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一天,吳國也開始了征收秋稅,這也是吳國複國之後第一次收秋稅,而就在僅僅一個月之後,吳國徹底亂了。
吳國那些剛剛上任的地方官員,要麼就是以前的貴族,要麼就是從大夏隨著吳王而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表麵上都有著顯赫的身份和血脈,但因為吳國滅國幾十年,早就沒有與之匹配的財富和地位,如今地位重新獲得了,那財富自然也需要,於是本就剛剛受到兵禍侵襲,如今再次遭到盤剝,頓時這些百姓覺得,複國之後的吳國,甚至還不如楚人當權,而加上楚人故意的推動,於是整個吳國三郡所謂殺官造反,一時間席卷了半數州縣,而就在這個時候,林皓明卻把原本協助吳國的人都調回來,理由也很簡單,大夏國勒令諸侯協助剿三蠻,林皓明已經打算派遣一支三千人的鐵騎去了。
林皓明派人去是真真假假,真是真的派三千騎兵過去,而且都是精壯的精英,這一來是剛剛立國,總要給大夏國一點麵子,二來,也是更重要的,這一支部隊的指揮官是黃戰,林皓明派他過去,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去看看三蠻之中,是不是有那幾個人的影子,雖說不可能直接見麵,但是從對方戰法也好,一些布置也好都可以判斷出來。
跟著黃戰一起去夏國的還是孫瓚,如今這位曾經的外務部右侍郎已經變成左侍郎,若是這次再立下功勞,直接升任外務部尚書也是指日可待的。
越國派出三千精銳鐵騎協助,雖說三千人馬對於大夏國調動百萬大軍來說,實在不怎麼樣,但畢竟是諸侯國真的派出精銳,這讓大夏還是表彰了一番。
在林皓明的眼中,大夏國陛下居然下旨表彰,他就大致明白對方用意了,這次大夏國所謂讓各方協助,根本不是要讓各國派兵,而是之前被三蠻占據那麼多土地,覺得大夏有些丟麵子,所以借著這次百萬大軍,讓各國看看,也好震懾各國,讓各國安分一些。
林皓明自然不會去管大夏這些心思,眼下吳國亂局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隻等著楚國出招,他就可以見招拆招了。
此時楚國朝堂之上也是亂糟糟的,楚國雖說原本是南蠻一部歸附大夏,但就算這一個部落,原本也是四大氏族聯合,隻是其中熊氏族最為強大,所以成為了王族,但剩下屈氏、景氏還有昭氏也是極強,三大氏族聯合起來,就算是如今的熊氏王族也要退讓三分,不過熊氏在成為王族之後早就使用分化之策,三大氏族要聯合,也是難如登天。
眼下情況就是如此,吳國大亂,景氏和昭氏都提議要拿回吳國,但是屈氏的代表,如今屈熊卻在朝堂上反複強調,此時絕對不可再出兵吳國,否則楚國可能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如今的楚王熊源頗為霸道,若是其他人這樣說話,早就把人架出去了,但因為說話的人是屈熊,他也隻能忍著,但心中不快也已經被有心人看出來了。
如此,景氏和昭氏大臣再次連翻進言,點出占據吳國的好處。
屈熊見到這位陛下對待自己和其他人的態度,他也知道,這位陛下是有雄心的,結果這兩年連番受挫哪裡受得了,如果不奪回吳國三郡,如何讓他甘心,見到無法挽回,無奈之下也隻能站出來道:“陛下,如果真的要出兵吳國,還請讓微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