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11764 字 9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紹宋最新章節!

騎軍從兀喇海城返駐嶽台大營後,日常操練裡不知不覺度過了建炎七年的春風夏月秋雨,時間轉瞬來到了八月十二。雖然騎軍一向按草教日閱來要求的,但大型操練畢竟耗費糧餉,故騎軍都統曲端規定了逢五逢十方集體操練。

這日先大略演練了一把陣法配合,剩下的時間就是考校個人武藝練習成果了,不僅那些學成個花架子的要被隊長斥責乃至逐棄,就是騎射皆精的番兵,也要練習禦營軍傳習下來的刀槍棍棒及神臂弓配合之法,這也是考慮到了實戰情況。畢竟戰場之上,也沒人專門給你機會單憑箭術一決高下,否則堯山之上婁室衝鋒之後曲節度也不至於驚慌若死不是。

一時四隊儘皆演練完畢,想著這也算是中秋節假前最後一次全兵操練,曲端乾脆提前吩咐親衛從京師最好的酒樓置辦了席麵,還備下了藍橋風月,就在這嶽台宴請劉錡、李世輔、張中孚、張中彥及其他騎軍高級將領。而曲節度既然難得的給麵子,眾將自是哄然捧場。

琵琶羌笛,中軍置酒,曲端治下自然是沒有美人帳內歌舞的。但劉錡是將門出身,諸事妥帖,小公爺也是素有內秀的,就連曲端,要是少說那些能文能武的話也是能迅速聚集起人心。

待酒過三巡菜經五味,曲端甚至親自離席去挨個勸酒。正如前言所說,曲大節度難得給臉,眾將也不再矯情,言語裡逐漸放開來,摶五喝六,誇功爭耀,順帶遙想一下三年後北伐之約,立誌馬上建功封妻蔭子。甚至有談到興起直接下場比鬥的,曲端也大笑著由他們去。

勸過劉錡和李世輔後,卻是轉到了張家兄弟麵前,曲端屈身酙了酒卻不遞出去,而是眼含深意地望向張中孚:“這雖不是咱們邊關烈酒,但一飲瓊漿百感生,藍橋風月約略也可稱玉關酒了,信甫、才甫,可能飲此一杯?”

張中彥下意識地看向了自家兄長,喧豗聲裡兵戈影下,張中孚凝目看向從鎮戎軍起到而今跟了近二十年的上司,微微笑了起來,殺敵也罷,兼並同僚也罷,該做的不該做的也全都做過了。然而終究還有少時淩雲誌,曾許軍中第一流。昔日戰場上擊虜和詩兩洽然的場景猶然曆曆在目。

秋風寒塞馬,落日霞漢旌。

君歌從軍樂,我勸玉關酒。

何事總縈懷,念彼燕雲柳。

張中孚主動雙手搶過酒一飲而儘,也沒注意不遠處夏侯遠複雜的表情,豪爽拱手:“願從節度。”張中彥在旁也是痛快儘杯。

氣氛逐漸高漲,到最後,曲端劉錡張中孚甚至還以“月”為題,趁興揮毫潑墨,曲端作的是首七言絕句,劉錡卻是合了《鷓鴣天》的詞牌,張中孚也同樣湊了首詞,乃是《驀山溪》。至於李世輔,則是發揮了少數民族的優良傳統,下場演了一下騎射及馬上槍法,端的是精妙且於騎軍之中絕倫,到最後就連隔壁王德的禦營中軍也逐漸有人湊過來喧呼喝彩。

卻正是此夕飲宴嶽台地,詩酒趁年華;他日縱馬燕雲州,插羽破天驕。

汴京城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本朝人又是素來熱愛八卦的,於是兩日後,就連張浚都聽說了騎軍高級將領們在嶽台賭詩那一檔子事。這天在西府節衙與兵部劉子羽商議定禦營諸軍節日賞賜後,談笑間便說起了此事。劉子羽倒是有些埋怨:“曲大一向是個能作的,就算是事出有因要激勵自家騎軍,也不該在嶽台來這麼一出,卻讓其他禦營軍隊怎麼看。”

張浚也是憋笑:“聽說王子華就跟他親衛抱怨說曲節度與其賣弄紙上功夫,不如下場與他戰個二三十回合。”劉子羽忙端茶遮麵也是偷笑,須知曲端連吳玠都打不過,更不要說十節度裡武力能排進前三的王德了。

“那曲節度就肯吃這個虧?”

“曲大那性子,怎麼可能,他是讓小李公爺喝完一壇藍橋風月後代為上場的。”

“……他也太促狹了。”

兩人毫不客氣的談論了幾句自家木黨中一員,劉子羽忽然正色道:“曲節度此舉倒是提醒我了,明日中秋,按慣例三省相公、六部重臣都要上呈頌聖詩的。雖說官家簡樸,舊例多有擯除,可辛苦這幾年,如今總能算清明政景吧。我等須不是東府與胡明仲那般私德卓著的,還是當顧悅上之思。樞相是知道的,我於詩詞一道亦不精通,卻要回頭尋子翬代筆了。德遠留步,莫送。”

說罷,劉子羽直接揮袖出門,留下張浚勉強保持了麵上的不動如山。且說張德遠素來自恃為官家第一親密之人,並不排斥幸進之舉,甚至還頗為精通此道,也不是沒想過中秋頌聖這茬的。隻是這段時間朝事軍務繁忙,一時撂到腦後,這會被劉子羽提醒,才想起自家好像也還沒準備好中秋詩詞。

麻煩了呀。

其實張樞相作為太學出身,若論子集經史倒也不懼,甚至還能脫下這身官袍,換上布衣儒服與諸生辯經論典,就是駢散文章也都能做的,窮理研易更不在話下。

然而這不是那位喜愛青詞的皇帝還隔了三百年嘛,如今還是要作詩的呀。而今之計,也隻能學劉子羽那般找代筆了。

不過自家一黨裡,林景默與呂祉也都是不擅長詩詞這等小技的,虞允文尚在外省,劉錡更是從嶽台回去後就收拾包袱去看他那個尚在黃河上當舵手順便客串一把鑿冰人的哥哥了。曲端倒是能文能武也在京師,然而就曲大那秉性——他張德遠不要麵子的嗎!

至於那位萬事無能,偏開創了江西詞派的呂本中,正如曲端輕易不願意麵對李世輔一般,張浚也輕易不願意去麻煩這位中舍人,畢竟他爹呂公相……還是很有聲望的。

沒奈何,隻能再去麻煩元鎮兄了。

至夜,三星在天,張浚也不帶隨從,孤身一人理直氣壯就往趙鼎府上去了。也難得某位東府相公沒有加班處理政事公文,而是在修剪書齋外的數盆花草。正當時令,建蘭開紫,叢菊綻黃,兩邊的幾株金桂也吐出玉顆珊珊,天香繚繞周身滿袖。倒是牆角的梅花與臘梅尚未開花,勁乾橫斜,被月光映照在窗紙上,交輝成趣。

見張浚到來,趙鼎慢條斯理地放下挽起來的衣袖,行動晏晏間將張浚讓進了書房。清氣徐徐,馥鬱的桂香隔了門窗遞送過來後也覺淡泊了些許。二人坐定後,隨即有侍者送上茶來後又慣例掩門退下。見此,張浚從懷袖中取出一方檀香木小盒來,開眉笑眼地遞給趙鼎。

打開一看,既不是之前張德遠曾送過的新合香也不是浣花箋或庭圭鬆煙,隻不過數枚蓮子罷了。趙鼎略一沉思,輕輕一笑:“蓮子已成荷葉老,德遠這是因汾兒而起幽風伐柯之意了?”他本就長得清瘦文雅,這一笑起來兩頰的酒窩更加明顯,襯著身上月白的布衣常服,一派“風宜清夜露宜秋”的好風韻。

張浚行雲流水地探身拽住他的衣袖問:“這蓮子可當得起元鎮兄的潤筆之資了?”趙鼎略一思索,便知張浚乃是為了節日頌聖詩而來,也是辛苦忍笑:“幾顆蓮子怕是不夠,還得德遠肯效李太白舊事為我研墨鋪紙才好。”張浚聞言一挑眉,直接湊到書案前去取了硯台墨錠,抬眼而笑:“就這事,有何不可。”

待墨汁化開,張浚又忙催促趙鼎提筆,自己卻回身落座喝茶。趙鼎向來行用樸素,家中茶是普通新茶,盞也是尋常素瓷,蠟燭是官家特為賜下的,大約是嫌棄油脂棉芯燃燒時的氣味汙了桂花香氣,趙鼎難得地給配上了燈罩,顯得燭光更加柔和,分落到張浚端茶的手上,倒沁出一握玉色來。

推敲之間須臾詩成,此時張浚手裡的茶尚未喝完一半。張浚忙放下茶盞,看向趙鼎,鬱悶出聲:“元鎮兄詩文雖長於我,卻也不能說頗擅此道,如何這麼快就寫好了?”趙鼎咳了一聲,抬頭看著書齋頂梁,回道:“既然是代筆,自是要在仿照德遠你的風格上更上一層,這卻不難。”

張浚深吸一口茶香桂氣,算了,算了,他還是看看元鎮兄寫了些什麼吧,至於此間口角便宜,他早晚能在朝堂之上討回來。見修長而白皙的手指接過那一方素紙,趙鼎心中一動,低聲調笑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張浚聞弦歌而知雅意,也是回以一笑:“元鎮兄可真是自知明豔更沉吟啊。”

“那德遠謄抄時可千萬記得把字寫齊整一些,如今官家不是少林寺那位道君皇帝,不懂你行筆中那些‘寫意’之態。”

叮當數聲。

想來是某位被李憲台吐槽為“花瓶”的西府樞相在做些殘害“同類”的輕佻之舉吧。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街頭巷議,尤為愚淺;流言蜚語,最是殺人。

中秋節又旬日後,一則流言遂在汴京市井中逐漸傳開來,乃是說東西二府相公於台麵上故作不合,實則私下往來密切,聯手排斥異己阻斷朝堂隔絕內外,甚至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說曾看到中秋前夕張樞相夤夜密會趙首相,且張樞相從趙府出來後甚至還春風滿麵,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給這則流言增添了不少真實色彩。

這日張浚與趙鼎便被趙官家喊入宮中,出宮回府後張浚把自己關在書房尋思片刻,少時便遣了心腹仆從分彆去自家木黨諸位府上送請柬。

張府之人到來時,曲端正於府中特意開辟出來的演武場邊抱臂欣賞夏侯遠托舉石鎖,意興頗隆,夏侯遠天生神力,此刻赤裸了上身演練,兩個一百斤左右的大石鎖竟被他舞的虎虎生風,周圍逐漸聚集起來的老兵們也俱都連聲喝彩。有看門老仆把張府下人引過來,待來人恭恭敬敬的說明原委,曲端接過請柬,不過略一沉思,便隨意擺手:“還請回複張樞相,下官屆時必到。”嘴裡說著眼中卻不離演武場,到了極精彩處也是不覺脫口而出:“好!”而張府下人早已習慣這位禦營騎軍都統的做派,也不以為意,乾脆利落的稽首告退。

曲端看了一會,忽又想起嶽台詩會當晚,因有不少軍中同僚找夏侯遠敬酒,夏侯也來者不拒,到最後卻是大醉。曲端念著好歹梯己人一場,親自攙扶了人去軍營中休息,等他皺著眉頭給自家小醉崽子卸甲時,不妨夏侯遠卻突然睜開眼睛直視著他,燈光下目光清耀如中天月色,“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這兩句月字詩被夏侯遠一字一頓的道出,聲如金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