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1 / 2)

折君 素染芳華 5728 字 10個月前

自安宜縣回來,柳漁把兩件事安排上了,這頭一樁就是“識字”。

崔二娘給寫的尺寸、陸承驍寫的貨單,柳漁都應該是不認識的,回來後就找衛氏拿主意了,原想著是找柳晏平、柳晏安教她,倒沒想到衛氏也是識字的,先就給柳漁念了一遍。

到此時衛氏才意識到侄女不識字,這若是嫁尋常農戶沒什麼,嫁到陸家,她自己又想做生意,不識字可是不成,當下就不知從哪翻找出柳晏清哥兒三個幼時用過的千字文來,指了柳晏平、柳晏安每天抽空給柳漁上課。

柳晏安對這事倒是特彆積極,二話沒說先去給柳漁做了個沙盤,獻寶一樣送到了西次間。

柳漁瞧得發愣,柳晏安道:“初學字就用樹枝在沙盤上寫啊,比用毛筆容易,也省筆墨。”

農家的孩子多是這樣過來的。

柳漁眉一挑,覺得挺好,用毛筆容易暴露她不是初學者的事實,用樹枝的話則好些。

這之後每天午飯後的半個時辰就固定是柳漁的識字時間,夫子便由柳晏平、柳晏安輪番擔任。

第二樁,便是陸承驍提出的那個請人的建議。

柳漁與衛氏商量過後,衛氏也覺可以,衣裳由柳漁做裁剪和刺繡部分,再從村裡請兩個針線好的婦人來家裡幫著衛氏一起做相對簡單的縫製,每套裙裳按難易程度給三十到五十文的工錢。

要求隻兩點,針線好,手細嫩,因為柳漁進來的料子大多以易刮壞的紗、絹、羅等為主,手若是很糙這活還真乾不了。

有這樣的事自然是先關照同族,衛氏想了想,去問了族裡的柳春山媳婦和柳大田媳婦,這兩個都還是新媳婦,針線做得好,平時也較少做地裡的活計,手不會跟常做粗活的農婦一般粗糙。

一聽幫著縫一身剪裁好的衣裳給三十到五十文工錢,兩人哪有不樂意的,做衣裳對村裡很多婦人來說,難的是剪裁那一步,出來的衣型實在談不上好看,加之不夠熟練,又怕剪壞了布,往往剪裁都要折騰去了大半天。

可如果有人給裁好衣片,隻是縫製的話,活做得再細,兩天也能做出一套來了,做兩天針線就能得三五十文工錢,一個月就是四百五十文到七百文的進項,這於鄉村婦人而言可是再劃算沒有的事情。

兩邊說定,兩個媳婦子第二日就到了柳家,柳漁看過做事確實仔細,針腳也均勻細密,便放下了心。

柳漁工錢是做一套一發,兩婦人乾勁十足,每天白天吃完飯就到柳家院子裡做衣裳,傍晚才各自歸家,照此一來,效率果然大增,刺繡部分少的裙裳,四人合力,兩天就出了三套,其中一套正是先前顧客定下的那一件。

不想耽誤賣貨,也怕讓顧客等得久,索性就讓柳晏安抽空跑了一趟,隻帶個小包袱,坐船來回便宜也比趕騾車快。

他這一趟,還給柳漁把上回讓繡娘捎過去的那身衣服賣了的錢給帶了回來,一千二百文,崔二娘那邊得二百四十文,柳漁得九百六十文,合上次掛在賬上的一百六十文,是一千一百二十文。

崔二娘聽柳晏安說柳漁請了村裡兩個媳婦幫著做簡單縫製,這一回沒給銀子,而是直接給的銅錢,說是柳漁發工錢方便,如此一來,扣除前回拿布料的十五兩,柳漁現今手中已有三十八兩的存銀和十五匹布。

而崔二娘那邊,聽說柳漁請人也極是高興,直叫柳晏安帶話回去,讓送款可以再快些。

因崔二娘發現,賣柳漁的衣裳雖隻二成利,可因為單價高,她賺到的並不比自己繡鋪裡單件衣裳利潤少,且因為柳漁的衣裳款式好,基本是掛上醒目位置就能招攬來生意,不止是吸引來了鎮上少數的高消費人群,更是因為進店的人增多,把她店裡中低端成衣的生意也帶了起來,她嘗到了甜頭,巴不得柳漁款式能供得再快一些,不要總是斷層,至少保證店裡時時能有三五款吸睛的高端貨。

柳晏安自然應下,把這話轉達給了柳漁。

柳漁倒是想快,奈何,村子裡針線手藝好的婦人好找,會刺繡的卻不那麼好找,而衣服要賣上價,單靠料子、色彩和剪裁顯然是不夠的,刺繡也是極重要的一個加分元素,設計、裁剪和刺繡,柳漁一個人備三個人的料已經是極限。

不過每兩天出三套新款,能持續穩定的送到崔二娘繡鋪裡,作為一個高端補充這已經是很夠了,長豐鎮不少殷實些的人家就都知道崔二娘繡鋪會售高端款了,款式比縣裡好,價格雖說沒比縣裡買著便宜多少,但架不住近啊,三天兩頭就能轉過去看一看。

尤其知道這些不是崔二娘自己繡鋪出的,而是跟崔二娘神神秘秘不肯透露身份的某位手藝好的繡娘私定的,且款式極少,兩天才上三套,上架很快就會被人買走。

買衣裳哪有搶衣裳香?崔二娘繡鋪很快成了長豐鎮富戶家太太小姐們眼裡的香餑餑和每兩日必逛的寶地。

此為後話。

五月下旬,苧麻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