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子莘不再去臨淵學堂,她已經和林原盛說好要離開。
臨淵學堂重新開始招算學先生,在招到之前由林原盛親自授課。
付子莘去和林原盛告彆。
林原盛將早就準備好的推薦信拿出來,“這是我在東安府的朋友,也是書院的先生。他在東安府頗有分量,且他向來惜才,我推薦你過去,希望能有個好結果。”
付子莘道謝,然後接過推薦信。
她從林原盛家裡出來,順道去了孔老先生家。
孔老夫人對付子莘的上門表示熱烈的歡迎。
因為付子莘幫忙牽線,孔老先生的詞才能做成歌曲,如今在大街小巷傳唱。
沒錯,喬小語的新歌因為直白地講述愛情,又迅速火起來。
“孔先生,您以後可以專門給喬小語寫詞,真的是寫一首紅一首。”付子莘調侃道。
新歌出來時,喬小語特地邀請孔氏夫婦去聽。
孔老先生的兒子、女兒都十分羨慕老兩口的生活,活得有滋有味。
他雖然年事已高,不過工作的熱情不減。
每日上課,閒了作詞,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在書院教書的報酬很少,遠不及作詞來的收入多。
喬小語毫不吝嗇,新歌出來後,付了一大筆作詞費用給他。
“我正煩著這事呢,現在好多人找到我家,要讓我幫忙作詞。”
不是誰都能像喬小語這般紅的。
“那豈不是更好,你成為喬小語的專屬作詞家,也不用管其他人,一切交給喬小語來應付。”
孔老先生笑著說,“喬小語早就跟我提過這事了。”
付子莘立刻明白,沒想到喬小語動作這麼迅速,是個聰明的。
兩人又討論了一番孔老先生新做的詞,付子莘走之前順便告彆,孔老先生又說了一些祝福的話。
“再會!”
“保重!”
......
王三寶已經把路引辦下來,並回村裡找羅嬸子一家幫忙,在鎮上的鏢局預定好了隊伍。
車隊也是在鏢局經常合作的車馬行租的,給了優惠價格。
付子莘決定走之前回一趟劉家村,向劉阿婆告彆。
家中的奶羊也帶去,送給劉家來養。
“我們一走,可就吃不到劉阿婆您做的豆腐了。”
當初劉阿婆送的一塊豆腐,成為付家的一段美好回憶。
付平悅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豆腐。
對她們來說,劉阿婆做的豆腐不僅僅是豆腐,還有情感和回憶在裡麵。
“那就彆走。”
劉阿婆把豆腐切成方塊,給付子莘做一頓好吃的燉豆腐。
“哈哈好的,我不走了。”付子莘笑著說。
她在灶間幫忙燒火,臉烤得通紅。
“到了京城,你有空可以去找找張阿婆。他們一家年後進京,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劉耀祖好歹是個京官,多少能幫你的忙。”
劉阿婆自己幫不上忙,但是張阿婆家卻是可以的。
“好的呀,到了京城我就去打聽打聽。”付子莘回答道。
她在劉家吃了中午飯,這次回村沒有去羅家,上次已經道過彆。
她又趕著點回到縣城。
郭飛組織了飯局,要給付子莘送彆。