蒲速越這種年輕人也隻能在這兩個萬戶打轉,沒有施展的地方。”
原來,這高通事不是彆人,正是粘罕心腹之一高慶裔,粘罕死後,賴高景山方存。
“不說這些了。”聽到這裡,高景山終於搖頭。“大金國終究是人家完顏家的,咱們吃人家糧餉,儘職儘責,問心無愧便好……今日喚通事過來,不過是漫漫長夜,宋人又不讓睡覺,不得不請通事陪我打發過去罷了。”
高通事,也就是高慶裔了,聞言頷首,便去端酒,但剛剛抬起一盞酒來,卻又不免正色:“局勢果真無礙嗎?”
“且看東南渡口。”當著高慶裔的麵,高景山終於坦誠,卻不慌不忙以手指向了東南方向。“嶽鵬舉雖然年輕,卻絕非浪得虛名之輩也,絕非是做無用之功的人……我估計,他這是因為王伯龍不聽軍令,貪功現身,以及這邊大征簽軍,猜到了四太子要領大軍過來,所以一麵收縮,一麵準備走前奮力一搏……而此搏能不能成,不在城南耀武揚威,也不在城北如何潛行動作,卻在能否引水軍過此河口!”
高慶裔連連頷首:“故此,城南如何、城北如何,皆是虛妄,天色一明,館陶大軍南下掃蕩,都是空置,隻看水軍是否偷渡河口?”
“不錯!”高景山冷笑以對,也舉起酒盞來。“不管南北,皆是疑兵、皆是佯攻,隻有今日天色陰沉,月色被遮蔽,成績河道偷渡才是真的。”
“可若是宋軍不偷渡呢?”高慶裔似笑非笑。
“那我反而要四麵出擊,小心查探了。”高景山陡然一肅。“嶽飛絕不是抓不住重點的庸將,也不是會浪拋軍隊的混人,更不是不能催動部屬的虛帥……他這般動作,反而沒有偷渡,必然有其他要害動作!”
話音剛落,東南處忽然哨聲尖利,高景山與高慶裔對視一眼,卻是齊齊釋然發笑,然後舉杯一飲而儘。
然後掀開鍋蓋,去用燉魚。
燉魚帶起一片熱氣,將整個閣樓都弄得霧氣繚繞,結合著閣樓外的火光,登時晦明晦暗起來。
ps:感謝新盟主彥祖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