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下午就能出考試結果。”趙學敏說道。
他一考完就來了付宅,郭飛有事先回了家。
“我今天去學裡,聽同窗說教算學的陳先生去臨縣了,實在太可惜了。”劉常順過來通消息。
陳講師走了,還有另外的講師,倒也不算問題。
“不是還有個算學先生?”付子莘低頭寫字。
“唉,另外一個先生因去年都沒人選他講的課,要降他去教乙班,他憤而辭職。”
劉常順細細解釋,“因陳先生講課好,後來整個書院的算學課都是由他來教,院長也沒再另外聘請。”
“這馬上就要開學了,另外招一名就行。”趙學敏倒不擔心。
“聽說還沒找到滿意的,時間太倉促了。”
雖然算學課不是最重要的科目,在生活中卻是最實用的。
付子莘聽了劉常順的話,心裡一動。
即便是參加入學考試,趙學敏的學習進度也沒落下。
之前學習了的方法,他最近正在用新的技巧。
付子莘又布置了一本遊記,先讓他看些簡單的。
付子莘下午出門去了臨淵學堂。
“我是來應聘算學講師的,煩請通報。”
最近院長正為了這事發愁,門房派了個小廝將付子莘帶到院長室。
“院長,有人來應聘算學先生。”小廝敲門。
“進來!”門裡傳來聲音。
小廝將門打開,示意付子莘進去。
“見過林院長,我叫付子莘,聽說書院在招算學先生,我是來應聘的。”
林原盛端坐在書案後麵,付子莘行禮問候。
林原盛五十來歲的年紀,留有胡須,頂著一頭斑駁的白發。
他抬頭一看,是一個瘦弱的青年,個子中等,臉龐有些稚氣。
他身穿青色長衫配黑色大氅,腳蹬毛靴,頭戴銀簪。
“你祖籍何處,年齡幾何?”林原盛問道。
“我不到十八歲,是本縣桃花鎮劉家村人,常住在縣裡,平日給學生上點課外輔導課以補貼家用。”
這麼年輕,又一個不合適的,林原盛還是照例問了幾個問題。
“你從何處得知我們學院在招算學先生的?”
“我同村的劉常順就在甲班,是聽他無意中說的,我聽了後覺得這是個機會,所以來嘗試一番。”
付子莘言談舉止大方得體,絲毫不見緊張。
林原盛又繼續問,“考學到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