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錚花了一年時間從翰林院編撰升到了從五品的梁州知州。
沒錯,皇上在一年之後便遣了方錚去梁州做知州。
梁州位於大業東南部,是大業最富庶的幾個州府之一,往年這梁州知州都跟京都的世家權貴關係匪淺,這一直是皇上心裡的一根刺。
重用方錚是皇上的一步棋,也是皇上對方錚的考驗,若是通過,以後平步青雲是少不了,若是折在這梁州,那也是方錚自己的造化。
這內裡的複雜方錚並沒跟家裡人說,同僚對方錚的這番升遷也各有想法。
這些都暫且不表。
一家人自然要跟著的。
京都的院子是皇上賜下的,不好變賣,馮輕想著以後總還是要回京都來的,若是方錚回京都述職也得有個歇腳的地方。
家裡主子加上小團子一共也才五個人,這番去京都,是要帶上王嬤嬤跟蔣嫂子的,除了這二人外,方錚半年前又讓人牙子去了方家一趟,領了幾個年紀不大的姑娘,馮輕選了兩個做丫鬟,好照顧方蔣氏跟金姨起居。
方蔣氏起初拒絕,怎麼都不願兩個丫鬟伺候她,不過人最大的習性大約就是適應了,沒用一月時間,方蔣氏跟金姨已經接受兩個丫鬟給她們端洗臉水,偶爾伺候她們穿衣吃飯了。
一家五口,加上丫鬟小廝,一共也有十來個了,人多,行李也多,方蔣氏擔心團子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光衣裳吃食跟玩具就給團子準備了一馬車。
這一年下來,鋪子裡的生意越發好了,方錚賺了盆滿缽滿,當然也不吝嗇多雇幾輛馬車。
務必要家裡人坐的舒服。
臨走之前,龔強一家過來送行。
龔強媳婦已經有孕七個月了,眼瞅著快要生了,方家卻不得不離京。
方蔣氏很是不舍,她原本都上了馬車,遠見著人,又急忙下了馬車,“你們還跑這一趟做甚?強子媳婦肚子都這麼大了,可得小心點。”
龔強好不容易能娶上媳婦,龔嬸對李姑娘真的跟親閨女似的,這一年多下來,婆媳兩人感情越發好了,李姑娘身子骨也被養的壯實許多,她也舍不得馮輕,這才挺著七個多月的肚子來送行。
“嫂子,此去路途遙遠,待我到了梁州,給你來信,嫂子生了孩子,我怕是不能回來了。”李姑娘性子跟馮輕相投,京都又隻有方錚跟龔強兄弟兩,兩家感情越發好了,馮輕跟強子媳婦自然也跟姐妹似的。
“好,三弟妹,若是以後有時間,我跟強子會去看你。”強子媳婦牽著馮輕的手,殷殷說,“一路小心,到了給家裡來個消息,我在京都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