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南北並起(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13019 字 9個月前

說白了,他有點被前線的慘烈與劇烈消耗給嚇到了。

唯獨話還得說回來,擔心歸擔心,現在這個情況是,你也不可能冒著將戰線弄崩的危險搞什麼替換的,隻能等著水軍的輪船過去,用八牛弩和砲車,從阿裡部開始,進行戰局上的翻轉。

日頭漸漸再度發生了偏轉,時間來到下午,戰場也越發混亂。

前線缺口那裡,激戰還在繼續,永濟渠東側的防線上,依然時不時有金軍突破,而與此同時,宋軍第二道防線的背後,已經有不下七八百具屍首被擺在此處,數以千計的傷員也被迫露天安置在此,慘叫聲、呻吟聲到處都是。

說起來可笑,上午時,因為這些傷亡而惶恐到需要督戰隊來維持秩序的民夫,此時見到越來越多的屍體和傷員,卻反而安靜了許多,隻是頂著劇烈的疲憊感在那裡挖溝。

當然,便是張逵也終於得到了機會上陣填補了一處缺口。

而也就是這個時候,黃河北道東岔的河道終於被清理乾淨,宋軍禦營水軍的輪船終於得以就位,並很快,對阿裡部進行了一次齊射。

這一次,小輪船上那些原本幾乎已經要被淘汰的八牛弩起到了奇效,一發下去便是三支鐵槍一般的弩矢借著輪船的高度,直接平平射出,卻是恰好在六七百步的極限射程內壓低到地麵左右,配合這密集的金軍部隊,使得這種武器的殺傷力達到了某種極限。

往往是一發三矢,便能瞬間使幾十人喪失戰鬥力,而且血肉橫飛,甚至當場肢體分離。

與之相比,依靠拋射彈道的大輪船上砲車加一起,恐怕也沒有一艘小輪船上的八牛弩來的殺傷大。

而這種安置了八牛弩的小輪船,禦營水軍一共有八艘。

第三輪齊射結束,阿裡部因為水軍打擊而造成的死傷,便達到了之前一上午地麵作戰的傷亡總和。

更要命的是,麵對這種出其不意,且視覺衝擊力驚人的打擊,阿裡部的金軍終於開始動搖起來,他們不再維持隊形和戰場紀律,不等阿裡的軍令傳達下來,便主動的往更內側的永濟渠方向,彙集與擠壓起來,以躲避八牛弩的打擊。

一時間,防線以北的狹地上,挨著東側黃河河道的區域,足足空出了一條七八百步的空白區域。

麵對如此情形,已經年逾五旬的女真宿將、萬戶阿裡稍顯猶豫,但當他注意到兩艘最北麵的大輪船放棄了用砲車轟擊河畔,轉向直接朝更北麵駛去時,卻是終於下定了決心,直接打馬走上了永濟渠上那簡易到極致的浮橋。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並很快,來到了幾乎與自己旗幟齊平的杓合大旗下。

“撤吧!”

阿裡開門見山。“半日不行,再過半日也不行,莫要在此徒勞消耗兵馬!”

杓合冷冷看眼阿裡:“不能衝百八十個來回的騎兵,能叫騎兵?”

“東麵河上有禦營水軍的輪船,全都帶弩炮……沿河七八百步,已經不能立足。”阿裡麵無表情,緩緩以對。“雖不清楚城下是什麼情況,但絕對比我們更無力,拖不了多少人的……若我是嶽飛,待會定然要派一支兵沿東麵河道出來,把我們兩麵包住。”

“等他們出來再撤不遲。”杓合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元城那裡或許還有兵馬在拚命咬住嶽飛,等我們過去。”

“宋軍已經有輪船去館陶了。”阿裡終於說出了最後一個要命情報。“若是館陶被宋軍水師帶著河對岸的宋軍一起掏了……然後此地再遣一支兵馬順著東麵河道出來包住、咬住我們,咱們這兩萬人,可真就萬劫不複了。”

杓合終於變色,卻又不解:“宋軍如何這麼多兵?”

“應該是將三州撤下來的禦營右軍精銳提前調度了過來……不是三萬一城對五萬,而是三萬一城對六七萬。”阿裡依然平靜。“兵力上一開始就被算計了。”

杓合憤恨難名:“王伯龍自恃身份,不服都統軍令,至於貪功誤事!”

“聽我說。”阿裡歎了口氣。“杓合,我知道你跟高都統是舊交,而且高都統以往遮遮掩掩,暗示自己是高麗人,這些年卻是漸漸明白說自己是渤海人……大?兄弟去後,儼然就是你們渤海人的主心骨……你害怕他出事也屬尋常。但事情朕沒有壞到那種地步,元城周幾十裡,城內一整個萬戶,還有高都統自己提前收攏的幾千渤海、高麗健兒,加上後來征發的兩三萬民夫,物資也充足,軍械也充足,想守還是能守的,尤其是不出本月,咱們援軍便該到了。”

杓合依然情緒難平,卻是在馬上低頭左右瞥了一眼,然後冷冷再對:“阿裡將軍,我記得當日我還是個行軍猛安時,便聽說過你的名頭,素來是連幾位太子都敢當麵頂撞的,如今為何這般循循善誘?果真是老了、信了佛的緣故嗎?”

阿裡沉默了一陣子,方才平靜應聲:“信佛是有的,但此事與信佛無關,隻是後來漸漸就曉得了,既要勸人,惡言惡語沒什麼好處,不如好言相對,誠實以待。”

杓合長呼了一口氣,一時仰頭不語。

“你部傷亡極大。”阿裡見狀依舊平靜。“先撤便是,我來為你殿後……不過此時既撤,他們無法包抄,又多少步兵,應該也不會窮追。”

“搖旗!吹號!”杓合終於不再使性子,而是乾脆下令。“謹慎撤軍!務必將傷員帶上!”

周邊金軍早就在等這個軍令,此時得到言語,立即轟然而去,阿裡也乾脆回身去調度兵馬。

就這樣,戰事忽然間便結束掉,而且金軍率先支撐不住……這當然不是什麼意外,但依然讓很多拚殺在第一線的宋軍大喜過望……不少殺紅眼的人不顧軍令,直接追殺出了缺口,但旋即遭遇到了金軍的反撲,甚至一度潰散。

但好在宋軍第二道防線匆匆提上,穩住了局勢,金軍也沒有戀戰。

戰事結束的非常突然,非止是缺口這裡,當城上遙望援軍撤走之後,城下的金軍騎兵也都紛紛在城上的示意下選擇撤離……而嶽飛,居然沒有讓自己的背嵬軍從後方冒險越過永濟渠,去堵住這種金軍的回城路線,隻是放任他們進入城內。

這麼做,當然有各種理由,譬如大名城西北一帶角樓林立,在城下交戰,很容易遭受到城上居高臨下的打擊;再譬如說,永濟渠這個人工河,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又不像北麵陣地內部鋪設了密集浮橋,未必來得及;再譬如說,高景山也是個聰明人,他甚至讓部分金軍騎兵繞道到最安全的東南水門入城。

但理由終究是理由,沒做到底是沒做,而本來是可以這麼做的。

這讓部屬損失慘重,尤其是發現自家那支長斧重步兵戰死率高達兩成的田師中陷入到了某種極度的不安之中。

沒錯,不是憤懣和不滿,而是不安……這麼久了,田師中對嶽飛,雖然稱不上是知心了然,卻也多少曉得了一些對方的脾氣。

“元帥!”

下午時分,匆匆分派好前線事務,田師中便疾馳來到嶽飛的四字大纛下,不及下馬,便匆匆詢問。“敵軍大潰,城中必然震動,何況如此大城,周數十裡,總能尋到破綻,何妨今夜便以火藥炸城,然後募死士突擊,一旦成功,便可得手,以成奇功?”

嶽飛果然搖頭:“田都統,若是那般打算,剛剛我便該不惜傷亡,將城內那股騎兵儘量留在城外才對……”

田師中聞言一聲輕歎,複又死死盯住對方,幾乎無奈:“那你欲何為?”

“田都統,我是這般想的。”嶽飛忽然抬手,周圍近侍兵馬紛紛如潮水般閃開,便是扶著大纛的軍士也都主動撤離,而待周圍軍士躲開,這位大宋河北方麵軍元帥方才從容勒馬以對。“火藥炸城這個事情,咱們隻要保存妥當,不讓它受潮什麼的,那今日炸、明日炸、後日炸,成功與否,道理上都該是一樣的……”

“你是想等下去,拖住金軍主力?你是怕金軍援軍見到大名府失去,不來了,反而轉回太原?”田師中幾乎是脫口而出。“對不對?你過河來,固然是為了破城,但更多是想以破城為手段,替官家勒住金軍主力,是也不是?你一開始,便所謀甚大!一開始,便是衝著女真主力大軍才過的河!有沒有錯?”

嶽飛坦然以對:“田兄明鑒!”

“可今日你也看到了,金軍戰力未失,兩個萬戶,我軍與之在曠野缺口交戰,雙方便都損失慘重,若金軍主力抵達,我軍再炸城,來不來得及?”田師中氣急敗壞。“若來不及,六七萬主力,就在這裡被金軍十四五個萬戶給一起在野地裡傾覆了,難道就能使官家那邊輕鬆了?”

“所以要繼續修工事,不留一點缺口,不去野地裡浪戰!”嶽飛依然平靜。“你看今日戰局,若是工事完備,沒有缺口,是不是便能妥當防衛?”

田師中在馬上搖晃了一下,顯然會意,但卻重重搖頭:“那得修到何等份上?”

“簡單。”嶽飛立在馬上,抬手指點河山。“元城在黃河兩道最窄處,東西不過十三四裡,咱們在北麵起這麼一道防線,南邊也起這麼一道防線,然後沿西河堤再起一道防線,東麵河堤也起一座防線,還要跟大名城連在一起,順便再度陸地行舟,使水師夾河並行……”

田師中幾乎目眩:“你還不如說在此地包著元城建一座城呢!”

“便是當做修城又如何?”嶽飛明顯不以為意。“修建一座同樣周數十裡,乃至於周百裡的大城……”

“這般大城,如何能守的住?”田師中依然不安。

“如何守不住?”這次輪到嶽飛蹙眉了。“封凍之前,兩側水道若有水師,金軍主力雖到,其實無用,隻能南北施展,但今日情形你也看到了,他們鋪展不開兵力……守起來穩若泰山。”

“我當然知道,關鍵是封凍以後呢?”田師中怒極反笑,直接打斷對方。“如何抵擋?若不能抵擋,便隻將一切壓上火藥炸城?你不是最忌諱這種孤注一擲嗎?萬一火藥失效……一路兵馬,一國之運,十年之功,便要葬送在這裡嗎?”

“這就是關鍵了。”嶽飛以手指向二人身前偌大的元城。“封凍期最多四十日,實際上應該隻有三十日,咱們不說火藥,隻說一件事情……若是高景山可以一個萬戶外加一萬多丁壯守住這座周四十裡的城五六十日,我們憑什麼不能以六七萬戰兵、七八萬民夫,守住一座周一百裡的城三四十日?這個地方還沒東京城大,我們的兵馬難道不如十年前的那些禁軍?可東京城不也守了數月,然後是城中自降的嗎?”

田師中愕然失語,卻又連連搖頭:“此地便是有夾河的地利,可倉促起壘,又如何比得上東京城?”

“內起土壘,包元城,使使內中兵馬不能外突;外麵也設土壘,同時起壕溝、架拒馬、立柵欄;中起土山、設砲車,分營區,層層列列……便是後勤準備,我也讓湯懷立即去身後去攻金軍那些水寨了,四十日後勤準備,必然能成。”嶽飛攤手以對。“請田兄明白告我,憑什麼不能守?”

田師中黑著臉,捏著戰馬的鬃毛,一聲不吭。

嶽飛情知對方已服,卻反而眯起眼睛,睥睨四顧:“說白了,太原怎麼守的城、元城怎麼守的城,我們便也如何一般守便可……剛剛高景山遣人來對我講,說但有他在元城,元城便不是我能撼動的……我今日亦有一語,但有我在此處立壘,便也不是金軍傾國就可撼動的!讓爾輩來便是!我待他們十年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