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歌手》節目策劃人洛尋要加入節目後期剪輯的原因了,洛尋深深明白《歌手》這個節目除了歌手們演唱的作品之外,還具備什麼賣點,所以他剪輯了很多歌曲之外的東西,去不斷引導觀眾的情緒!
為什麼前世《好聲音》第一季火?
歌唱得好是一方麵,故事講得好,其實才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歌手》這個節目也一樣,為了讓觀眾在韓紅的歌曲裡感動,洛尋剪輯了一段韓紅受訪的視頻,視頻裡韓紅介紹了《天亮了》的故事背景,沒聽到韓紅的講述,可能沒有那麼多人為一首《天亮了》流淚。
同樣的道理。
沒看到金紫琪為了撕掉所謂的選秀標簽,夜以繼日的執著排練,觀眾也不會為她的驚豔表現感動。
總之。
洛尋挖掘了每一個歌手背後的故事,創作之外的故事,從而讓觀眾更能理解歌者的心境。
節目裡不該講故事?
其實節目裡講故事當然可以,前提是這些故事都是真的,恰好歌手們的故事,都是非常真實的。
沒錯。
就像“歌手”這個名稱一樣,“歌手”或者說“人”才是這個節目的核心。
洛尋秉承了這個理念。
愛因斯坦說,當我們忘記學校交給我們的知識,剩下的才是教育——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我們都不記得歌手們唱了什麼歌曲,但是我們始終記得這些歌手鮮活的形象。
為什麼音樂綜藝越來越式微?
因為觀眾想看的內容遠遠不止唱歌。
所以洛尋展示了歌手們對音樂和夢想的執著、熱愛,對失敗的擔憂、淡定、樂觀,這些都能讓他人產生許多共鳴。
一場競演。
就是一場真人秀。
把人生的苦辣酸甜都凝聚在這個舞台上,歌聲中才會有故事,才會打動人。
這樣的情況下……
哪怕是一些非音樂愛好者,也容易喜歡上《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並且由此也開始愛好音樂,還會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更加關注音樂背後的情感和故事。
前世。
宏濤有一句話洛尋很是喜歡,宏濤說:音樂不能用來比賽,但是比賽讓更多人關注音樂。
這話沒毛病。
這個節目就是將人們平時能難得了解的歌手的另一麵展示出來,將歌手平民化,讓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麵對比賽,他們也會緊張有會焦慮,他們也會開心也會失落——
他們也是平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