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能認準她,這讓付子莘很感謝。
她雖然對自己能力很自信,但也得承認這個世界還有好多優秀的人或者說是教書先生,趙學敏不一定非她不可。
“總之,出發點是好的不是嗎?”
趙學敏也知道祖父是對他好的,小時候他生病,都是祖父親自照顧。
“先生,你也覺得我不應該跟著你學習嗎?”
聽到這話,付子莘多少有些詫異,“不是我覺得的問題,而是你覺得的問題。”
人活在世,並不總是能隨心所欲的。
自我的意願和親人的看法衝突,應該如何選擇,付子莘把問題拋給趙學敏。
“一定要做選擇嗎?”趙學敏無法找到答案,他不想選擇。
付子莘問他的祖父是否能轉變看法?
顯然不太可能。
付子莘又問道,“你為什麼一定要堅持跟著我學習?”
趙學敏之前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加上有李毅教學的對比,他更加確定。
書本知識精通的人很多,講得好的先生也不少,但是沒有人會像付子莘一樣。
她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視角,如何評論現象、如何思考問題,這都是趙學敏正在努力學習的。
付先生引導他成為他自己,這就是趙學敏堅持的原因。
不想成為一個隻讀死書的傻子,他想要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先生和他們不一樣的。”趙學敏正視著付子莘的眼睛。
她沒再細問,而是把話題轉到趙老太爺身上。
“你知道為什麼你祖父不能接受你跟著我學習嗎?”
趙學敏不解,難道不是因為是女先生?
表麵上看是這樣的原因,但實質上是因為趙老太爺所擁有的固有思維模式和認知已經很難改變。
應該說,當一個人成年以後,思維定勢基本就保持不變了。
“可是為什麼縣裡的人都認同付先生?”趙學敏覺得有些矛盾。
縣裡的人真的都認同付子莘嗎,不見得。
事不關己,純粹是看熱鬨,能有多少真心認同的。隻不過他們也不表現出反對,造成了這種錯覺。
再一個就是,平民階層和付子莘挑戰的階層不是同一個,這是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
而在臨淵學堂,多虧林原盛是個思想開明,有遠見的。
因為他的認同,縣裡的讀書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趙學敏聽完解釋,還不太能懂。
“你不要太怪你祖父,這不隻是偏見和傳統的問題。終究是親人,他年紀也大了,不能過於生氣。你回去好好道個歉。”付子莘勸道。
趙學敏聽進去了,決定回去同祖父和解。
趙家書房。
趙學敏站在書桌前,趙老太爺處理著生意上的事務,沒有搭理他。
“祖父!”趙學敏喚道。
他叫了好幾聲,趙老太爺終於抬頭,看來這小子想明白了。
“你來我這裡乾什麼,怎麼不去找你的付先生學習去?”趙老太爺心裡是高興的,但說出來的話卻有些陰陽怪氣。
趙學敏回了一句,卻惹來趙老太爺的質問。
“你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